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三国领导人年底会晤,共谋区域稳定发展之道

中日韩外长会时隔3年在京再启动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全 日期:2019-08-20
■本报记者 张全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今将开启为期三天的访华之旅。河野这次来华的一大使命是参加一场久违的重要会议:第九次中日韩外长会。会议将于2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将主持会议,韩国外长康京和、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出席。三方将就筹备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三国合作未来发展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分析人士认为,中日韩外长会时隔3年重启,在当前背景下尤为必要。眼下,日韩关系“政冷经凉”,半岛局势风险犹存,美国特朗普政府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加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为东北亚一体化合作带来逆风。外界期待,三国外长通过此会凝聚共识,为三国领导人年底会晤做好充分准备,也为未来三国关系良性互动做出远景设计,携手筑起抗击逆全球化风潮的“防波堤”。

为领导人会议开好局

此次中日韩外长会是继2016年8月在日本召开第八次会议后首次举行。会议之所以令人瞩目,同这一会晤机制本身的重要地位密切相关。中日韩外长会机制设立于2007年,自诞生伊始,就被视为中日韩合作的重要基础——它的召开往往为三国首脑会晤铺路,因此也被视为中日韩21个部长级会议、70多个对话机制合作架构的核心环节。

今年的会议恰逢中日韩三国合作20周年,具有重要意义。外界认为,本次会议至少有以下几大看点。

第一,如何为今年12月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做铺垫,使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合作得以顺利推进?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刘江永认为,此次会议是在三边关系出现不平衡时召开的重要会议。事实上早在2015年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三方已就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推动早日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问题形成共识。然而,中日韩三国由于历史积怨、领土争议、半岛政策等问题,新旧矛盾不时集中爆发,使三边关系的发展与合作出现不平衡状态,“欲进且退”。这种情况显然不符合三国共同利益,也不利于地区稳定与繁荣,急需扭转不正常的处境。而通过领导人会面,可以发挥别的机制难以替代的高层引领作用,增信释疑,确立三边合作的大方向。

因此,本次会议就筹备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交换意见,意义重大。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自2008年启动以来曾两度停办,去年5月再次恢复后,三方达成将会议机制化的共识。这对于确保三国最高层对话的延续性显然大有助益。而外长会将提供一个良好开局。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高洪认为,此次外长会议可望为三国领导人实现会面、达成进一步重要共识做好准备。希望本次外长会不仅能为各国眼前的矛盾和分歧探寻解决之道,还为将来三国关系良性互动、走向光明做出远景设计。

深化区域各领域合作

第二,三国如何共倡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加强区域合作?

多方评论指出,中日韩三国在20年合作历程中,贸易额从1300亿美元增至7200亿美元,充分证明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是三国最大共同点和公约数。正是因为从东北亚长期互利合作中尝到甜头,在本月初举行的第20届东盟与中日韩外长会上,各方一致同意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坚持开放包容理念,并提出争取年内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外媒述评,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反对自由贸易的情绪日益高涨之际,中国政府将与日韩签署贸易协定视为其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多元化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方一致发声:推动建立“中日韩+X”合作机制,发展和整合地区经济并联合拓展第四方。在观察人士看来,中日韩中间产品贸易占比高,说明三国之间有很紧密的生产链关系。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中日韩同步改革的深化,三国的技术和制度创新齐头并进,在新技术新产业领域合作潜力更加巨大。

能否实现“劝和促谈”

第三,刚刚在曼谷尴尬碰面的日韩外长,能否借此会释放和解信号?中方作为中日韩合作主席国又将表现出何种影响力?

外媒称,中日韩外长会恰逢日韩关系陷入1965年建交以来的最低潮。7月早些时候,日本开始限制向韩国出口高技术材料,并通过修订案将韩国移出可以在出口管理方面享受优待的“白名单”。韩国也以牙还牙,于本月12日决定把日本踢出“白名单”,预计9月生效。

不过,在双方你来我往的争斗中,韩国政府保持着开放态度。上周四,韩国总统文在寅在讲话中放缓了最近对日本的严厉语气,说如果日本选择对话与合作,首尔很乐意与东京携手合作。路透社称,考虑到文在寅的新表态,预期康京和、河野太郎会在会谈期间进行会晤。

高洪认为,韩日矛盾无疑是此次会议上值得关注的问题。美国首鼠两端,摆出调解矛盾的姿态,却不愿出钱出力,甚至要在调停过程中向对方“讨钱”。说到底,美国还是存在一己私心。“有鉴于此,国际舆论纷纷表示,既然在政治安全层面,美国无力调解韩日矛盾,那么在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层面,中方能不能为改善两国关系、稳定地区局势发挥积极引领作用?我个人认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应该有所作为。至于如何作为,需要三方再谈,这恰恰是三国外长需要协商的问题。客观地讲,日韩也希望有个缓冲地带,让负责任、有智慧的国家来协调它们之间的问题。”

刘江永认为,韩日争执对双方造成冲击,也成为近期制约中日韩合作的瓶颈。对日本而言,加大对韩贸易管制令它付出双重代价:一是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受到损害;二是经济损失,包括旅游业受到殃及,与韩国生产链挂钩的日企受到伤害,等等。对韩国而言,损失也是巨大的。“由此可见,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至于中国在此次会议中能否对日韩发挥影响力,刘江永认为,中国在相继改善对韩、对日关系后,作为中日韩合作主席国,发挥劝和促谈作用明显上升。但如果韩日之间心存芥蒂,很勉强才愿接触一下,终究无用。“现在就要看中国能否通过外长会,为日韩领导人年底的接触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气氛。至少不要出现像G20大阪峰会时日本明确说不愿与韩方会面的情况。”

刘江永表示,中国不会像某些国家一样,趁火打劫,而会贯彻“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诚心实意地推进东北亚合作,鼓励和支持各方通过理性对话妥善处理矛盾分歧。

日本政要“扎堆”来华

高洪注意到,除河野太郎访华以外,8月还有许多日本政要纷纷开启中国行。其中包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将于17日至21日因文化交流访华;“日中新一代交流委员会”将于18日至22日访问北京和福建省;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将于26日至30日访华;前防卫相稻田朋美与5名自民党女议员将访问北京等地,等等。

高洪认为,日本政要“扎堆”来华,一方面是继续巩固升温的中日关系,为明年习主席可能访日做准备;另一方面可能也有对韩外交、多边外交上的考虑。“未来中日韩三国各层级的接触交往中,中国都将扮演主导角色。日本政要与中国事前沟通,也是在多边范围谋篇布局,在显示对华友好的同时展示自己的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