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金奈漫步畅谈,“习莫会”把脉龙象共舞

据统计已有90家印度公司申请参加下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进博会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廖勤 日期:2019-10-11
■本报记者 廖勤

继去年4月武汉会晤之后,中印领导人即将迎来第二次非正式会晤——金奈之约。今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抵达印度第四大城市金奈,开启为期两天的访问。结束印度之行后,习近平还将到访尼泊尔。

两次都选择非正式会晤,中印领导人为何青睐这一模式?第二次非正式“习莫会”又有哪些精彩看点?

增信释疑聚焦长远

如果说武汉会晤化解了一场长达10周的边界对峙风波,使受挫的中印关系重回正轨,那么,时隔一年半之后的金奈会晤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将对哪些关切作出回应?

按照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的说法,金奈会晤其实是对武汉会晤的一次“回访”。从武汉会晤至今,对中印两国来说,国际形势、中印关系都出现了新的情况和变化。

一方面,中印两国都面临美国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新德里与北京还存在一些分歧。路透社援引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问题专家谢钢(Srikanth Kondapalli)的话称,中印关系目前仍面临不少分歧,既有国内问题,也有地区性问题,稳定关系对两国来说非常重要。莫迪与习近平的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在双边、区域和全球层级上都会释放重大信号。

林民旺指出,现在双方敲定会议日程,发布“官宣”,说明两国对会晤已有非常明确的考虑,即把握好中印关系的大方向,从战略层面看待、加强两国关系,搁置争议,“这显示出中印关系逐步走向成熟”。这次会晤将向中印两国国内和国际社会释放两个清晰信号:一,两国都很重视彼此关系,希望从最高层稳定、发展好两国关系。二,中印有足够的智慧化解分歧,妥处争议。

据中国外交部介绍,在金奈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莫迪总理继续纵论天下大势,把脉龙象共舞,就事关中印关系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深入沟通,为下一阶段中印关系发展确定基调、指明方向,向世界发出中印一致声音,为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提供稳定性、注入正能量。

在林民旺看来,中印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人口还是经济体量都是亿量级国家,这次领导人会晤不仅仅关乎两国关系,势必涉及全球问题和世界格局。所谓“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将包括:未来世界往何处去、当前国际秩序面临的挑战、未来全球秩序的格局、地区安全架构(涉及“印太战略”)、地区经济一体化(磋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习莫会”在形式上依然是非正式会晤。这一在武汉开启的全新沟通模式,正在中印高层交往中扮演引人注目的角色。正如习近平在武汉会晤上所言:“非正式会晤可能是今后我和莫迪总理先生会经常采用的一种交往方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印度研究中心首席顾问教授吴永年指出,非正式会晤侧重指导性、战略性,是一种务虚会。目前中印之间在战略层面尚存不同想法,如果彼此战略模糊,不利于下一步关系发展。因此,两国元首需要通过非正式会晤交流思想,加强战略层面沟通,这也是推动中印两国合作的根本基础。

林民旺认为,非正式会晤机制的最大特点是,双方领导人能在放松的环境下、摆脱技术官僚的束缚,就双方关心的所有问题进行非正式交流,“从这一意义上说,武汉非正式会晤开创了中印领导人沟通的一项重要机制,即最高领导人直接会晤。”

深入交流将超过7小时

去年4月,在武汉东湖之畔,中印两位领导人极目楚天、闲庭信步。今年,在孟加拉湾的海边,“漫步漫谈”一幕还将重演。

从印度媒体披露的行程安排可以发现,对于习近平这次访问,新德里可谓精心设计。

其一,确保两位领导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接触。据《印度时报》称,印度政府尽量安排习近平和莫迪进行更多私人会面。据悉,两人将进行4次会晤并出席多场活动,双方深入交流时间将长达7个多小时,其中单独会晤将超过5个小时。

其二,地点和活动安排凸显中印历史渊源及人文内涵。印度《经济时报》称,这次会晤地点之一选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马马拉普拉姆,这座古城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可追溯至2000年前。印度MINT网站称,莫迪11日将为习近平举行具有当地特色的欢迎仪式。

在11日首轮会晤后,两国领导人将参观马马拉普拉姆的三大名胜古迹:大型浮雕“阿朱那的苦修”、庙宇群及海岸神庙,并在海岸神庙内出席文化活动。莫迪与习近平的私人晚宴也被安排在海岸神庙内举行。

吴永年表示,选址马马拉普拉姆固然是为宣扬印度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同时也是对此前莫迪访华时到访古都西安、湖北省博物馆的一种回馈,显示中印都是文明古国,对世界文明都作出重大贡献。

其三,形式丰富、氛围轻松。11日晚,两人将一同观看文艺演出、共进私人晚宴,还将一起散步。12日,两国领导人将在一个可以俯瞰孟加拉湾的海边度假胜地的草坪上散步聊天。

共同捍卫自由贸易体制

《印度时报》称,经贸、国防、安全和更紧密的人文交往,以及更广阔的全球前景,将成为这次会谈的重点议题。非正式会晤后预计不会发表成果文件,但双方将分别发表声明。

关于经贸议题,双方讨论范围将涵盖双边、地区以及全球层面。

双边层面,两国预计将讨论如何密切经济合作,克服共同面临的经济增长放缓的态势。吴永年表示,在建设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方面,中印合作空间广阔。印度迫切需要中方提供技术和金融支持,改善其落后的基础设施面貌。这次会晤双方可能会签订一些协议。

《海峡时报》称,目前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2017至2018财年,双边贸易额达到897.1亿美元。吴永年透露,印度对下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很感兴趣,目前已有90个印度公司申请参加进博会。

地区层面,谢钢表示,双方在协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上或将取得一些进展。《印度时报》指出,由于下一轮RCEP谈判将于下周举行,中印领导人在谈判前进行会晤意义重大。

全球层面,“(支持)全球化将是马马拉普拉姆(会谈)传递出的一个信息。”谢钢说。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受到挑战,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印具有共同发展的诉求,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

关于国防和安全议题,《印度时报》称,双方将寻求更新和增加一些措施以建立信任,维持边境的“和平与安宁”。预计两国军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举行“手拉手”军事演习,同时可能还会安排新一轮的边界谈判。

《海峡时报》称,除了密切经济关系,两位领导人还将重点讨论管控边界争议。《联合早报》引述分析人士的话称,预计习近平与莫迪将重申双方将努力管控分歧,不让分歧阻碍中印合作大局。

武汉会晤中,双方就“中印+”模式达成共识,即启动第三国伙伴关系的合作倡议。《印度时报》报道,这次双方也会讨论如何推进合作。两国已经开始合作培训阿富汗外交官,未来还将扩大培训范围,将阿富汗其他公务员也纳入其中。总之,“中印+”概念有助将双边关系改善的影响扩大到其他国家。

在人文交往方面,《印度时报》报道,随着2020年将庆祝建交70周年,中印有望建立一个高级别机制,促进人文交流。这可能在两国首脑会后的各自声明中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