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一个交通工具却附加“成功匹配”的社交属性,滴滴犯错是大数据惹的祸?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申琦 2018-08-28 16:23
摘要:原本是为了更好服务乘客体验的大数据,怎么就成了助纣为虐的工具?

2018年5月,郑州空姐遇害;2018年8月,温州女孩遇害。三个月内,两起命案,社会舆论在讨伐凶手的同时,争议最多的便是滴滴顺风车的安全问题。两起案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罪犯均是通过大数据精准定位受害者。原本是为了更好服务乘客体验的大数据,怎么就成了助纣为虐的工具?

 

社交属性背后的安全风险

 

从温州女孩遇害案看,滴滴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建立足够有效的反馈机制与应急处理机制——在紧急事件发生时,滴滴的客服受权限约束,只能“不紧不慢”地与用户沟通,也无法与警方建立足够高效的互信通道。而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滴滴对于整个顺风车的产品设计也存在问题——过于强调社交属性而忽视了陌生人社交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且还大大降低了接单司机的审核与准入门槛。这些设计上的隐患,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悲剧发生的重要因素。

 

从“顺风车”的字面意思上来看,滴滴毫无疑问是共享平台,承担为司机与乘客做出最佳匹配的使命。但很显然,滴滴的野心并非止步于此,从设计之初,滴滴便掺杂了诸多社交的属性。社交属性是最有效的内容传播方式,“内容+社交”的设计能够令一款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并保持一定热度。面对社交市场这块蛋糕,滴滴难以割舍。在滴滴的宣传文案中:“滴滴让我遇见你”、“分享一个空座,让回家路上,多一个脱单机会”等充满着性暗示的社交宣传屡见不鲜。

 

社交意味着表露、信息分享,需要人们让渡出一定的个人隐私来获得相应的社交满足感。遗憾的是,表露与隐私之间的界限,却不由用户所掌握。在滴滴平台上,乘客的头像、性别、个性标签等在平台上暴露无疑,不法分子可以轻易根据滴滴上的个人信息挑选乘客实施犯罪,而司机的情况,乘客却一无所知;同时,滴滴未能明确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免责条款”,对于个人隐私安全停留在机械保护的阶段,造成警方请求嫌疑人具体信息时被以“泄漏个人隐私”为由拒绝。由此,社交平台聚集的大数据在这两起案件中都起到了“帮凶”的作用。

 

如何让大数据发挥积极一面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产品出了事,平台需承担责任,这毫无疑问。然而,因为某个极端个案,就要关停整个网约车行业、甚至质疑共享经济的发展,这无异于因噎废食。事实上,在网约车尚未出现的时代,出租车上发生的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亦不在少数。所以,当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拨乱反正”,让大数据发挥其积极的一面,让共享经济在法治护航下走上正确轨道

 

首先,要善用大数据,但不能过分迷信大数据。2018年滴滴开放科技日上,滴滴曾详细介绍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重点分享滴滴在智能派单、地图、拼车和供需等领域的实践经验。5月空姐遇害案后,滴滴曾对顺风车及快车服务等进行了整改,其中一条整改措施是“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最大限度杜绝私换账号的可能性”,但是,在8月份的案件中,滴滴方面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网友质问时称“在接单前通过了平台的人脸识别,但案发车牌系钟某线下临时伪造”。目前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是滴滴一家之言,但如果真如其所说,那么就证明人脸识别的安全性远远不够,依然存在漏洞。因此,完全依赖大数据和算法未必能确保万无一失,企业的责任心不能只停留于技术层面。

 

其次,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绝不可停留在机械保护的阶段。在温州女生遇害案中,滴滴平台出于运营的考虑,在提供嫌疑人个人信息时提出了等待警方介入、“证明警方身份“等占用黄金抢救时间等要求,未考虑到遇到危险的极端情况。借鉴国外平台经验,滴滴可在《隐私保护条款中》规定“免责条款”,当用户处于危险情况时,可主动向警方公布车主信息,配合警方调查。

 

最后,借鉴他山之石,促进完善技术创新。针对网约车存在的问题,国内外都有不少创新。比如,广州市天河区警方曾联合网约车推出了“微护航”服务,一旦途中出现紧急情况,群众点击黄色的“紧急报警”标志,公安机关马上可以接警处置。同时,还可借鉴美国Uber“一键呼叫911”的功能:呼叫时APP上会显示乘客的实时位置,乘客可以直接将信息告诉911接线员。Uber还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允许乘客的位置信息和行程细节被自动传送给警方调度员,传送信息包括姓名、位置、车型、颜色、车牌号等,报警人甚至不用出声就能实现呼救。从这个意义上说,滴滴现有报警机制有很大完善空间。

 

网约车本身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当滴滴的产品价值观无法正确地运营网约车平台时,竞争者机制的引入或许能更快地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新业态的出现,往往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但要尽可能降低试错成本,决不能因为资本逐利而轻视法律的约束、放任悲剧的产生。对于网约车来说,一定程度上它们必须面对却又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与公共社会中隐藏的人性之恶做斗争。人性不可预知,但建立起合理且高效的制度是可以预知的。这一过程,需要企业、民众与管理者的多方努力。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