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本月可能访日,托安倍向美传话

若成行将是19年来首访,日媒称美方已同意,但要“共享”会谈内容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全 日期:2019-12-11
■本报记者 张全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2月9日说,正在与伊朗方面磋商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本月访问日本事宜。这是日本方面首次公开提及鲁哈尼可能访日。

分析人士认为,相比安倍6月的伊朗之行,此次日伊互动的大环境没有那么紧张。如果说半年前安倍充当的是“和事佬”角色,那么这次“传话人”的身份将更为凸显。不排除鲁哈尼通过“日本渠道”向美方传递缓和关系信号的可能。

“理想的调停者”

日本政府官员日前披露,日本正在筹备鲁哈尼访日一事,打算近期游说美国。不过,多名外交消息人士7日告诉共同社,就日本上述外交举措,美国已经向日本“表达赞同意见”。

美国敦促日方,把鲁哈尼与安倍的会谈内容“与美方共享”。

伊朗外交部副部长阿巴斯·阿拉格希3日访日期间表示,希望促成鲁哈尼访日。日本和伊朗方面随即磋商具体安排,可能把鲁哈尼访问日期定在12月20日前后。

如果成行,这将是伊朗总统时隔19年再次访日。上一次是2000年10月,伊朗时任总统哈塔米访问日本。

日本共同社8日报道,继6月访问伊朗之后,安倍仍然希望在美国与伊朗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体现存在感”。但在这个过程中能否推进自主的斡旋外交,日方的协调能力或经受考验。

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表示,日本愿意在美伊间发挥渠道作用,在于它和两国都有着不错的关系。“日本是伊朗石油的大买家,尽管领导人互访不多,但日本历来看重与伊朗的关系。从人事任命上可见一斑:伊朗伊斯兰革命40年以来,日本驻伊大使都是副部级……”

回溯日伊关系史,会发现近70年来,日伊关系总体积极,且主要围绕石油交易展开。上世纪50年代,日本炼油商“出光兴产”打破英国对伊朗的石油禁运,派出一艘油轮从伊朗运回汽油和柴油。此举受到伊朗国民热烈欢迎。而创办“出光兴产”的出光佐三,还因为秘密购油成为畅销小说《被称作海贼的男人》的主角原型。

1974年,日伊给予双方国民免签待遇,时任日本首相福田赳夫也在1978年前往伊朗访问。不过,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发生后,美伊关系严重恶化,也影响到日本处理对伊问题的态度。

即便如此,日本依然想方设法为对伊关系“保温”。1980—1988年两伊战争期间,安倍的父亲、时任外相安倍晋太郎打出“创造性外交”,访问伊朗和伊拉克,试图通过调停两伊战争等方式改善日伊关系。当时,年轻的安倍给父亲充当秘书。

从经济上看,过去日本对伊朗的石油依赖曾一度高达70%。在美国2017年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对伊制裁并禁止其他国家进口伊朗石油后,日本被迫对伊朗能源“忍痛割爱”。但日本85%的石油和28%的天然气仍来自波斯湾,途经伊朗控制的霍尔木兹海峡运至国内。

除了政治与经济上的关联,两国文化交流也有纽带——日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视连续剧《阿信》在伊朗播出后广受喜爱,让伊朗民众对日抱有好感。

“日本处于一个独特地位,它既是美国的盟友,又长期与伊朗保持密切关系,这使安倍成为理想的调停者。”路透社写道。

会晤时机更成熟

今年6月,安倍成为40多年来首位访问伊朗的日本首相。按照外媒说法,在那次访问期间,安倍试图扮演“和事佬”角色,帮助缓和美国与伊朗的紧张关系,但没能取得突破。访问期间甚至还发生了日本油轮在阿曼湾海域遇袭事件。

华黎明说,6月日本和伊朗的互动,是在美伊关系和中东地区局势都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发生的。此前,伊朗宣布部分退出伊核协议,接着沙特、阿联酋等国油轮在波斯湾遇袭,沙特的输油管道也受到打击,海湾国家和西方把矛头指向德黑兰。

在这一背景下,特朗普5月底访日,想通过日本、阿曼、瑞士等国家向伊朗传话,进行谈判缓和关系。“美国有令,安倍不得不去,但形势如此紧张,安倍空手而归,甚至连带去的特朗普口信也被伊方驳回。”华黎明说。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当时表态:不接受安倍转达的特朗普口信,不值得为特朗普传递任何信息,因为伊朗对美国没有任何信任。

华黎明认为,相比6月那次“不愉快的经历”,安倍这次如能在国内接待鲁哈尼,大环境要好一些,而且日伊各有所需。

从大环境上看,第一,美国和伊朗日前交换在押人员,释放出缓和关系的信号,也表明双方没有断绝私下接触的外交渠道。特朗普在“推特”上说,“非常公平的协商”促成这次在押人员互换,这表明美国和伊朗“能够达成协议”。

第二,尽管伊朗在11月迈开“部分退约”第四步,但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依然是在可控范围内的小幅升级施压。而且近段时间波斯湾较为平静,其他中东国家对伊朗态度没有那么激烈。

第三,阿曼外长本月初访问德黑兰,伊朗媒体猜测他是为传递美国信息而来,也使得人们对伊朗与西方关系缓和抱有期待。值得一提的是,阿曼也是支持鲁哈尼在9月联大上提出的“霍尔木兹和平倡议”的三个地区国家之一。这些背景都为日伊互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双方各有“盘算”

在日本和伊朗的诉求方面,日本可能想做三件事:第一,维持与伊朗的积极关系,希望伊朗确保日方石油运输安全,同时呼吁伊方继续遵守伊核协议。第二,从6月的“和事佬”角色转向“传话人”角色,将伊方释放的信号传递给美国。第三,就日本自卫队拟前往中东地区护航一事寻求伊方理解。日媒报道,日方拟派遣自卫队舰船护航,为期一年,预期年底前获得内阁批准。今年7月以来,美国拉拢其他国家在海湾水域组建所谓“护航联盟”。作为美国盟友,日本迄今没有同意“入伙”。《外交官》杂志评论称,安倍希望尽量避免参与可能对日伊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的联盟。

伊朗方面也有需求。第一,伊朗经济形势堪忧,通胀率目前高达4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伊朗2019年的经济将萎缩9.5%。国内前不久更是因为成品油限购和涨价引发一系列示威抗议。鲁哈尼可以借访日展示伊日关系紧密,寻求日本在经济上和道义上的支持,争取在西方国家阵营中打开突破口。第二,鲁哈尼的日本之行表面上是一次礼节性回访,但也不排除通过日本传话给美国、发出缓和关系信号的可能性。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金良祥认为,鲁哈尼访日,是伊朗在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压力下,实施“向东看”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造成压力。伊朗不会轻易妥协,再加上对美国失去信任,因此德黑兰将外交主攻方向转向东方,优先方向是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以拓展外交空间。”金良祥说,“而经过2年的博弈,特朗普也发现,‘退约’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容易,会给自身带来压力。美国目前处于进退两难,骑虎难下的境地。”所以需要借助日本、阿曼等渠道来居中斡旋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