我的位置: 政情 > 上海一周 > 文章详情
【李强一周】从AI到旧改:上海的“高地”和“洼地”
分享至:
 (1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8-09-20 07:00
摘要:上海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时代的“阿里”“腾讯”,也亟需解决老旧住房里的居住问题。“如果住在这些房子里的,是我们的父母、兄妹呢?”

 

1

 

经过紧张高效的筹备之后,一场被各方期盼已久的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拉开大幕了。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无疑是李强主政上海后极为看中的一次盛会。早在上半年,他在会见各路企业家时,就曾多次发出邀约,欢迎对方到上海参与此会,“实现共同发展”。

 

上周——9月16日星期日,大会开幕前一天,李强出席上海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会议,为沪上特别聘请的20余位专家颁发聘书,并一同探讨人工智能在上海的发展前景。

 

李强表示,上海已明确把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优先战略,“力争建设成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第二天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他再度提出,上海将依托科教资源、应用场景、海量数据、基础设施等优势,以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视野,聚焦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和人才集聚,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高地”

 

 

 

2

 

上海要做“高地”,这不是一个新概念。

 

两个多月前,上海市委正式发布《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就明确要打造8个“新高地”,包括“具有国际标识度的上海品牌新高地”“衔接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度创新新高地”“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高地”等。

 

人工智能这个“上海高地”,无疑更加具体。今年7月,李强曾专门主持过一次市委中心组学习会,邀请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围绕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作专题辅导。这次会上,李强明确提出,上海要“努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成为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地、产业集聚地和人才高地”

 

此前,李强在各种场合,表达过对上海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期望。除有意识引进阿里、腾讯、小米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在沪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外,今年5月他与沪上多家“独角兽”企业座谈,重点调研并了解人工智能企业情况。

 

打造人工智能这个“高地”的设想,在李强心中早已有之。放到其个人的从政履历下看,在上海主攻AI,也符合某种特别的逻辑。

  

 

3

 

众所周知,李强长期任职浙江,正逢互联网风起云涌。以阿里的崛起为标志,浙江迅速成为中国互联网重镇;后来风靡一时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正是在李强担任浙江省长时举办,他曾担任第一、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执委会主任。

 

转任江苏省委书记后,根据江苏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李强重点关注了物联网的发展。在其主政江苏的短短一年多里,江苏举办了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和世界物联网无锡峰会,并将无锡作为“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发轫之地”来重点打造。

 

2017年9月,李强曾在无锡表示,物联网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是不少国家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而“在哪个地方实现突破,必定与这个地方的敏锐感知、前瞻布局有关,必定经历了不懈地探索、多年的积累,必定有适宜的生态系统”。

 

在上海对待人工智能的思路,与之显然一脉相承。

 

 

新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超乎想象的。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已然是时下一个重要的“风口”。李强数月前即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对国家和城市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上海无疑需要抓住这个“战略突破口”,“主动求变应变,坚定信心决心”

 

无论从产业升级,还是精细化治理,抑或提供更高品质的公共品的角度,人工智能之于上海都具有不可忽视的“赋能”意义。如李强所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人工智能全面赋能;创造高品质生活,需要人工智能优化服务;保障城市安全高效运行,需要人工智能精准助力。”

 

同时,上海深厚的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和作为超大城市得天独厚的应用场景资源,亦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更重要的是,日趋白热化的全球科技竞争中,上海要占有一席之地,并提升在未来10年、20年的竞争优势,就不能错过这样的“风口”。

 

“互联网、物联网这两波发展浪潮,造就了一大批世界级的大企业。人工智能是新的一波,如果抓住这个机会,造就几个上海的大企业,对未来是大有好处的。”一个多星期前,李强在市委季度工作会议暨各区经济社会发展学习观摩活动小结会上如此表示。

 

很多人一下就能听出,李强所期望的,正是上海能有人工智能时代的“阿里”“腾讯”。如果培育出这样的巨头,建成“高地”也就顺理成章。

 

 

4

 

当然,一座城市不可能只有“高地”。有时候,一些“平地”甚至“洼地”,也同样关乎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就在筹备人工智能大会的冲刺期,上周四下午,李强就中心城区的旧住房综合改造安排了一次专题调研。他深入普陀、静安、虹口三区,实地调研“坚持‘留改拆’并举、深化城市有机更新、进一步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有关工作”。

 

 

与人工智能一样,旧改也被李强关注多时。今年6月,他曾前往黄浦老城厢,探访多户生活在二级以下旧里中的居民,了解旧区改造中的瓶颈问题。

 

当时的报道曾写道,“看了几户居民家里逼仄狭小的居住环境,听到他们至今还要拎马桶、没有独立的厨卫设施,市领导感到十分揪心”。

 

在此前此后的不少场合,李强都曾表达过对居民住房困难问题的高度关注。显然,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成片的老旧房屋,尤其是其中亟待提升的居住条件,称得上是一块不容忽视的“洼地”。

 

李强在多次重要会议上表示,看待这个问题要有紧迫感、责任感。“如果拎着马桶进入全面小康,居民会有什么感觉?”他告诉相关部门和各区负责人,旧改是“老大难”,但不能只讲眼前困难,更要多算大账,“如果住在这些房子里的,是我们的父母、兄妹呢?”

 

而在几轮深入研究后,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改善基本居住条件,“留改拆”并举、综合推进各类旧住房修缮改造的工作。李强说,这是“事关长远、十分重要的惠民举措”。

 

对各层级的执行者而言,一些传统的观念和手势,都要有所调整。

 

 

5

 

上周的调研中,李强所看的四个点,侧重各有不同。普陀曹杨五村尝试以“贴扩建”方式进行老公房成套改造,静安彭三小区主打旧房拆除重建,虹口春阳里着重探索历史风貌保护与内部居住条件改善的“两全”之道,静安华怡园小区力推的则是老公房加装电梯。

 

不难发现,它们针对了旧改中不同层面的需求和问题,各自探索路径也相对个性化。这正反映了时下上海旧改的特征——需求更为多元、内涵更为宽泛,远不止传统的“动拆迁”;操作方式亦需更为精准,特别需要通过创新,探索出更多的管用之道。

 

当然,其间始终围绕的主线,还是“改善基本居住条件”。

 

李强在实地察看时现场提出的要求,都体现这样的精神。在春阳里,他强调要积极回应历史建筑内居民的呼声,在保护历史风貌同时“一切从实际出发,多渠道、多途径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在曹杨五村,他则希望区里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探索改造的方式路径,做到“因地制宜、内外兼修”。

 

一定意义上,这种力求精准突破的思路,也不只旧改问题上需要体现——弥补“洼地”如此,建设“高地”亦然。

 

 

 

6

 

人工智能会帮着推动旧改吗?现在还不好说。但至少,精准施策、力求创新的思路,对两者都是适用的。

 

就时下大热的人工智能而言,打造“高地”,并不是要一哄而上,更要杜绝不加甄别地“拉到篮里都是菜”。李强在多个场合表示,上海需要找准主攻方向,立足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在前沿领域加快布局、率先发展。

 

比如抓住核心技术这一关键,上海需要在脑智科学、通用智能等基础研究上集中攻关,在智能感知、智能执行等核心技术上加快突破,努力成为“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

 

而产业应用、城市治理等各方面的布局对接,也要秉持精准化原则,力求让人工智能对城市“精准助力、全面赋能”。

 

这是对“智能”的考验,又何尝不是对“人工”的考验?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