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申城中小学中午“加课”45分钟,食育课堂改变舌尖上的未来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洁芸 2018-09-18 14:42
摘要:45分钟的午餐时间,也是一堂教育课。

前不久,这样一篇文章刷屏朋友圈:《和日本小孩吃饭,才知道什么是输在起跑线上》。日本小学生吃饭时良好的礼节习惯和饭后处理垃圾的专业程度,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看过文章的家长们不无感叹:“这原本就是一堂意义深刻的实践课。

 

日本是全世界最早全面推广“食育”的国家。2005年,日本就颁布了《食育基本法》。《食育基本法》把“食育”置于与智育、德育和体育教育同样重要的地位,在中小学普及推广。

 

如今, 在上海,不少中小学也在探索午餐里的“教育元素”,食育课程创新教育悄然出现在校园里——从9月1日起,“食育”工作在上海全市中小学校也广泛开展。

 

45分钟的午餐时间,也是一堂人的教育课。

 

 

同伴互助,光盘行动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食育的基础。 11时45分,天山路第一小学下课;11时50分,营养午餐送进三(1)班教室。每一天的午餐,也有“仪式感”:孩子们洗完手,把自带的毛巾垫铺在课桌上,勺子、筷子、汤碗摆放整齐,做好餐前准备。孩子们还打破了原来的入座方式,两个孩子面对面围坐,结对进食。

 

班主任孙老师介绍,采取这样的方式,是因为发现,低年级的孩子有不少挑食,两两结对,可以让孩子们互相鼓励,争取都成“小光盘”,爱惜粮食,长好身体。

 

学校还创新给孩子们分成AB两种餐,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在鱼和肉荤菜之间选择,遇到餐食不够时,就要想办法和同伴调整。校长吕华琼说,如何来分配,各个班级的情况也各有不同,让食育教育不仅成为一种饮食健康教育,更成为提升学生未来生活品质的素养教育。

 

在高境一中,有一个学生自主管理部,管理部对学生就餐实行同伴式管理,即每层学生食堂安排3名学生干部管理学生的就餐秩序,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引导学生开展同桌分餐活动,即同一个餐桌上的学生,食量小的可将食物调配给确有需要的同学。

 

垃圾分类的第二课堂

 

不少校长越来越认同“食育”的功能: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与其说教,不如让学生们练习,在潜移默化中学习。

 

比如,如何给垃圾分类。日本的学校午餐食育课堂,从孩子们自带环保餐具、种菜、打饭、用餐,到餐后的口腔清洁、纸盒回收、卫生打扫,全程参与,全身心地投入。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孩子对于餐后垃圾的分类,精细到一个牛奶包装盒:值日生把牛奶盒拆开,清理干净,晒干,统一处理。

 

如何给垃圾分类,也是上海中小学生需要上的一堂“必修课”,很多学校就把这堂课放在了午餐的45分钟之内:在绿苑小学,食育课堂以环保收尾——学生们依次将空餐盘白放入教室前部的整理箱。擦完嘴的餐巾纸,学生们会走到教室最后排扔进垃圾桶。

 

宝山区长江路小学午餐时拓展教育环保知识,要求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学校或在外都要做到吃完后将包装袋子等放进指定分类垃圾桶中。环保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入了学生的心和脑。

 

近期,教育部体卫艺科司司长王登峰在考察上海市学校食育工作时就表示:在“食育”的过程中,学校要在食之礼和食之学上,加上环保理念,特别是垃圾分类整理理念,让孩子从小开始养成习惯,并带动家庭。

 

 

食育课堂也在餐桌之外

 

在上海平和教育发展集团的成员校,有这样一项别出心裁的食育课程:一块属于孩子们的小田地,这里的花花草草都将由学生自己种植。过程中,他们了解中华传统食物的热性、寒性以及每一样食物孕育的历史故事,也从中研究土壤、空气、大自然各种因素对于食物成长的影响;他们还要从这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跨学科的课程,沉浸于一方小小田地之间。

 

杨浦区建设小学的午餐开始,每天当值的值日生穿上工作服,戴上防尘帽,给同学们一一打饭。“以前我的孩子在家里从来不关心餐前准备,她认为开饭了,我就过来吃饭了。现在她知道,噢,原来开饭前还要做这样一些工作。”学生家长汪女士说,为了竞争上岗,她的女儿顾同学此前已经在家里练习帮父母摆碗筷、盛汤,模拟得有模有样。“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汪女士很感谢这样的礼仪教育。而在班主任施老师看来,用餐礼仪对学生生活习惯和为人品性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而在梅陇中心小学,学校特别开发了《营养午餐探究》的“和静怡真”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开展午餐探究,在营养午餐中做到“光盘”。学校还结合《健康与幸福》课程,开展食品安全、食材来源、营养、传统典故等,通过自编小品并拍成宣传片形式,在校园电视台定期向大家宣传。此外,学校结合古诗词、童谣特色,开展有关节约粮食的诗歌童谣创编活动,用同学们自己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对吃好午餐重要性的认识。

 

在家长圈,一直以来学生的午餐众口难调。给现在的孩子讲“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如果只用枯燥生硬的方式,他们往往难以理解。生动有趣的“食育课程”,让孩子在实践中体会,感悟明白道理,培养习惯和规范意识。专家指出,学校的一日生活中,处处是教育,处处都可以成为课堂。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邵剑平、蒋迪雯、绿苑小学 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