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郊野笔记 > 文章详情
村宅搬迁了,那些老物件去哪儿了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俞惠锋 2018-09-19 18:12
摘要:每一处小景,都是由一件件农家老物件组成,包括板凳、箩筐、竹筛、织布机、咸菜坛子等,都是从一个个动迁农户那里“抢救”而来,成功逃过了被敲掉或被烧掉的命运,留住了点点滴滴的乡愁记忆。

在廊下郊野公园里,有一条河面开阔的六里塘,岸边的一树树柳条随风飘摇,衬得树下那长长的步道格外宜人。更让人惊喜的是,大河边的步道旁,还有一处处别致的乡土小景,以 “衣食住行”四个主题讲述当地人的乡愁,让人流连忘返。

 

 

这一系列的小景,取名为“留住最乡愁”。每一处小景,都是由一件件农家老物件组成,包括板凳、箩筐、竹筛、织布机、咸菜坛子等,都是从一个个动迁农户那里“抢救”而来,成功逃过了被敲掉或被烧掉的命运,留住了点点滴滴的乡愁记忆。

 

六里塘是一条有故事的河。她滋润着两岸四个村近2000户村民。这四个村的村名都有一个“中”字,分别是中华、中丰、中民、中联。六里塘全长十八里,但为啥叫它六里呢?其实,在古代,这条河原名“落泪塘”,据说有着悲苦的故事,一直叫了几百年,时间一长,人们渐渐将其叫成了谐音的“六里塘”。

 

 

这些年来,廊下镇的乡村振兴搞得热热闹闹,一步步走向农业现代化、农村生态化、农业职业化:农田规模化经营了,农家乐一家家搞起来了,农场个个红火起来了,特色民居里的农民别墅更是令城里人“羡慕嫉妒”……可搬进新居的老农们在茶余饭后,总觉得生活中还是少了点什么。我们经过调研发现,缺乏走心的文化,没了“岁月的痕迹”,是其中的症结所在。

 

扮美后的六里塘也是如此。黑色路面有了,白色石驳岸有了,绿化有了,“形”都有了,可是就像穿了一件新衣服的老姑娘,乍一看,好像换了个人,其实没有“神”。于是,镇里经过一番策划,发起了“老物件守护人”活动。以“征集老物件 寻找最乡愁——挖掘廊下宝藏,一起聆听守护人和它的故事”为主题的征集活动在全镇展开,一时间引发了一股回忆风。

 

 

友好村妇女小组长顾莲英捐赠出来的,是一架祖辈传下来的织布机。她回忆说,从自己记事起,就常常看到母亲坐在外屋纺纱、织布,自己则常常围在母亲身旁玩耍,玩累了也会趴在母亲腿上休息一会儿。等到懂事的年纪,她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开始纺纱、织布。每年10月,正是棉花成熟的季节,从田间采收到的棉花,要经过晾晒,去除中间的黑籽,再把棉花打成蓬松的状态,然后慢慢将其捻成一根根棉条……从轧花、弹花,到纺线、络线、浆染、经线、刷线,经过了这纷繁复杂的工序,最后才能成织成一匹匹最基本的老粗布。

 

在那个年代,会纺纱织布似乎是一门稀松平常的手艺,邻里之间的妇女们常会聚在一起织布,相互帮忙,也有个说话唠家常的伴儿。当被问及织成的布匹是否会拿来售卖时,顾莲英急了,她激动地说:“当时家里特别穷,织的布都是自己家里要用的,怎么可能有多余的拿去卖呢!”那时,普通人家的男女老少身上穿的衣服,都用自己织出来的布裁剪做成的;铺在床上的床单、被套,也都是一梭一线织出来的。裁下来的边角料,也是不舍得扔的,衣服、鞋子穿破了,还可以用来缝缝补补。

 

顾莲英说,那时有机会去县城逛街,看到布料店里有好看的图案,就会在心里默默记下来,回到家里就开始对其进行“复原”。有时能织出一模一样的图案,有时也会不经意创造出更好看的花色,这也许就是手工织布带来的意外惊喜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身上穿的都是比老土布触感好几倍的纯棉衣服。因为再也用不着自己织布了,这些老家伙也就没了用武之地了。”如今,这台织布机被摆放到了六里塘边,静静地述说着顾莲英曾经的“纺织娘的传说”。

 

 

同为友好村村民的王梅生,拿出来的则是一只鱼篓。小时候,每当长辈提着鱼篓回家,轻轻摇动鱼篓,听着篓内鱼虾活蹦乱跳的声音,就知道今天有鱼吃了……老王想想当时兴奋的样子,依然喜悦不已。老王说,传统鱼篓都是用篾竹编织而成。在挑选竹子时是很有讲究的,有经验的篾匠会挑选老嫩适中的篾竹,竹子不宜太老,老则过硬,过嫩的话,水分蒸发后成品会缩小,竹篾就会变脆。编织成型后,外观淡淡的绿色,一般用来装鱼虾、黄鳝、螃蟹等水产,因为它身体大、口子小,装在里面东西不容易往外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家中条件普遍比较困难,鸡鸭肉平常难得吃上,大人们为了改善伙食,就拿上大网,提上鱼篓,到河里沟里抓鱼捕虾。一般,人们都在下午时分出门捕鱼,那时候温度高、水清,鱼儿浮到水面上,更容易抓到。每当大雨过后,人们也会到附近的大明沟里去抓鱼,因为大雨后鱼儿会逆着水流往排水沟里游。夏天晚上,有人还拿着黄鳝夹到田里夹黄鳝。

 

老王还说,他小时候贪玩,也时常晚上跟着父亲一起去田里抓黄鳝。由于年纪小,力气不够,夹比较大的黄鳝时,老是让它逃跑了,然后满田追。满载而归,到家后,把黄鳝养在提水的桶里,等第二天母亲烧来吃。抓多了,也会拿出去卖了补贴家用。小时候,他还见到过父亲自己修补鱼篓。鱼篓用久了,磕磕碰碰,也有磨破的时候,捉到的鱼虾就会从鱼篓中漏了出去。父亲从竹园里砍下竹子,破成篾,一点点把新的篾竹添进鱼篓破损的地方,补起来。

 

后来,王梅生长大成人,娶妻生子,自己喜欢上了钓鱼。一到周末,就会带上父亲那鱼篓,有时也带上两个儿子,备上面包、馒头、矿泉水,负上沉甸甸的背包,到几公里或十几公里外的某个小河沟、小水塘边,静静地待上一天。这一天漫长的等待不为收获,只为一份别样的幸福。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家中很难再看到鱼篓,他把曾经用过的“鱼篓”捐赠出来,放在六里塘边,以另外的形式延续“鱼篓”的生命。

 

 

家住廊下特色民居的夏德英,还保持着过年焋糕的传统。每年春节前,夏德英就屋里屋外、忙前忙后,为焋糕做好充分的准备。

 

她有一副“糕枕”。糕枕是一种木制的模具,用来做焋糕,正方形的方格分为上下两部分,另外配一块雕刻有划线的木板。每年腊月,夏德英要把浸湿的糯米拿到小作坊磨成粉。她说,小时候,特别喜欢跟着妈妈去磨粉,看着糯米放进机器,“轰轰轰”出来,就变成粉了。她一度以为,机器里藏着个小人在磨粉。粉拿回家,还要在太阳下晾晒,至干燥才能用。接着,还要清洗工具晾干,煮蚕豆、沥豆沙……

 

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就可以做焋糕啦。首先,要把糯米粉和糖水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把粉用筛子筛一下,筛子里剩下的小圆子揉碎,再筛一遍。糕枕上放好竹帘,摊好土布,把筛好的粉往其中铺上一半厚度,用带有方格的木板往上按压一下,再根据粉上的方格往里放豆沙,再填满粉,并用刮板刮平。再用木板压一次,沿着划线,用刀轻轻划开,放上一点一点红绿丝,就可以拿去灶头上蒸了。

 

用大火蒸上15分钟,就可以出炉了。一枕枕糕整齐地摆放着,待放凉就保存起来,平时做饭的时候蒸上几块,就可以热乎乎品尝。做好的糕,还会分给亲朋、邻居,大家一起品尝。夏德英说,在那个年代,能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奢求了。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一点点零食也要分着吃,一口下去还没尝到滋味就没得吃了,日子过的特别艰苦,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点好的,所以从小就特别盼望过年。每次妈妈、奶奶焋糕,她也兴致勃勃在一边“忙活”起来,帮着大人放豆沙,往往还没放好,就偷偷吃起豆沙来了,吃的嘴边一圈豆沙,家人都被她逗乐了。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这是难得的美味了。

 

那时候,家人一起上阵,里外忙碌,厨房里总是热气腾腾的,特别热闹。就这样,跟着妈妈、奶奶,夏德英学会了这门手艺。如今,农村宅基地置换到镇上,搬进了漂亮的特色民居,虽然老灶头没有了,但她还是会经常和姐妹们聚在一起焋糕。现在,农家乐里也有卖糕的,但她还是觉得自己做的吃起来最香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热心人捐出了家里不用的“老物件”,一个农民自办的“乡村记忆馆”就应运而生了。

 

因为六里塘边是防汛通道,不能做很多景,大家就想办法在5个河边港湾因地制宜设计了5处小景,第一处是“留住最乡愁”开篇,随后分“衣、食、住、用”四大主题,让市民游客从历史、自然、人文的不同维度感受乡村之美。100多件由廊下农民自主捐赠的“老物件”,在这里又焕发出新的生机。斑驳的木门、破烂的竹篓、废弃的缝纫机、开裂的五斗橱……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更迭,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廊下百姓生活的改善,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今年4月15日一早,首届沪浙半程马拉松赛在廊下郊野公园举办,往日寂静的六里塘堤岸成了热闹的马拉松赛道。2000多名跑者从上海跑到浙江,又从平湖折回廊下,跑友们一边呼吸清新的空气,一边感受浓浓的“乡愁”。

 

首届沪浙半马比赛。陶磊 摄

半马比赛后,六里塘也成了附近村民的公共文化空间和市民修身实践基地。一些早年到城市里工作,现在双休日带孩子回家的年轻人,也会把这里当做寻找“童年回忆”的场所,跟孩子讲述“爸妈小时候的故事”。如今,六里塘成了“网红”,人们渐渐忘记了它“落泪塘”的苦难史,爱打趣的游客纷纷给它取各种雅号,有人甚至建议将其改名为“留恋塘”。(廊下报李佳伟、姚春慧、孙佳玲等对本文亦有贡献。)

栏目主编:黄勇娣 文字编辑:黄勇娣 题图来源:黄勇娣摄
文中照片除已署名之外均黄勇娣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