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解读临港新片区特殊支持政策,并回答记者提问

举全市之力推动新片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王志彦/杜晨薇 日期:2019-08-31
■本报记者 王志彦 杜晨薇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

将提高政策的落地效率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主任陈寅表示,新片区是上海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在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等重大战略任务中,承担着特殊使命。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研究制定了《若干意见》,聚焦重点加大支持力度,举全市之力推动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建设。

制定出台《若干意见》首先是落实国家战略,侧重本市事权给予支持。为加快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地,在全面实施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基础上,《若干意见》从本市事权出发,在新片区发展急需的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总体方案》一起,构筑起支撑新片区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

其次是坚持“三个优先”,体现特殊支持。原则上重大改革举措优先在新片区试点,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政策优先在新片区适用,符合新片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研发平台、基础设施优先在新片区布局。同时按照“政策从优”原则,今后本市出台的政策,对企业和人才的支持力度优于本政策的,普遍适用于新片区。

第三是聚焦发展重点,体现导向性。《若干意见》着力推进“两集聚一融合”,即强化新片区开放型经济的功能集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新高地;加快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国内外人才集聚,打造创新活力迸发的人才新高地;推动产城融合,不断丰富城市服务功能,打造品质生活新高地。

下一步,上海将提高政策的落地效率。50条政策中约有10条政策需要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比如专项发展资金、税收支持等,相关部门将抓紧研究制定有关实施细则,让企业及时全面享受支持政策,提升企业获得感。

“四个最”打造现代化新城

特殊支持政策出台后,临港将如何打造现代化新城?

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表示,临港在自然资源部的支持下,正按照“对标东京等全球城市建设的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要求,加快编制新片区空间土地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确保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着重打造“四个最”。

一是最开放创新的全球资源配置枢纽。新片区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全力实现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和数据快捷联通。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创新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前沿产业集群。进一步吸引全球技术、资本、人才等高端资源要素汇聚临港新片区,打造高端资源要素跨境自由流动的配置枢纽。

二是最智慧生态的未来城市样板。进一步发挥新片区“拥湖临海”的自然生态优势,加快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活力街区和城市公园建设,打造“江海湖交汇、水田林交融”的绿色、生态、低碳之城。

三是最体现产城融合的新城建设典范。未来临港将吸引更多国内外优质资本和经验进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优化产业与城市空间布局,推动港、城、镇的统筹联动和功能互补,推动产业、人口、城市全面协调发展,实现高端产业与高品质新城的深度融合发展。

四是最宜业宜居的人才集聚高地。新片区的一个重大政策突破就是“人员从业自由”,将在境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工作许可、创新创业以及国内人才落户、购房、培训等方面提供最便利、最周到的服务。“临港将始终张开双臂拥抱各方人才,诚挚欢迎、邀请各个领域的人才到新片区安家落户、安居乐业。”

实施有国际竞争力税收制度

临港新片区将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政策。

据介绍,临港新片区的税收政策将贴近实际需求,充分体现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和吸引高端紧缺人才集聚创业的导向,比如对新片区内符合条件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片区还将借鉴国际经验,充分体现特殊经济功能区的税制设计理念。比如,对境外进入物理围网区内的货物,物理围网区内企业之间进行货物交易和提供服务,均实施特殊的税收政策。又如,对境内建造的船舶,在中国洋山港登记从事国际运输的视同出口,给予出口退税政策。“需要说明的是,相关税制安排具体的实施办法,财政部等国家部委正在制定当中,届时会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