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流量研究所 > 文章详情
他们一年看2000多个项目,投资了喜马拉雅FM、一条,眼里的“上海创新”什么样?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18-08-29 06:01
摘要:合鲸资本几乎看遍了上海的文化创新项目,也对“上海创新”有了自己的理解。

“2017年投资人的飞行及格线是100次,如果你没有飞到,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称职的投资人。”解放日报·上观记者对合鲸资本联合创始人熊三木的采访,赶在他去浦东机场飞香港之前。可这在熊三木眼里稀松平常,投资人的工作节奏向来如此。

 

合鲸资本的总部在上海,成立不过三年,却是投资界的新秀:喜马拉雅FM、一条、樊登读书会等“互联网+文化”新品牌,都是其推动发展的;锤子科技、HYPEREAL等互联网科技企业背后,也有合鲸资本的身影。眼下,团队总共才十来个人,一年要飞赴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洽谈2000个以上的创新项目。不过,上海始终是“大本营”。

 

合鲸资本一线投资团队合影

 

对上海情有独钟,或许与熊三木和其师弟霍中彦的经历有关。他和霍中彦先后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毕业,都在上海文化传媒领域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求学和工作的潜移默化,让他们爱上了上海这座城市,尤其是上海文化。这甚至影响了他们转型投资人后的选择:两人联合创立合鲸资本后,特别关注文化领域的创新——文化领域的投资约8亿元,其中超过一半投给上海本土文化创业企业;合鲸资本也由此成为国内文化产业风险投资的领军机构。

 

“上海文化”创新优势独到

 

为什么偏爱文化领域的投资?“除了个人经历,还因为我们觉得这是‘上海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上海提出打响‘上海制造’‘上海服务’‘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围绕‘上海文化’的创新空间会更加广阔。”熊三木说,从读书开始,他与霍中彦就在上海学习、成长,深深感受到 “上海创新”、尤其是“上海文化”的潜力:“上海在‘互联网+文化’上的创新成就全国领先,因为上海的文化氛围与基础、营商环境、国际化能力都是对‘互联网+文化’创新的最大助力,拥有全国数一数二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如果看一下合鲸资本所投资的那些“明星项目”,不拿发现大多带有浓浓的上海印记。

 

比如,“一条”体现了上海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和对新生活方式的欢迎。投资“一条”,既是因为熊三木、霍中彦对创始人徐沪生长期了解并信任,更是因为他们觉得“一条”是文化产业与服务业的结合,能够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一条”的发展果真符合预判:从短视频、内容电商到线下空间不断进化。同时,“一条”也吸引了包括挚信资本、SIG、CMC、头头是道、京东在内的投资方,让合鲸资本获得超过百倍的投资收益。

 

同样的,喜玛拉雅FM也很有上海特色:低调、务实但创新不断。从投资人的角度看,创始人陈小雨和余建军“拥有非常强的创业人格,低调但对自己特别狠,进化能力很强。”这促使喜马拉雅FM完成了从音频平台到知识付费平台甚至未来出版教育平台的跃迁。

 

不过,陈小雨和余建军仍旧很低调,整个喜马拉雅FM团队也像上海很多企业那样,务实不张扬。“上海有很多创业企业都这样,非常扎实,虽然‘说得不多’,但给出的成果让人刮目相看。”这也是合鲸资本看好上海创新团队的原因之一。

 

有些项目则借助了上海的影响力,樊登读书会是其中的典型。樊登读书会的主持人樊登原先是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但他离职创业后,将自己的“樊登读书会”总部设在了上海,通过音频读书、线下交流等方式,从上海出发,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数以千计的读书会,传播读书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的资本资源以及上海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成为樊登读书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条“赛道”丰富创新内涵

 

作为投资人,分析和预判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合鲸资本也一直在思考。他们不仅盘点那些投资过的项目,也会回过头来看看那些没有介入的项目,看看到底抓住了什么又错过了什么。过去几年,他们支持了不少上海本土原创的文化创业企业,也推动部分企业落户上海发展;今年上海提出打响“四大品牌”,被认为也是投资机构的东风,让他们看到政府等各方面对上海创新的支持。

 

面对“上海创新”这个话题,熊三木直言“上海文化”仍旧是团队最感兴趣的部分,因为诸多的项目让他们意识到,“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上海文化”的发展空间也很广阔,“市场资源+政府导向”可以助力更多优秀的创新项目发展壮大:“至少有五条‘赛道’——文娱、文教、文创、文体和文旅。”

 

在这五条“赛道”上,上海的优势都不少。比如在文娱方面,上海的电影、动漫、游戏、电竞产业一直很发达。在合鲸资本的投资名单中,有不少上海的文娱团队,包括凭借原创作品《艾米&咕噜》拿下2014年戛纳电视节PITCH全球选秀冠军的左袋创意。《艾米&咕噜》是中国甚至亚洲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原创动画作品,而左袋创意的作品与其他本土企业都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从创作伊始就强调作品的国际化。这一点与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不无关系。这一点也让熊三木意识到,上海在文娱领域可以孕育很多国际化的创新项目。

 

“文教”即文化教育领域,也是上海的创新强项。随着线上教育行业蓬勃发展,上海涌现出沪江等强大的线上教育平台,并且从一个平台衍生出很多新的创新项目,向细分市场进军。比如,沪江旗下的CCtalk是全国第一个“网师”平台,好比是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互联网时代演绎——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一技之长通过互联网向他人传授;同样的,即使有小众的求学需求,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寻找老师。

 

喜马拉雅FM、樊登读书会等,也都是互联网时代的文教项目,迎着知识付费的大潮中,用现代人喜欢的网上交流和学习方式,传播更多的文化。

 

在“文创”领域,上海的优势同样不少。“文创”的内涵很丰富,不仅包括各种文化创意以及相关产品,也包括这些产品的商业化落地。从“一条”的成长可以发现,上海为跨界发展的“文创”提供了机遇。一方面,上海不乏国际一流的创意人才、设计人才;另一方面,作为“新零售”之都的上海拥有雄厚的商业基础和丰富的服务业态,都能让文创产品落地生根。

 

“文体”和“文旅”也不难理解:前者与体育相结合,后者与旅游相结合,这使得创新的空间更加宽广。在合鲸资本接触的项目中,很多“文体”或“文旅”项目“是在上海的城市背景下才会诞生,但可以复制推广到全国其他省市。”

 

“公园盒子”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为了解决城市人健身“痛点”的创新项目,它将常规的健身房“压缩”到一个移动房中,设置在小区门口。“盒子”里有人们最常使用的健身器械,比如跑步机;同时也有空调、电视等健身配套设施。但是,“盒子”里没有淋浴房,因为“盒子”就在小区门口,用户可以回家洗澡;也不需要买卡,而是“扫一扫”刷码入内使用、按时计费,从而解决了很多用户健身时“买了卡就闲置”的问题。 “公园盒子”在上海诞生,既与上海居民健身需求高有关,也与上海用户对新事物接受度高有关。相关商业模式在上海“跑通”之后,就可以很方便地向全国各地复制推广。

 

“在上海的创新活动中,‘上海文化’有先天优势,基础强、环境也好。”熊三木觉得,很多 “互联网+文化”的创新项目对技术人员的依赖度没有其他领域那么强,上海的文化特质又能强化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即便一年要看2000多个项目,但他和他的团队仍旧青睐上海,希望和各界联手,不错过上海的每一次创新。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