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肺癌、颌骨缺损到食管疾病……上海多项原创成果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为世界医疗难题提供“上海方案”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顾泳/黄杨子 日期:2020-01-12
■本报记者 顾泳 黄杨子

10日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来自医疗界的获奖项目几近占据三分之一。科技改变人类健康生活,医疗技术迅猛发展,从肺癌、颌骨缺损到食管疾病,上海医学科学家不断进取突破,成就多项生命奇迹。

肺癌精准诊疗跑出“中国速度”

作为目前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肺癌患者占总体肺癌人群的70%以上。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团队凭借“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历时10余年,团队通过基础—转化—临床研究的模式,建立并优化肺癌精准诊疗策略和全程管理路径,改变了中国肺癌整体诊疗模式。

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建立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精准化治疗策略和全程管理路径,使患者总生存期超过3年;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还首次提出EGFR/ALK双驱动基因克隆进化新理论,革新研究观念。

颌骨缺损患者救治迎来新希望

临床颌骨修复重建手术难度大,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重建,长期以来是世界性难题。历经20余年研究攻关,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主任张陈平团队凭借“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率先提出“功能导向的颌骨重建”理论,并创建关键技术体系推广应用。

团队通过对东方人群颌骨形态大样本数据库的分析,率先提出“四段式”新策略,与传统术式相比,更利于恢复正常牙弓形态,获得咬合生理位点,实现咀嚼功能重建。目前,团队已应用该方法完成重建病例万余例,使复杂的颌骨重建术从随意无序走向规范有序,术后牙种植率居国际先进水平。

让更多患者免去传统手术之苦

食管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相比外科手术刀治疗,内镜好似灵巧“探头”,可以直接观察病变、发现病变、处理病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领衔团队,完成项目“内镜微创治疗食管疾病技术体系的创建与推广”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团队通过世界首创的多项内镜新技术,让更多患者免去传统手术之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国际领域,“中山品牌”创新开展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可以说,我们对胃肠道夹层肿瘤——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包括全层切除术等方面,领先欧美10年。”周平红介绍,“目前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每年都吸引着10至15位外籍医生前来进修。”迄今,团队创新成果先后推广至31个国家地区412家医院,累计诊治食管疾病3万余例。亚太消化内镜学会主席威廉教授曾对这一成果给出评价:“世界领先,为内镜微创的创新和推广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