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题今重提,美以要签协防条约?

分析认为特朗普此举意在为选情不利的内塔尼亚胡造势,缔约未必对美在中东整体利益有利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廖勤 日期:2019-09-16
■本报记者 廖勤

长年商讨未果的共同防御条约,最近又在美国与以色列这两个盟友之间成为话题。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14日在推特上说,他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通话,讨论了两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的可能性。此举被视为在以色列重新大选前夕为选情不利的内塔尼亚胡造势拉票,但美以会否最终缔约仍是未知数。

商讨几十年一直未果

特朗普在推文中表示,“共同防御条约”将进一步巩固美以之间的巨大联盟。他期待在以色列大选后,在9月晚些时候的联合国大会期间,与内塔尼亚胡继续进行相关讨论。

当天,内塔尼亚胡在接受以色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这一协议将是“历史性的”和“伟大的”,“将给我们几代人带来安全”。

外媒指出,一旦美国与以色列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将意味着如果一方受到攻击或遭遇军事冲突,另一方就必须提供协防。

复旦大学教授、上海美国学会副会长沈丁立认为,美以若缔约,名为共同防御,两国互保,其实还是单边防御,即美国单方面为以色列的安全提供保护,而美国并不指望获得以色列的保护。

美联社称,目前,美国所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多边层面有“北大西洋公约”以及与拉美国家签订的“里约热内卢条约”;双边层面,与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与以色列是最铁杆的盟友,双方军事合作一向水乳交融。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报道,以色列是首批被美国列为“非北约主要盟友”的国家之一。“非北约主要盟友”能享受各种好处,包括慷慨的贷款、优先交付各种军事物资和装备、拥有战争储备物资等。2014年,美国又送给以色列一个新头衔——“重要战略伙伴”。这比“非北约主要盟友”更高一个级别,可以说是为以色列度身定制。美国在以色列的战时储备投入由此也大幅增加,从2亿美元增至18亿美元。特朗普上台后,美以军事关系变得更为紧密。2017年,美国在以色列启动首个永久性军事基地——一处防空设施,主要任务是操作部署于此的X波段雷达,以探测数百公里外的来袭导弹。

但是,两国迄今没有签署过一项全面军事联盟协议。“如果与以色列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将是华盛顿几十年来首次达成这样的协议。最近的一次还是在1960年与日本缔约。”RT称。

以色列《国土报》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讨论这样一项协议,但从未付诸实施。按照美联社的说法,美以过去曾考虑并讨论过签署共同防御条约,但被认为无此必要。

前五角大楼官员迈克尔·马卢夫认为,美以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并非“重要的一步”,因为既有的防御安排已经要求华盛顿在发生战争时保护以色列,无需多此一举。相反,如果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在某种程度上或将增加美国“被卷入我们不想要的冲突”的风险。“即使以色列决定发起进攻,比如说针对伊朗,我们也必须毫不犹豫地支持他们。”

在沈丁立看来,签与不签差别不大,可以说有等于无。因为两国在未签署共同防御条约的情况下,美国事实上已在协防以色列。比如三次中东战争,美国为以色列提供武器、情报甚至“曲线”提供兵员。与其他盟国相比,美国给予以色列的军援和金援都是“超盟国”待遇。签约只是把美以从事实上的同盟变成法律上的同盟,让美国对以色列提供“合法合规”的保护而已。

特朗普送来“强心剂”

既然几十年来都不曾缔结共同防御条约,美以为何在此时突然商讨签约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14日发推文的时机颇为微妙,距以色列9月17日选举仅隔三天,被视为是对一心求胜的内塔尼亚胡给予毫不掩饰的支持。

在马卢夫看来,特朗普决定在以色列大选前几天宣布这一消息并非巧合,这清楚地表明,他试图“传递一个信息,希望内塔尼亚胡连任”。

在今年4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内塔尼亚胡率领利库德集团击败前国防军总参谋长甘茨领导的蓝白党赢得大选,但是之后却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阁。于是,内塔尼亚胡在5月底宣布9月重新大选,而不是授权甘茨尝试组阁。

外界认为这是内塔尼亚胡的一场“豪赌”,但从目前选情看,内塔尼亚胡能否“赌赢”很悬。民调显示,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右翼利库德集团与甘茨领导的中间派蓝白党势均力敌。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还受到一系列腐败指控,这些指控不仅可能将他赶下台,还可能使他面临审判。

“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面临10多年来最激烈的政治考验的几天前,特朗普周六(推文)给他打了一针强心剂。”美联社评论道。

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以色列问题专家潘光表示,内塔尼亚胡能否赢得大选很难说。一是反对派已经联合起来对付他,压倒性优势尽失;二是贪腐缠身。这两点对他都是致命的。所以,内塔尼亚胡希望获得各种助力,“哪怕是放出一条消息,只要对他有利就行”。而与美国讨论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既能顺应右翼呼声进一步加强以美关系,又能迎合以色列人渴望安全的心理,有助内塔尼亚胡在选举中得分。

事实上,随着大选日益临近,内塔尼亚胡没少打“安全牌”。此前与黎巴嫩真主党交火,双方爆发了自2015年1月以来最大规模冲突;之后又扬言赢得大选后将把约旦河西岸的约旦河谷并入以色列版图,展示强硬姿态。

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还不忘拉美国做外援,酝酿打造以美共同防御条约。本月初,《以色列时报》《国土报》等以色列媒体就已先特朗普一步透露这一消息。有评论认为,此举有助于内塔尼亚胡战胜对手,赢得即将举行的大选。

除了给内塔尼亚胡“站台”,沈丁立认为,特朗普本人放出风声也有多重意味。一则显示特朗普以独特的冒险精神来挑战现有国际秩序。二则把自己塑造成美国史上支持以色列的“集大成者”。从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到美驻以大使馆迁址,再到承认戈兰高地是以色列领土,尽管遭到国际社会谴责,但并未引发严重反应,特朗普可能想再“下一步棋”,先放风试探各方反应。三则为竞选连任再下赌注。

即便缔约“祸福难料”

至于美以最终会否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潘光对前景并不看好。从美国方面说,会三思而行。因为与以色列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涉及很多复杂因素,比如如何界定“共同防御”的概念、美国要承担什么责任、如何处理与阿拉伯国家盟友的关系等。美国还担心,一旦签约意味着会被拖入战争。假设巴以或黎以爆发战争,美国就必须与以色列并肩作战,而不能扮演调解人的角色,劝和促谈。总之,签约对美国在中东的整体利益并不利,还不如保持现状、模糊化处理。

从以色列方面看,对于签约计划也并非一片叫好。内塔尼亚胡的批评者对此表示担心,认为将束缚以色列的手脚,影响该国国防的独立性。内塔尼亚胡的主要对手甘茨就抨击与美国签约的想法是一个“严重错误”,这将剥夺以色列的军事自主权。

“即使最终缔约,是福是祸也难说。”沈丁立表示,有可能会带来两种后果,一种是条约对其他国家产生威慑力,让以色列更安全;另一种是一些极端势力看到美国如此偏袒以色列,可能会变本加厉报复美国,导致局势变得更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