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不能成为唯一标准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闾佳 日期:2020-08-02
■闾佳

美国经典剧集《火线》聚焦美国城市巴尔的摩,深入挖掘了几种重要的社会机构在运作和功能上的失调问题。剧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主题是:警长痴迷于完成数字,城市的行政官员也索要警方成功控制犯罪的数据。这种对数字的一味追求,反而导致警方大案不抓,只抓小案,唯求取得漂亮的指标。

这个故事恰好引出了美国教授杰瑞·穆勒的力作《指标陷阱:过度量化如何威胁当今的商业、社会和生活》(以下简称《指标陷阱》)的主题:当今时代,对指标、测量和数据的迷恋,真的有助于改善社会、机构和个人的绩效吗?该书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商学院院长等大批知名学者的力荐,被认为指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可以测量一切的时代,形形色色的电子设备方便了我们对各种数据的测量,仿佛只要能够测量到具体的、客观的数据,就可得到公正公开的结果。收集数据的机会越来越多,收集数据的成本又越来越低,使得数据成了唯一的答案。因此,绩效就被简单地等同于能经过简化、纳入标准化测量的东西。

然而《指标陷阱》揭示,在设定指标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首先,很自然地,人们会想要“测量最容易测量的元素”。但最容易测量的元素极少是最重要的东西,实际上,它们有时完全不重要。例如,要是按照所写代码的行数来衡量一位程序员的绩效,那么,那些追求代码简洁高效的程序员,会被这种评估标准气疯。这是量化指标功能失调的第一种情况。

与此密切相关,是“在期望结果复杂的时候测量简单的东西”。大多数工作都有多种目标。只关注测量其中的一项责任或目标,往往会带来欺骗性的结果。

此外,人们还会倾向于“测量投入而非结果”。通常来说,测量项目的投入更容易,但换回了什么样的结果,是相对难以测量的。一家组织,每年花了多少推广费用很容易测量,可谁能准确测量这到底在提升产品销量方面起了多大作用呢?

最后,人们还喜欢“通过标准化降低信息质量”。量化诱人,因为它对知识做了整理和简化。但过度的简化往往会造成扭曲,信息经背景、历史和意义,才变成了可供比较的数据,并获得了“硬性数据”的权威样子。

作者指出,上述信息扭曲问题导致的必然结果是——一旦数据性指标利害攸关,人们就必定会想对指标做手脚。在指标上做手脚有很多种形式。

一是通过“抹奶油”来做手脚。这种情况指的是,从业者靠着寻找更简单的目标,优选挑战性低的客户,从而更便于达标。

二是通过“降低标准”来改善数字。提高测量分数的一种方法是降低标准以求得分。

三是通过“省略或歪曲数据”来改善数字。这一策略可以排除引起麻烦的个案,或采用指标无法测量的方式来对案例分类。

当然,还有更明目张胆的“作弊”。这些都是《指标陷阱》所揭示的数字指标一再出现的缺陷。毫无疑问,解决问题是人类自然而然的倾向,但要是解决的问题太过宏大,人类便会落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陷阱,希望通过整齐划一的简单办法将之一举消灭。数字指标的确非常重要,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任何过分简化的思路,都会越来越难以达到实现真实绩效,以及社会公平和福祉的目的。

针对《指标陷阱》所指出的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希伯来大学医学院教授戴维·奇尼茨的评论尤其值得今天的每个人深思:“诸多情况下,指标的唯一结果,就是带来更多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