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建设市民驿站高标准深拓展广覆盖,打造全国基层社区服务品牌

把这里当做“家”,老开心额!

今后三年每年虹口市民驿站服务人次将增加120万以上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周楠 日期:2019-01-21
开栏的话

新春佳节临近,申城尽显春意。即将作别的戊戌狗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上海,改革开放40年的钟声回响在浦江两岸,首届进博会的盛况仿佛还在昨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交给这座城市新的重大任务,落在每个人的心头,催人奋进、砥砺前行。这一年的全国,迈进了新时代,也有许多新亮点,有很多新气象。从今天起,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记者将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记录故事、捕捉细节,传递来自每一个细微处的温度,折射新时代凝聚的力量。

■本报记者 周楠

1月19日中午11时半,75岁的陈爱玲照例走进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的食堂,点了红烧肉、花菜、米饭,付了11元。“我一个人住,走到市民驿站不过五六分钟,每天一日三餐都在这里解决了。”陈阿姨说,“这里的菜每天翻花样,平时吃好就到市民驿站二楼去白相,打乒乓、做手工,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像陈阿姨这样把市民驿站当做“家”的老人,在虹口已不是少数。虹口区从2015年下半年便开始布局市民驿站,截至去年8月,全区35个市民驿站全部建设完毕,构建起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网格管理圈和党建活力圈。

去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总书记说,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市民驿站作为基层社区的一个重要“站点”,如何更好地服务百姓?记者日前去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采访,看见有好几位老人前来办理长护险受理、医保报销等,还有一位阿姨在养老顾问的指导下,为自己90岁的老母亲办理了牛奶补贴,连声说:“多亏你们提醒,还不知道有这个福利!” 下转◆7版

(上接第1版)在市民驿站一楼综合接待大厅,前台设有为老服务接待、社区事务延伸服务点、党群服务三大窗口。为老服务接待窗口,平日络绎不绝,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业务办理、政策咨询、服务介绍等,也是上海市首批养老顾问点之一。

在二楼托老所,暖意融融。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慰问的86岁独居老人王永年告诉记者,“现在我有了好多老伙伴,每天活动特别丰富。上午过来日常身体检查、做手指操等,中午吃上一顿好吃的,下午有烘焙、书法、下棋等各种活动,老开心额!”托老所的不远处,是针对1到6岁儿童的亲子园,不仅有绘本阅览,还有主题故事会和手工制作课程。每周七天开放,举办阅读活动四场,微信预约场场爆满,已举办300余场故事会。嘉兴路街道副主任李绮说:“最近有一位志愿者妈妈联系我们,说有好几个孩子学了吹笛子,想约个时间演奏给老人们听!让市民驿站内外资源有效联动,正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日前,嘉兴路街道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引导各类社区团队,组织居民参与到常青藤、品墨轩、创艺坊、科技驿站等品牌服务项目中,月均举办活动170场,手工缝纫、绿植栽培、健康养生、好书推荐等沙龙应有尽有。嘉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白爱军表示,市民驿站正进一步对接老百姓需求,在便民利民上进一步下功夫。当场办结项目已从目前的38项拓展到50项,之后还会进一步提高;增加市民活动的项目和内容,从垃圾分类宣传、中医养生、心理咨询讲座到音乐鉴赏、插花、茶艺讲座等。

记者了解到,虹口区日前已出台了《虹口区关于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五个三年行动计划。根据计划,市民驿站要达到高标准、深拓展、广覆盖,全力打造成全国基层社区服务品牌。经过三年努力,虹口区将建成8个示范性和12个标志性市民驿站,市民驿站受理项目当场办结项目要达到90%以上,助(就)餐点增加至100个,市民驿站将全年无休,参与服务单位从目前的366家增加到1000家左右。今后三年每年市民驿站服务人次增加120万以上;志愿者参与服务的人数年均增加1000名以上,2021年达到7000名以上。

此外,到2021年,虹口区将实现养老床位8000张,养老管家队伍人数将达500人,全面满足“走得出家门”和“走不出家门”老人的需求,并实现线上线下互通联动、全人群覆盖、全过程管理、全天候响应的智能化养老服务系统,满足养老服务消费者的多元化养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