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因为这座城市情怀满溢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第75届文化讲坛上,嘉宾讲述上海情缘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曹静 日期:2019-05-08
■本报记者 曹静

昨天,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和知名演员马伊琍,汇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第75届文化讲坛。联结这四位年龄不同、行业各异的嘉宾的,是同一座城市——上海,更是同一种情感——对上海的爱。

爱要大声说出来。正如嘉宾主持陈蓉所言:“我们对这座城市的爱也要大声说出来,给这座城市听到,更给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听见。我们有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情感,上海才会更加蓬勃发展,生生不息。”

开放始终是上海发展的最大动力

70年前,当上海刚解放,葛剑雄还是浙江湖州的一个4岁孩子。真正“见到”上海,是1956年到上海读中学。“我拿了转学证书到区教育局,他们说了一句话:‘你要考试,通过了马上给你转学。’”当时,上海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很容易进来”。到了上海,葛剑雄才逐渐明白在家乡仰望上海的原因:“我领到一张学生证,就可以到上海图书馆看书。简直不敢相信,这么多的书我可以自由地借阅。”

上海的资源和机会比葛剑雄想象的还要多。即便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参加高考,这座城市仍然为他提供了机遇。葛剑雄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文革结束后又通过了研究生招生考试,成为谭其骧先生的弟子。谈及往事时,他说:“要感谢这座城市,即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有比其他城市更多的机遇。”

作为这座城市的移民,葛剑雄对上海的开放精神格外有感触:“开放始终是上海发展的最大动力。我们要吸引全球人才,让这些人把上海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有一种归属感。人们来到上海,是因为上海有这样的魅力,让他们在上海扎根。”

速度背后,是上海人的践行力度

“我是在娘肚子里面听到解放上海的欢呼声的。”昨天,踏上讲坛的俞立中这样介绍自己。

1969年,俞立中到黑龙江插队。对故乡的思念、对前途的迷惘时刻折磨着他,直到恢复高考才考回上海。回想往事,俞立中除了感慨曲折,更感慨当年同为知青的不同命运:“我们看到这座城市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和发展,也不应忘记发展过程中这一代人的付出。”

1990年,俞立中留学归国,正赶上上海发展的历史机遇。“当时我们和有关部门一起梳理、规划上海整个城市建设的地理信息。当一栋栋大楼,一条条商业街规划出来时,我十分吃惊:这能实现吗?”亲眼目睹了蓝图变地图后,俞立中无法掩饰自己的激动与自豪:“在智慧的上海人面前,什么奇迹都会发生。”

如今,身为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的俞立中,常常对学校的外国学生说:你们现在所在的地方,30年前还是一片农田;你们周围的一切,如果追溯历史,不会超过30年。上海速度的背后,更是上海人的鲜明态度和践行力度。

今天所有成就都因这些普通人

1973年,陈戌源听着《海港》踏进了海港,成为一名码头工人。“那个时候,作为海港工人感觉很伟大。”这种自豪感一直延续了近半个世纪。如今的上海港,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陈戌源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港结构调整,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之间的港区全部迁出,上海港从黄浦江到长江边的关键一步,其背后是1.8万名转岗工人的无私奉献。

回首在上海港工作的46年,最让陈戌源感动的,始终是上海港的普通员工:“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三班作业,一年365天,全年无休。有一个员工每星期只回家一次,一天24小时都在码头上,每天在现场大概要走15公里,十几年如一日。大家说他是‘洋山铁人’,其实这样的员工非常多。我们今天所有的成就都是因为这些普通人。”

无论身在何处,上海的好永难忘

尽管已经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角色,尽管曾有16年时间不在上海居住,但演员马伊琍仍然脱不了上海姑娘的底色。她的身上,看得见上海这座城市给予她的滋养。

在那些在或不在上海的日子里,马伊琍写下了212条关于上海的微博。“是什么东西让我对上海这座城市如此念念不忘?”这是她的自问,也是许多人内心的自问。

在昨天的文化讲坛上,马伊琍用细腻的感性回忆上海的点滴,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许多个回答:是武康路、复兴路一带特意留着一整条街的落叶不去清扫,铺天盖地的金黄;是那些年上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承载过往岁月、散发家的温馨的樟木箱;是街边找一家饮食店,叫一碗小馄饨,就着一碗焦底锅贴;是马路一隅上海爷叔们就着昏黄灯光打牌的平淡知足;是站在每一个路口,脸色黑红,默默无闻依然兢兢业业的交通协管员……

“上海,历来不就是一座情怀满溢的城市吗?”马伊琍说:“我的职业让我行走天涯,但无论我身在何处,我心里上海的好,永难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