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懂,还要选择英语专业吗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王欣 日期:2019-07-04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常务副院长 王欣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技能型教育为主,主要目的是掌握语言的交际功能,是一种语言训练而非语言教育。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全民英语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参加了托福考试、中高级口译考试,这给大学的英语专业教育提出了挑战,也让不少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产生疑问:我的英语基础已经很不错了,现在人工智能的翻译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学还要选择英语专业吗?

英语专业不只是学英语

在“人人会讲英语”的时代,很多人会误将英语专业教育等同于英语语言学习。殊不知,语言学习只是英语教育的一部分。

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为人文学科,其专业内涵非常丰富,包括语言、文学、文化、翻译以及国别与区域,语言能力的培养只是专业教育的基础,给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能够进入到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学与文化。不仅如此,英语专业还有其时代使命与文化担当,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为例,学生的认可度高。英语专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课程体系,除了核心课程,还拥有近70门专业方向选修课,学生不仅要“会语言”,还要“通国家、精领域”。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更有个人的成长。根据第三方机构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英语专业毕业生令用人单位最为满意的能力包括卓越的外语能力、出众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出色的沟通能力、突出的学习研究能力以及团队精神、敬业精神。

50%左右学生选择继续深造

近年来,随着英语专业教育理念的探索与实践,对于专业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都有了新的认识,英语专业就业出现新的趋向。上外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中,每年会有50%左右的学生选择到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习的专业不仅限于语言文学类,还包括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体现出多元的知识结构与开阔的学术视野。

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主要的就业去向为国家部委(如外交部、新华社、外经贸委)、市政府机构(如市外事办、市外经贸委)、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出版单位、教育培训机构等。相对其他专业,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路径较宽,职业发展潜力很大。

人工智能时代,是否会对英语专业学生造成冲击?某种程度上会有冲击。不过,要担心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找不到工作,还为时过早。事实上,人工智能时代为英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上外英语学院就前瞻性地在本科阶段开设了“翻译与技术”课程,应对挑战,面向未来。此外,“人工智能”中依然有一个“人”在,在要求有创造性、艺术性、严谨性的翻译领域,比如文学翻译、外交外事翻译以及法律翻译等领域,是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

人文英语教育如盐溶于水

有志于选择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高校间英语专业的差异性,综合类高校、师范类高校、理工类高校以及外语类高校等,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在新文科的时代背景下,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学校的学科资源与优势,实现跨专业学习与发展。

英语学习普及化,但是真正高端的英语专业人才却不多,正所谓“小才拥挤,大才难觅”。因此如何拓展专业内涵,并在专业性上做到卓越,即语言能力精湛,专业功底扎实,人文学养深厚,国际视野开阔,中西文化融通,这才是回归人文学科属性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实现的目标。朱光潜在《谈文学》中论及“道”时说,“哲学科学所谈的是‘道’,文艺所谈的仍然是‘道’,所不同者哲学科学的道是抽象的,是从人生世相中抽绎出来的,好比从盐水中所提出来的盐;文艺的道是具体的,是含蕴在人生世相中的,好比盐溶于水,饮者知咸,却不辨何者为盐,何者为水。”人文化的英语专业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它润物细无声,就像在水里加了盐,喝下去是咸的,却不会分辨出何者为盐,何者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