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连续32年稳居世界第一,助力全球粮食生产可持续

稻渔综合种养:绿色农业新蓝海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瑞哲 日期:2021-09-29
■本报记者 徐瑞哲

很多人吃过盱眙小龙虾,却未必知道“盱眙龙虾香米”。通过与上海海洋大学产学合作,盱眙正助推龙虾与水稻“共同成长”,目前“虾稻共生”面积达66.5万亩,平均亩产生态龙虾150公斤、优质水稻约400公斤,较常规“一麦一稻”模式,每亩增收2000多元。这种,“盱眙龙虾香米”还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透露,盱眙二次创业目标包括“建立全国最大的龙虾、龙虾香米生态种养示范基地”。

记者从日前在沪召开的第四届全球水产养殖大会上获悉,中国不仅水产养殖产量连续32年稳居世界第一,“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超230万公顷,无论是规模、技术还是效益均位居世界第一,形成一批成熟的技术模式和管理经验。水稻几乎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其中适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稻田面积广大,目前仅利用了其中很少一部分,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稻渔种养上升空间大

从以捕捞为主转向以养殖为主,全世界养的每5条鱼中就有3条是中国人养的。数据显示,中国水产养殖的人均占有量达37公斤,已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随着传统鱼米之乡的“深度融合”,养殖也更加“绿色”。作为水稻种植发源地,我国古人在2000多年前开始渔业养殖,在稻田中养的鱼被称为“稻花鱼”,不仅有一股稻花香味,而且肉嫩骨酥,没有土腥味,被誉为“鱼参”。南方不少地区用稻花鱼做成鱼干,还曾是进献宫廷的贡品。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刘其根表示,当前世界上有超过1.6亿公顷的稻田,稻渔种养有很大上升空间。每年只要有少量稻田应用稻渔种养技术就能多产出几百万吨水产品,还能提高稻田的适应能力,以及助力碳中和的碳汇功能。研究表明,与养鱼单作相比,籼稻—鱼共作、粳稻—鱼共作、空心菜—鱼共作和小白菜—鱼共作处理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少81.6%、69.7%、67.1%和60.5%。

既降成本又减少污染

在浙江青田,稻田养鱼已有1300多年历史,先民依托“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梯田地貌特点,因地制宜开垦梯田发展农业,既种稻又养鱼,创造了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委常委陈海民告诉记者,在这一系统中,水稻为田鱼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田鱼则发挥防虫除草、松土增肥等功能,形成有机生态循环,使系统内不需要使用化肥农药就能保持稳定高效生产,达到“一水两用、一田两用、稻鱼双收”。

据了解,最近几年,青田与上海海洋大学刘其根教授团队合作建立稻鱼共生科研基地,在青田田鱼的种质资源保护、优良品系选育、规模化繁育养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目前建设了26个田鱼种质资源保护点,进一步提升青田田鱼纯净性和公共品牌影响力。青田县获评“中国田鱼之乡”,青田田鱼也获评地理标志农产品。下一步,双方将合作建立中国田鱼研究中心,以及田鱼国家种质资源圃、基因库和田鱼品种选育基地。

稻渔种养模式全球推广

对鱼虾蟹来说,稻田都能成为它们的生态家。从长江大保护到乡村大振兴,安徽省已成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第四大省,目前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00多万亩,涵盖稻—虾、稻—鳅、稻—鳖等典型模式,主要分布在合肥、宣城、滁州、六安、芜湖等地市。

上海海洋大学自2015年起与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省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通过苗种培育、营养饲料、水质调控、茬口衔接、秸秆还田、育养分离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初步建立洪林特色的“稻—虾—蟹”共生模式和滁州特色的“稻虾轮作”模式,在宣城、滁州和当涂等地推广稻渔种养面积10万多亩。

在上海海洋大学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连续两年合办稻渔综合种养国际会议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召开第三届稻渔种养国际研讨会,将这一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在全球范围推广。根据新发表的《促进全球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上海宣言》,上海海洋大学校长万荣表示,该校坚持“水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地球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学科发展主线,愿意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支持和指导下,建立水产生态养殖中心(CEA),也希望与国际同行共同努力,推动水产养殖在全球粮食生产向更加可持续、环境友好的发展实践中发挥更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