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周时间,这些孩子能创作出怎样的音乐?

文化观澜 2017-07-06 09:30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桐
“当灵感在他们的头脑里乍现,就鼓励他们用音符把它写下来。当他们遇到技巧上的困难,我们就帮助他们。”

7月4日晚,在上海夏季音乐节的舞台上,纽约爱乐乐团的职业演奏家门演绎了两个孩子的作品:11岁的西非少年伊赛·拉比乌《生命是一种节奏》,以及15岁的中国女孩冯书雅的作品《玛尼石回忆录》。与此同时,10个孩子参加纽约爱乐乐团带来的“小作曲家工作坊”,他们当中最小的10岁,最大的17岁。经过一周的工作坊,每个孩子都将上交一部重奏作品,在7月8日晚的音乐会上由上海交响乐团的职业演奏家们演绎。“小作曲家工作坊”创始人、低音提琴演奏家乔恩·迪克(Jon Deak)说:“许多孩子都是潜在的艺术家,他们的音乐常常给成年人带来启发。”

 

纽约爱乐乐团的乐手为小作曲家介绍乐器的特性

 

帮助孩子表达内心的音乐

 

“小作曲家项目”创办于1995年。乔恩·迪克说,创办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孩子们的音乐到底是什么样的?他希望能帮助孩子们将自己内心的音乐表达出来。7天的时间,乔恩为孩子们设置了一系列独特的课程。

 

创始人Jon Deak以他独特的方式,为10位小作曲家设置了一期与众不同的作曲课程

 

工作坊最开始的自我介绍环节,乔恩让每个孩子用一个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名字,其他人再重复一次他的动作。7月5日下午的热身游戏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他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圈,一起用手拍出一个固定的节奏型,轮到每个孩子,都要加入一个自己发明的节奏型。如此重复叠加,便形成一个集体创作。

 

“学作曲到底是在学什么?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小作曲家工作坊”导师之一、上海音乐学院的居文沛老师说。在她看来,这样的工作坊最大的意义就是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和创造力。“当灵感在他们的头脑里乍现,就鼓励他们用音符把它写下来。当他们遇到技巧上的困难,我们就帮助他们。”

 

迄今为止,“小作曲家项目”已经去过许多国家。“芬兰让我印象深刻,虽然那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但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高。而在委内瑞拉,你能看到音乐如何改变孩子们的命运。你把一把小提琴给一位少年犯,他便能成为一个合法公民。”提到中国的孩子,迪克说,他们有些害羞,但他们其实有很强的创作欲望和创造力,他们会把丰富的内心世界呈现在音符里。”

小作曲家在创作

 

让孩子们用音乐的方式思考

 

伊赛·拉比乌说,他的作品《生命是一种节奏》是他寄给尼日利亚的一张“明信片”。他的音乐里呈现了非洲大地万事万物的节奏。而冯书雅的《玛尼石回忆录》则来自于她去年夏天在西藏的一次旅行。诵经的老人、高远的蓝天、被射杀的藏羚羊,都给她带来强烈的冲击和思考。

 

11岁的西非少年伊赛·拉比乌和15岁的中国女孩冯书雅的作品被纽约爱乐乐团演绎。 赵齐 摄
 

冯书雅的作曲老师居文沛说,她激发孩子们创作的方式,就是让他们自由地玩耍、自由地浸淫在哲学、文学和戏剧之中,去发现和思考。

 

去年来参加过“小作曲家工作坊”的男孩张乐扬又来了,成为唯一一个连续两年参加“小作曲家工作坊”的学员。张乐扬的理想是汽车制造或人工智能,音乐只是为了换一种方式思考。他是南模交响乐团的圆号首席,去年在“小作曲家工作坊”的作品叫做《疯狂的圆号》。那部作品是他送给自己的礼物,因为他想要“吹点不一样的”。今年的工作坊才进行到第四天,张乐扬的新作《Cheer up》只差一个小节就要完成了。“有一段旋律进入我的脑海,我觉得还不错,就用上了,整首曲子只有这一段旋律,不断地变化。”

 

课堂上,不但能做游戏、画画,还可以畅所欲言

 

乔恩说:“不要低估孩子们的创造力。一个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孩子,也可以自由地玩乐器,唱歌。‘小作曲家’项目只是为孩子创造了一个环境,让他们发现自己成为作曲家的可能。”

 


本文图片:蒋迪雯 摄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scljf@163.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