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足迹”第一辑首发,将中共一大会址等红色革命遗址写成78篇“红色故事”

石库门里,藏着值得传颂的“秘密”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施晨露 日期:2019-12-13
本报讯(记者 施晨露)“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创作项目,接到任务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故事,当时觉得应该是一两天的工作量,没想到最后磨了好几个月,压着交稿线才出来。”昨天,“红色足迹——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创作项目”成果——“红色足迹”第一辑《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在浦东图书馆首发,参与这一创作工程的上海网络作协会长血红感慨道。

包括血红在内,一批网络作家成为这个创作项目的部分主力军。对于日产数万字网文的知名作者来说,“熬”出一篇篇“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并不容易。“翻查资料,越翻越感到错综复杂、千头万绪。”血红创作了《走向胜利——上海武装胜利后市民大集会遗址》一文,在他看来,这样的写作于作者和读者都“很有现实价值”。

上海作协党组副书记马文运说,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承接地,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早期中央领导机构的所在地、早期工人运动的发祥地,既是思想文化战线的主阵地,又是隐蔽战线斗争的聚焦地,这些特征决定了上海的“红色基因”不但密集而且全面。以此次创作项目为契机,更加全面、深入、完整、具体地挖掘、传播红色基因,使读者更加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光荣与传奇和党的奋斗历程。今年7月,“红色足迹——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创作项目”启动,叶辛、叶永烈、孙颙、赵丽宏等知名作家领衔,上海作协专业作家、签约作家加盟,将中共一大会址、茂名路毛泽东旧居、《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写成“红色故事”。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的“红色足迹”第一辑《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汇聚78篇红色故事,纵向上主要涵盖中共建党时期和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横向上包括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工农运动、思想文化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隐蔽战线斗争等领域。

青年作家王萌萌撰写《工运战鼓敲响的地方——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纪念馆》,早期工人运动的资料匮乏曾让她陷入困局,不断从党史资料中寻找参照和线索,了解相关人物生平,增加对时代的理解,她一步步还原当时工人群体的生活与斗争的状态,也试着把握那个年代青年人的精神风貌。“写一部文学作品,首先要把人物写活,通过语言特点和生活细节让人物生动鲜活。”

“每个红色遗址,都蕴含着不止一段值得传诵的故事,这些故事无论情节平淡朴实还是崎岖不凡,都充满着信念与执着、坚韧与奋斗、艰辛与牺牲。”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说。

据悉,“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创作项目”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和上海市文物局指导,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重点围绕中共革命斗争历史的轨迹,创作约400篇故事,项目丛书预计2021年7月前推出全部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