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上海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研究系列⑩|探索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繁荣之道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荣跃明 郑崇选 2018-09-17 06:31
摘要:上海文化改革发展40年历程,为上海在新时代有新作为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精神养料和实践智慧,是新时代上海打响四大品牌、全面建成全球城市和人文之城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和文化动力。同时,上海逐步探索出一条与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与文化内在发展规律相契合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广泛的社会大讨论中明确各个阶段的文化发展战略

 

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的确定,有助于形成文化建设的合力,充分动员全体市民的意志和行动。在40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上海特别注重文化战略的制订,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同的阶段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发展战略。而在文化战略的形成方式上,都采用了全市性大讨论的方式,通过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广开言路,凝聚共识,使得各个阶段的文化战略都代表了社会各界民意诉求的最大公约数。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主要有三次文化发展战略的大讨论,每次讨论都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对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第一次讨论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最后形成了《上海文化发展战略汇报提纲》,提纲特别提出,要加强文化领域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地方性文化法规,以法律手段保护上海文化事业的发展。由此,上海制定出台文化政策开始有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在此后上海文化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第二次讨论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主要成果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提出,文艺体制改革、文艺批评与文艺繁荣、文化产业发展、文艺人才培养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等9个方面的内容。此次讨论使上海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先驱,直接促成了国家层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第三次讨论是新世纪以来的文化大讨论,聚焦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以全球城市建设为愿景,率先在全国提出“人文城市”的建设目标,把文化作为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充分彰显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自信。

 

统筹协调,重点突破,以改革促发展

 

40年的文化发展,上海的体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从以商养文的双轨制、文艺院团的承包制、“文广合流”、文化集团的建立,到深化文艺院团改革的“一团一策”、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的新一轮整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文化发展多元主体的形成等等,无论是宏观的战略布局,还是具体领域的改革推进,都在全国发挥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在改革的布局决策中,坚持立足发展,改革创新。在改革方案的谋划、决策、执行、扶持等各个环节,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搞改革,深化改革促发展。在重点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时,注重完善资源优化配置和健全产业链;在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时,主动探索了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在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的同时,自觉实践非营利文化机构的运行模式;在扩大文化产业开放度的同时,注重了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创建和文化产业与金融、科技、贸易的融合发展;在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建设的同时,开展了内容配送、管理服务、运行模式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探索创新等等,不断提高上海文化改革发展的能级和水平,踏踏实实地走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的前列。

 

全面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文化设施网络

 

改革开放40年,上海的文化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重大的功能性文化设施,还是区、街镇和居村的基层文化设施,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构建了与国际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文化设施框架。一是经历了从重大功能性文化设施到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过程。1980年代起,上海对重要文化设施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七五”时期,市属文化系统文化设施建设投资超过前35年的总额。1990年代至21世纪初先后建成了一批上海地标性的重要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十三”五期间,上海又规划了一大批重大文化设施,包括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少儿图书馆新馆等,使上海市文化地标的分布更为均衡和合理。在一批市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后,上海适时地将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上。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上海的文化设施建设逐步“重心下移”,将原有的社区文化馆(站)、社区图书馆、社区学校、社区老年活动室、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少年科技站等资源整合起来,使社区居民能在社区活动中心享受“一站式”服务。二是从“重硬件”到“重软件”,在硬件设施基本完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软件内容的丰富和提升,全市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机制,基层文化设施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机制,重大文化设施的非盈利运营模式,探索公益性文化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探索打造全年无休的“上海市民文化节”等等,极大提升了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行绩效。

 

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产业属性和市场属性

 

上海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在全国具有引领地位,主要表现为:一是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在全国率先探索文化创意园区的产业集聚发展,由某类相关或相似文化创意企业聚集形成的具有较完整产业链的经济发展区域,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各企业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发展。以这些创意聚集区为切入口,上海创意产业已形成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艺术创意、时尚消费创意、咨询策划创意五大重点领域;二是组建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大型集团。上海文化产业发展非常重视国有文化集团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多次对大型文化集团进行兼并和重组,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势组合、优势互补、优势扩张”;三是以政策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融资机制。积极引进多元文化主体,鼓励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逐步放宽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与金融的合作领域,逐步形成了良好多元的投融资结构;四是培育形成优势产业,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根据上海自身的文化资源特点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上海文化产业对一些基础好、实力强、附加值高、发展空间大的电视广播、文化娱乐、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广告会展、现代演绎等业态从政策引导上予以大力支持,引导它们在体制机制的改革方面大胆创新,按照现代产业形态的要求来调整产品和服务结构,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机制创新来加快产业的大幅增长,逐渐培育形成上海的支柱型文化产业。

 

构建多元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格局

 

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积极培育参与文化发展的多元主体,形成相关政府部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公益文化机构共同参与文化发展的新格局,优化文化领域的组织结构。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上海文化的多个领域都已经实现了多元主体的参与,包括文化企业、文化事业单位、文化类民办非企业、个体从业人员、群众文化团队等多种类型的文化主体成为上海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在文化产业领域,95%的文化企业都是民营投资,显示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而在公共文化建设领域,近年来,各种民营资本、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积极投资兴建公共文化设施、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等等,与政府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文化多元主体参与格局的形成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一元垄断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合作的良性互动,极大地提升了上海文化发展的活力。

 

积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融合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上海城市文化多样性的内在需求。围绕使上海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之一”的目标,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展。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举办了一系列重大的文化活动,搭建了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上海书展、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上海双年展、上海艺术博览等,这些平台的运行赋予了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并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成为辨别、认识城市的重要文化元素,搭建起了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加强了上海与世界的联系和文化交往,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总之,上海文化改革发展40年历程,为上海在新时代有新作为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精神养料和实践智慧,是新时代上海打响四大品牌、全面建成全球城市和人文之城的重要基础。


作者单位: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本专栏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办公室、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支持

主编:王多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