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组阁失败,以色列难逃第三次大选?

两党有意继续谈判,但持续数月的政治“瘫痪”似乎难见尽头,组阁之路越来越窄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杨瑛/李雪 日期:2019-11-22
■本报记者 杨瑛 李雪

以色列中间党派蓝白党领导人本尼·甘茨11月20日晚宣布组阁失败,并将组阁权交还以色列总统里夫林。这是今年4月和9月以色列两次议会选举以来第三次组阁失败,并有可能导致第三次议会选举。

组阁何以屡谈屡败

甘茨当晚发表电视讲话说,为组建一个“自由联合政府”,他已竭尽全力,但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领导人、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拒绝组建联合政府的所有条件。“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党领导人利伯曼20日也拒绝甘茨或内塔尼亚胡中任何一人出任总理,导致组阁失败。

《纽约时报》评论称,在两次选举和三次组阁失败后,以色列持续数月的政治“瘫痪”似乎看不到尽头。

今年4月,内塔尼亚胡赢得以色列大选,但未能成功组阁。在9月的第二次议会选举中,蓝白党获得33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利库德集团获得32席,但都未获得单独执政所需的过半议席数。以色列总统里夫林再次授命内塔尼亚胡组阁,仍然未果,继而由甘茨组阁。甘茨是以色列近11年来除内塔尼亚胡之外首个获得组阁权的党派领导人。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副主任汪舒明分析,屡次组阁失败缘于以色列政治高度极化,具体表现在三方面:其一,中间势力与右翼势力矛盾。以蓝白党为代表的中间派政党提倡世俗、民主,而内塔尼亚胡为代表的右翼政党则持极端的宗教和民族主义,而且带有反民主倾向,两者无法组建联合政府。其二,宗教势力与世俗势力矛盾。从前两次选举来看,组阁关键政党“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党是世俗右翼政党,其与极端正统派政党在极端正统派青年服兵役、民事婚姻、宗教教育等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导致内塔尼亚胡组阁失败。其三,右翼犹太人与阿拉伯裔之间的族裔矛盾。9月大选中,阿拉伯政党联盟“联合名单”获得13席,并表示愿意支持甘茨。但在“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利库德集团等右翼政党看来,阿拉伯政党是破坏以色列国家安全的“第五纵队”。利伯曼拒绝与阿拉伯政党合作共事,导致甘茨组阁失败。

英国《卫报》指出,组阁过程中的一大争议点在于权力分配。在谁领导新政府、新政府执政思路等核心问题上,双方互不相让。对于反对派领导人甘茨而言,将内塔尼亚胡拉下马是其竞选承诺之一,如果与其分享权力将有损自身公信力。对同样瞄准总理之位的内塔尼亚胡来说,还需顾及联盟内强硬保守派和宗教政党的利益,这些都与甘茨阵营的主张相悖。

汪舒明指出,以色列组阁也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对于在国际舞台上相对孤立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而言,内塔尼亚胡是其最重要的朋友之一,在选举等重要节点,特朗普都会给他送“礼包”。内塔尼亚胡将特朗普的支持作为一大卖点,以获取保守右翼党派的支持。而对特朗普来说,支持内塔尼亚胡深得美国犹太右翼和基督教右翼的欢心,也有助于巩固自己的基本盘。

未来21天将是关键

第三次组阁失败后,决定权将移交以色列议会。依照法律,在甘茨组阁失败后,自11月21日起,以色列议会120名议员中的任何一名议员,只要能在21天内获得至少61名议员的推荐就可获得组阁权。否则,以色列将再次举行议会选举。

不过,多数分析认为,无论对甘茨还是内塔尼亚胡来说,组阁之路都越来越窄。甘茨的一种选择是通过与阿拉伯政党结盟来组建少数派政府,但这一提议遭到对手内塔尼亚胡和右翼政党领袖利伯曼的反对。另一边,内塔尼亚胡组阁需要宗教党派的支持,但甘茨和利伯曼也不予同意。

《华盛顿邮报》评论称,从4月选举至今,利伯曼已经成为组阁“关键人物”。利伯曼自称为世俗权力捍卫者,他曾担任内塔尼亚胡的顾问、防长和外长等高级职位。过去20年里,他的身份一直在内塔尼亚胡“心腹”和“眼中钉”之间摇摆。近期民调显示,利伯曼的优势在其与宗教党派的斗争中扩大。

汪舒明指出,从历史上看,以色列今年的政治僵局前所未有。上世纪70年代末之前,以色列工党优势明显,能凭借一己之力组阁。此后,利库德集团和工党轮换上台。上世纪90年代初,以色列也出现过类似的组阁僵局,最终以组建联合政府收场。然而,近20年来,以色列“大党不大、小党不小”的多轴性分化日益严重,组阁需要靠多党东拼西凑,容易造成如今关键小党手握个位数席位就能左右局面的情况。

《华盛顿邮报》评论称,以色列的政治僵局表明这是一个严重分裂的国家,分裂不仅仅表现为一条断层,而是“像蜘蛛网一样”。在宗教、安全、族裔等问题上,各政党之间存在巨大分歧,且都为己力争影响力。

然而,以色列目前的政治僵局正处于一段令人担忧的时期:以色列与宿敌、地区强国伊朗之间的公开冲突正愈演愈烈。民众越来越担心,在地区紧张局势日益加剧之际,组阁困境可能使政府预算和规划受到影响。

以色列军方最近几周一直忙于打击加沙地带的激进分子和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军事目标。但以色列军方表示,他们需要一个能够进行长期战略规划和预算编制的政府。

另据《纽约时报》报道,再次大选预计将给以色列带来7.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相当于现有预算赤字的三分之一。

也有分析认为,在巨大压力下,组阁不无可能。政治评论员、曾担任内塔尼亚胡工作人员的布辛斯基表示,有人会在压力下做出让步,在12月的某个时候达成妥协,组建政府。

为避免再次选举,内塔尼亚胡和甘茨都表达了继续组阁谈判的意愿。内塔尼亚胡20日向甘茨喊话,“以色列需要民族团结政府”。甘茨则称,未来21天是“以色列民主将经历重大考验的关键21天”。

即便再选格局难变

一些媒体和专家认为,组阁失败意味着以色列或将面临第三次大选。《以色列时报》称,大选可能在明年3月举行。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看来,如此僵局下,再次大选比组阁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他表示,尽管内塔尼亚胡和甘茨都没能顺利组阁,但考虑到其他议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难出现一位既具权威、又能团结其他政党的“黑马”。组阁很大程度上是政党间的博弈,为避免出现无政府状态,可能会再次进行选举。

汪舒明也认为,两大政党联合组阁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在第三次大选前的这段真空期,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值得关注。其一,受以色列司法部对内塔尼亚胡展开刑事调查影响,利库德集团内部可能出现反叛力量,把内塔尼亚胡轰下台。如果内塔尼亚胡遭遇党内危机,大选后两大政党蓝白党与利库德集团有可能组建联合政府,预计将得到里夫林和利伯曼的支持。其二,甘茨领导的蓝白党内部也可能产生分化,蓝白党本身是经多个政党重新组合而成。其三,如果主要政党没有出现结构性内乱,对组阁起关键作用的利伯曼预计仍将扮演“造王者”角色,将左右谁能坐上总理之位。

中国中东学会高级顾问、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表示,即便举行第三次大选,现有格局也难改变,预计蓝白党仍将占据优势,但内塔尼亚胡势力也不会减退,两者差距在2-3席,阿拉伯政党将约占10席,而利伯曼所在的“以色列是我们的家园”党仍将是“关键少数”。

潘光还指出,未来以色列大选不能忽视外部因素。目前美国在巴以矛盾中愈加偏重以方,这对执政的内塔尼亚胡更有利。预计特朗普将采取其他措施继续支持这位铁杆盟友。但同时,如果特朗普过于倾向内塔尼亚胡而在以色列各政党间失衡,也将招致反对派和阿拉伯政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