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看不清
忘记密码?
模糊搜索
作者搜索
标题搜索
正文搜索
摘要搜索
查看新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要闻
时政要闻
政情
观见
伴公汀
@康平路
上海一周
直通200号
公务员论坛
港澳台
法治
时评
十二公民
反腐记
军事前哨
北京来信
财经
市场解码
财经连线
公共空间
产业观察
金融区块链
创客驿站
上海老字号
区情
区势微头条
前沿风
浦江眼
上海屋檐下
郊野笔记
城事
创新之城
教育在线
医声医事
运动+
任我行
海上医聊
微观上海
海外惊奇
中产话题
文化
海上记忆
文化观澜
文艺清单
朝花时文
徐芳访谈
上书房
非虚构
着调青年
天下
早读
世界观
舆情
原点
上观访谈
思想汇
上观学习
华东局
纵深
互联网观察
时政纵览
民声
民情12345
人民建议
问答
上海辟谣平台
视觉
大视界
见识录
图数图说
艺术范
活动
论坛
公益
扫描新街镇
迪士尼朋友圈
企示录
一起来
读者俱乐部
微信排行榜
专题
直播
电子报
解放日报
文汇报
新民晚报
上海日报
新闻晨报
上海法治报
社区晨报
东方体育日报
文学报
浦东时报
新民周刊
上海宣传通讯
我的位置:
首页
>
名家专栏
>
高渊
高渊
高渊简介
高渊:解放日报特聘首席记者、高级编辑。
他近期发表的作品
【高访】钱永刚:父亲钱学森的最后22年
【“两弹一星”元勋追忆系列①】倡议组建国家总体设计部,建议大幅缩短学制,服用超大剂量维生素,拒公开回应“亩产万斤”旧作……钱学森鲜为人知的最后22年。
2019-09-17 06:27:08
【高访】胡歌:37年,一个男人的成长
内向的小胖子、大学时短暂的退学、13年前的车祸、数月前离去的妈妈……胡歌细述37年人生经历与感悟。
2019-08-09 06:31:59
【高访】林毅夫十三章:我来大陆这40年
40年前,林正义连长从金门游到厦门上岸。40年后,在北京大学朗润园中,林毅夫教授跟我聊过去的40年,也聊当下与未来。
2019-04-22 09:28:45
【高访】张浚生的最后访谈:此生牵挂是浙大(附视频)
这是张浚生去世前两个月的一次深入访谈,也很可能是这位老者接受的最后一次媒体专访。今天是2018年9月15日,是新浙江大学成立20周年的日子,我整理发表此文,向这位和蔼博学、担当睿智的长者致敬!
2018-09-15 06:30:43
【高访】吴启迪:生命、同济和江上舟
虽然九死一生,但我还是很乐观,别人都说我坚强。其实,我当时精神状态是比较亢奋的,因为满脑子想的都是同济还没进入“985工程”。
2018-03-16 06:30:50
【高访】郑永年:我和别人眼中的郑永年,可能是两个人
这些年来,常有人批评我,说我是不是在投机?我对人家怎么说我,都觉得跟我没关系。其实,很多人所理解的郑永年,和我自己所认为的郑永年可能是两个人。
2017-11-17 06:44:25
南京需要一个标签?申报“世界文学之都”只是“小目标”
在“千城一面”的格局中,多一点个性化的独特气质。
2017-11-02 11:35:59
【高访】王赓武:毫无疑问,中国正经历历史上第四次崛起
目前中国的改革动力,完全可以和2000多年前秦第一次统一中国的爆发力相提并论。今天的中国还让人想起7世纪时中国的复兴。中国的关键是要统一,一旦分裂肯定是最弱的时期。
2017-09-18 06:00:26
【高访】陈佳洱:我当北大校长那些年
1998年5月,陈佳洱任北大校长时,在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中央提出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近20年过去了,我们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2017-08-17 06:01:24
【高访】第二任复关谈判代表佟志广去世,他曾说入世好比一场大雨,会淹掉一些低洼地
7月24日23时58分,中国第二任复关谈判首席代表佟志广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84岁。去年,我做“入世15周年系列访谈”时,曾访历任中国复关入世首席谈判代表。佟志广虽因病多次推迟,但他始终惦记此事,去年12月份在家中接受了我的采访,也可能是他接受的最后一次采访。今发此文,以纪念这位中国复关入世的先行者。
2017-07-28 06:01:0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名家简介
高渊
高渊:解放日报特聘首席记者、高级编辑。
发表文章
再见,2020 | 我们切莫辜负了这一年
【高访之“大师的背影”】钱锺书:被神化与被低估的
【高访】王新奎:下一个30年,浦东要承担新的历史任务
【高访】郑永年:浦东要思考的,是如何抓住第二波全球化机遇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