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夜上海,再打哪些好牌?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龚丹韵 日期:2019-12-09
■本报首席记者 龚丹韵

“夜间经济”是今年的热词,在各地发展“夜间经济”的热潮中,上海备受瞩目。如“夜上海特色消费示范区”“夜间区长制”等一系列举措,分时段的安义夜巷、新天地活力街区,确实吸引了众多市民纷至沓来。

而下一步,在寒冬来临之际,上海的夜晚,除了“买买买”,还有哪些常态化的设计可以为夜间经济持续发挥作用?哪些举措能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升级可能?

为此,我们推出“冬日夜上海”系列。本系列共有4篇,首篇展开多个角度的截面,分别对标国际案例,并从整体上为夜上海把脉。接下来3篇,将分别从夜间灯光、深夜食堂、文化活动等角度详析,探讨提升和优化上海之夜的新可能。

景观灯光:取舍中见文化

如今,灯光秀已成为各大城市、古镇、乡村发展夜间经济的“撒手锏”。你亮我更亮,竞争之下,一场场灯光大秀、亮化工程粉墨登场。

接踵而来的是各种争议,如“耗费高”“浪费能源”“辣眼睛”等质疑,还触及光污染、有害健康等生态议题。

为什么国外很多灯光秀办了几十年,作为城市名片仍旧经久不衰?夜间经济不可缺少的景观灯光,究竟怎么做才能恰到好处?

上海的照明理念在全国一直较为领先。世纪之交,光污染的概念已在上海引起重视。近几年,上海明确提出高层建筑限制使用LED媒体屏。取舍中如何设计出亮点,有几个案例值得分析。

比如外滩夜景,在近30年的摸索中,形成了一套既有经验和特定美学。

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所长陶震有一番概述:1989年开始的“亮化工程”,点亮了外滩和南京路;1995年至2000年的“量化工程”,使得城市灯景大规模铺开;最近几年的“靓化工程”,已抛弃“越亮越好”的理念,强调设计和审美,以及文化内涵。今年国庆期间的动态灯光秀,做法不同于以往,背后也是一种创新摸索。

又比如虹口滨江段的景观灯光,获评第十四届中照照明奖一等奖、2019上海白玉兰照明奖金奖等。其中,既有对现存资源的整合利用,又有因地制宜的创新,而其最终效果,不仅仅赋予滨江点睛之笔,也把一段原本清冷昏暗的沿江道路,激活为周边市民每晚前来散步休闲的魅力空间。

点亮常态化的城市生活,对“不夜城”更有意义。

但同时,一座大都市黑色的天际线,和蓝天白云一样同样需要保护。如何在防止光污染、炫光扰民的同时创造城市的魅力夜色,未来的上海可以进一步创新探索。

(具体内容敬请关注本系列报道第二篇)

国际案例

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圣彼得堡冬宫灯光秀,节选了俄罗斯卫国战争历史,灯光秀就是一部城市的史诗剧。

在以色列,旅游宣传的金名片——耶路撒冷老城灯光秀,在古城墙上流动展现犹太民族几千年的血雨腥风。灯光秀宛如一部3D超级大屏幕纪录片,让人不禁感慨于犹太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

阿姆斯特丹灯光秀则是世界灯光秀艺术创意的典范。每年围绕不同的艺术主题,灯光艺术装置沿着城市运河两岸铺开。比如2017年以“存在主义”为主题,有雕塑家把灯饰做成了细菌造型,挂在运河边的树上,引发人们思考:智慧的定义是什么?当代结构大师塞西尔·巴尔蒙德创造了一个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艺术装置,希望人们思考:看到的就是事物本身吗?还是有更宏大的存在潜藏于表面之下?

自2012年以来,阿姆斯特丹灯光秀收集了200多件艺术作品,成为欧洲主要的轻型艺术节之一,不仅成为艺术大师的秀场,同时也是青年艺术人才的孵化器,更为城市挖掘和留住艺术人才、创意人才提供了平台。

夜间文化:拥抱更多新可能

深夜书店、深夜博物馆、深夜剧场……文化设施和场馆开放“夜场”,已是一种必然。

都市人白天忙于工作,文化娱乐往往只能选择夜晚。更重要的是,每当夜幕降临,公共道路归于寂静,内心超脱于琐碎的日常,此时与文化对话,刚好。

但是对文化场馆的运营者来说,延时意味着加大夜间的设备成本、人力成本,它们与零星的消费收入形成巨大落差。有人总结说,但凡成功的深夜书店卖的一定不是书,可能是“床板”,可能是“讲座”,可能是其他。夜场文化如何活下去,唯有创新。

而在上海,一些深夜的脱口秀演出、新样式的音乐演出,渐渐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粉丝群体。与此同时,角色扮演、密室逃脱、侦探解谜、室内主题游乐场、临时市集等,成为新的深夜文娱活动。沉浸式演出和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体验,有别于白天的静态观赏。

其实这一轮夜间经济的发展,为博物馆、文化馆、书店带来新的发展驱动力。如何让本就不是暴利行业的文化商业在夜间繁荣,并不仅仅涉及延长消费时间、保障配套设施的问题,更需要创新商业模式、研究青年文化。

这是挑战,也是重新挖掘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呈现上海这座“不夜城”另一面魅力的新机遇。

(具体内容敬请关注本系列报道第三篇)

国际案例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美国国立档案博物馆等针对儿童的“博物馆夜游”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常常采用工作坊的形式,比如与艺术同眠、与恐龙共宿等,穿插一系列动手体验。夜宿后的孩子们第二天还会领到装有玩具的福袋。

博物馆想在夜间创收,必须抓住自己的“粉丝”群体,为他们定制高匹配度、有强烈心理溢价的“专业深度体验”。比如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的夜间活动,迎合军事粉丝,为他们定制约800元/夜的“间谍之夜”,体验优秀特种兵养成计划。其实内容就是一个真实版的“密室逃脱”。粉丝被领进一个房间,熟记角色信息后便可参与身份核验、间谍培训、收集情报、破解密码、执行任务等体验。

深夜食堂:城市的温情记忆点

午夜时分,都市安静的小巷中,有盏灯的光亮透过窗口洒在路面,点亮了人心中的暖意。这就是深夜食堂。但是对城市建设和管理者而言,有几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

过去,上海作为制造业的重镇,大量工人作息需要“三班倒”,寒冷的冬日,上夜班的工人们下班后喜欢在公交站附近找一家餐馆,吃上一碗馄饨。汤水温暖了肠胃,也洗去了一天的疲劳后,再坐上公交车,安然踏上归家的路。彼时,许多深夜食堂围绕公交枢纽、工厂附近布局。集中了多个剧场的人民广场片区也催生了云南路美食一条街的热闹。

但随着城市空间腾笼换鸟、人口迁移,深夜食堂的分布结构改变了。

比如说,文化场馆往往与深夜食堂不在一起。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荟萃了全球顶级的演出剧目,但每当演出散场后,剧迷们想去“撮一顿”,边吃夜宵边释放观剧的情绪和心得时,却发现周边空空荡荡,只好匆匆回家。这样一个本应相聚、交友,碰撞创意和激发活力的契机就此消失。

都市的文博区,其实比商业区更加需要深夜食堂。两者相加,能起到1+1>2的作用,彼此引流,相互补益,营造一个真正有活力、有社交、有生活的文化片区。但目前大多深夜食堂并未有意围绕文博场馆进行布局。

另一个让人纠结的是公交枢纽。如今大多数的枢纽站与商业综合体合二为一,商场出于成本考虑,营业时间一般不会太晚。规模较大的品牌餐饮店,深夜营业的成本很高。如今,深夜食堂的主力军还得靠街边小店。

那么,怎么解决和管理街边店铺的扰民问题呢?北京的尝试是把商户分区,按不同功能、定位,安置到相应区域。简单说,让深夜食堂尽量远离居民区。但做起来并不简单,意味着需要对街区类型做进一步精细研究,对夜生活各种主体场所之间的协调配套想得十分周到。

(具体内容敬请关注本系列报道第四篇)

国际案例

悉尼的《可持续发展的悉尼2030》规划,在繁华的市中心——从达令港、海德公园到中央火车站之间,打造一个24小时营业的片区。这里的商店、餐馆、咖啡馆、小酒吧、音乐和表演场所,经批准后可营业到清晨5点。

把“夜猫子”聚集在市中心,能降低他们对居民的打扰。更长远的是,某些商业场所的营业时间可以错峰调整,减缓潮汐式的钟摆交通。与这项政策配套的是,市中心的地铁将每天运营21个小时。

而在区级中心,对住宅区影响较小的商户,交易时间可延长至凌晨2点。如果是穿过小巷或住宅区才能进出的营业场所,新的延时条例则不适用。

(本版国际案例均选自华高莱斯研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