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当零售养不活一家书店,为何在上海还有这些“前赴后继”者支起一盏盏灯塔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18-08-18 19:43
摘要:盼望有越来越多的书店,让这座城市一直被温柔以待。

 

今年上海书展期间,徐汇区13个分会场将共计展开34场读书活动。其中一场重头戏,是8月18日上午举行的“汇讲坛”大家•对话系列讲座,海派作家淳子、大隐书局创始人刘军和荆棘鸟读书会负责人林沙以“阅读修身”为主题,展开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畅谈。

 

8月18日汇讲坛现场,左起依次为主持人秦畅、荆棘鸟读书会负责人林沙、大隐书局创始人刘军、海派作家淳子。  供图:徐汇区委宣传部

 

近年来每逢上海书展举行,“实体书店”都是夏日里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半路出家”的一位实体书店运营者,刘军认为,如今实体书店的业态创新与更新,已经从单纯的颜值比拼进阶到内涵创新,书店也从单一的阅读空间发展为多元文化空间,不再仅仅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阅读场景,更开始引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大隐隐于城市地标

 

2016年5月,刘军在武康大楼附楼一层创办了第一家大隐书局,“小隐于野大隐于市”的理念与书店的地理位置颇有关联。书店所在武康大楼是上海知名的优秀历史建筑,门口的淮海中路是上海最为人熟知的城市主干道,马路对面恰好是宋庆龄故居,大隐书局就这样成为了一家“活在地标中”的书店。

 

但真正让大隐书局一夜之间变得众人皆知,知名度甚至不输于“靠山”武康大楼和“邻居”武康路的,是书店门口的一张长凳。

 

大隐书局武康大楼店。   来源:书店供图

 

“这个书店很奇怪,门口人行道特别窄,却有个6条公交线路停靠的车站,没有一棵挡风遮雨的树,等车的时候特别局促。”于是,刘军决定将书店门口约1.2米宽的空间向内退后约10平方米,为等车的市民开辟出了一个遮蔽风雨和烈日的空间,接着放上了一把长凳,供接隔壁幼儿园送孩子的老人休息片刻。一夜之间的口口相传,无数人到书店门口拍照,想要一探究竟。 从此,“大隐”的招牌与“知冷暖、有人情味”紧紧联系了起来,大隐书局也成为上海新锐实体书店中的独特标志。

 

大隐书局武康大楼店内景。    徐汇区供图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书店品牌,2年来大隐书局在上海已开设武康大楼店、巴黎春天店、大隐精舍、思源书廊、明珠生活美学馆、创智天地深夜书房等6家直营书店和2家合作书店。今年11月,“大隐”的品牌还将走出上海,在成都开设第一家书店。

 

近年来,上海涌现出不少风格各异的实体书店,北外滩建投书局、“最美书店”钟书阁、徐家汇的衡山·和集以及出没于各大商圈的言几又、西西弗书店都成为“网红”并为人所知,但刘军仍认为“上海的书店并不算多”。

 

建投书局浦江店,窗外即是北外滩和陆家嘴美景。  舒抒 摄

 

在上海,因独特的空间形态和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几乎人人都能叫出几家实体书店的名字。 “但是你能说出上海有多少家房地产公司、多少家餐厅和KTV吗?”刘军直言,目前上海实体书店品牌不超过10个,只因书店的确不属于易盈利的行当。而在提出要打造“中国书香第一城”的成都,如今已有约3800家实体书店,相比之下,上海目前拥有经营资质的实体书店大约有2200家,数量远少于成都。

 

“书店不是一个好的生意,却能成为一个好事业。”他表示,类似泰国曼谷著名的“小清新”书店Open House这样集儿童游乐场、书店、高端影院为一体的开放空间或许将是上海实体书店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内涵更丰富的文化空间。

 

“Open House”(开放空间)曼谷店。   来源:hashcorner网站

 


 

图书零售养不活一家书店

 

在拥有独特空间形态的基础上,聚焦内涵和经营模式创新,是包括大隐书局在内不少实体书店正潜心钻研的方向。

 

刘军表示,诚品、方所、钟书阁、言几又、西西弗等书业先行者在空间美学营造、建筑话题设置等方面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大隐书局目前体量尚且较小,还不具备发展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新零售业务,文化活动输出就成为书店目前活化经营方式的首选。

 

8月18日下午,在位于徐汇滨江的钟书阁绿地缤纷城店内举办的“阅读马拉松挑战赛”,选手们在三个小时内挑战完成阅读即将付梓的《记忆肇嘉浜》一书。  供图:徐汇区文化局

 

在武康大楼的大隐书局以及黄浦区文化馆的大隐精舍内,以青玉案、天净沙、苍梧谣、满庭芳、月下笛、醉花荫等命名的书房将人一瞬间带入了古朴雅致的文化世界,竹编、剪纸、陶瓷镶嵌、旗袍盘扣、茶道、花道、古琴等空开教学活动也使“大隐”的品牌定位愈发鲜明。

 

记者了解到,仅2017年,大隐书局各门店总计开展了阅读分享、文化体验、文艺演出、艺术展览与导赏、创意手作等共计350场公共文化活动,直接参与读者近40万人次,同时还与20余家大型企业集团和200余家文化场馆建立合作,实现了从书店运营到文化品牌输出的转型。几乎每一天,读者都有机会在大隐书局与一位文化名人的讲座、讲坛相遇。

 

光靠图书零售难以“养活”实体书店,似乎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建投书局浦江店店长谢重澄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书店偏向学术的品牌活动“JIC讲堂”进行至第三季,由于报名人数众多,参与名额经常“秒杀”,不少读者主动要求增加收费门槛。目前平均每场80至120人的参与人次每月能够为书店额外吸引超过2000人次的客流。此外,以书店为空间载体举办的商业活动也带来了稳定可观的收益,为书店健康地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日本茑屋书店   来源:网络

 


 

人类精神常在,书店常在

 

在世界范围内,日本茑屋书店都可称为实体书店中的标杆。刘军表示,茑屋的成功经验告诉书店运营者,在新零售时代实体书店仍旧能够在生活方式体验、生活场景营造方面大有可为。于是,“把文化做暖、把商业做软、把心灵做远”就成为大隐书局从无到有,从武康大楼走向整个上海的“秘笈”,从汇讲坛现场刘军分享的三个故事,人们或许能一窥一二。

 

刘军在“讲故事”中。   供图:徐汇区政府

 

第一则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老人家每天都去武康大楼,到大隐书局每次只看同一本书——《金刚经》。时间一久,刘军打算把这本已经稍有些泛黄的《金刚经》送给老人带回家看,没想到老人家想都没想就表示拒绝,理由是他就喜欢在书店里看书。这让刘军猛然意识到,一家书店也承载了抚慰一个社区内老百姓心灵的功能。

 

第二则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女孩和一条金鱼之间。同样发生在武康大楼店,一天下午,店里有个小读者突然哭了起来。恰好刘军在店内,小女孩的母亲找到他,原来是因为书店内空间封闭不通风,养在鱼缸里的一条小金鱼背脊已经溃烂。“叔叔你可以把小金鱼放生吗?”听到小女孩的诉求,刘军马上同意,也让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书店中竟不知不觉汇聚了人们对微小生命的关怀,与周边社区和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关系愈发紧密。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创智天地的深夜书房。今年春节后的一天,一个小读者在书店向母亲央求,想买一本法布尔的《昆虫记》,但母亲却不同意,拉着孩子就往书店外的地铁站跑。刘军试着让店员赶紧追出门外把这本售价23.5元的书送给小朋友,但孩子的母亲看到却跑得更快了。

 

“可能今天在座的大家都不缺23.5元去买一本《昆虫记》,但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肯定还有很多的家庭父母亲真的迫不得已,舍不得为孩子买一本书。”刘军说,最后这个故事触动他最终在创智天地特别打造了一座免费的儿童阅读书屋,尽管每天的图书损耗最高可达100本,对书店来说相当于近4000元的损失,但刘军认为这是书店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开书店的确是一项艰难的事业,要在文化情怀和商业价值之间找到平衡。但是现阶段对一家书店来说,一条放生的金鱼,一本发黄的《金刚经》,一本送不出去的《昆虫记》都是存在的意义……人类精神常在,书店就常在。”

 

书香上海,盼望有越来越多的书店,让这座城市一直被温柔以待。

 

 

栏目主编:唐烨 题图来源:徐汇区政府供图
内文图片:作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