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郭齐家:《大学》并非讲高校,为什么今天的大学生仍要读一读

思想汇 2017-04-15 06:5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小佳
《大学》不仅仅是中华传统经典中很值得读的一部经典,也是学习儒家思想和文化的入门之作。读儒家经典的顺序,为先《大学》、后《论语》、《孟子》,沿着这样的顺序方可入门、升堂、入室。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读《孟子》使我终生受益。”这位大科学家为何会这样说呢?老清华男生宿舍有“明斋”、“新斋”、“善斋”三斋,这三个名称的出处何在?背后又反映出大学怎样的精神和追求呢?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全文发布。《意见》指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些都指向了一个要求,就是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自觉以及自信。

 

近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齐家在上海杉达学院“中国智慧与修身成人”系列讲座中进行首场演讲。他向大学生讲解“《大学》之道及其价值传承”,通过经典研读,带领大学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世界。

 

 

《大学》是学习儒家思想的入门之作

 

 

郭齐家曾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教育领域的思想研究颇多。他表示,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文化经典则是对某个文化传统而言的最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例如,中华文化经典有儒家的四书、五经、十三经,道家的《老子》、《庄子》,兵家的《孙子兵法》,等等;西方文化经典有《荷马史诗》、《柏拉图对话集》、《莎士比亚戏剧集》等;印度文化经典有《瑜伽经》等。对话经典,是今天人们尤其是大学生了解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郭齐家认为,学习中华传统经典的一个重要意义,是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和精髓,树立文化自信。与此同时,读经典也与现在教育领域中主张的通识教育密切相关。通识教育的根本,是追问在任何时代、任何变迁下最基本、最不会变的东西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可以训练出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包括对伦理问题、人生问题的看法等。而今天通识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要让我们的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性根基中。

 

 

郭齐家认为,《大学》不仅仅是中华传统经典中很值得读的一部经典,也是学习儒家思想和文化的入门之作。读儒家经典的顺序,为先《大学》、后《论语》、《孟子》,沿着这样的顺序方可入门、升堂、入室。正如朱熹根据程颐观点提出的,读书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郭齐家介绍,《大学》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朱熹将其单列成“四书”之一。从内容上看,《大学》是一篇极为珍贵的古代教育哲学论文。《大学》体大思精,以人为根本,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大学》的哲理福国利民,是人成就功业、立身行道的指南。

 

 

《大学》讲述的并非高校而是“大人之学”

 

 

郭齐家表示,这里的大学并非指今天的高等院校,而是指大人之学,即个人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中的第一句话。其大意是指,大人之学的纲领在于阐明光明的德性,在于亲爱人民,在于达到至善的境界。这三个“在”层层递进,被称为大学之道的“三纲”。而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称为大学之道的“八目”。“八目”指的是为了达到“三纲”而设计的八项条目功夫,或者说八个进修阶梯。按照朱熹的解释,《大学》分“经一章”与“传十章”。所谓“经一章”是全文总纲,而“传”是对“经”的解释。

 

 

郭齐家表示,所谓“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指不断地彰明人自己内在的光明的德行,培养高尚的道德。“明德”即“善端”“善性”。“善端”如星星之火,泉源细流,如欲“善端”培养成“善性”,必须“扩而充之”,同时还要谨防腐浊的玷污。“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就是要阐明、彰显、发扬光大,这正是修己、内圣之道。

 

 

所谓“亲民”,是指亲和百姓,以百姓的好恶为好恶,爱护民众,这也是儒家“德治”、“仁政”思想的来源。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是一种亲民的思想。程颐、朱熹解“亲民”为“新民”,即除旧布新、洗汰旧的不良习惯,刷新自我、革新人民的精神面貌。其实这两种解释并不矛盾,都是中华文化的一贯思想,也是先圣先贤的理想追求之一。要“新民”,必先“亲民”,“亲民”的目的是为了“新民”,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亲民”者,才能使民“新”。所以,“亲民”正是安人、外王之道。

 

 

所谓“止于至善”,则是指追求最高、最完美的意境,保持尽善尽美的境界。修己、安人二者结合,内圣、外王二者统一,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而一旦达此目标,就要恪守这一目标而不移。“止于至善”是一种至高境界,最先达到者应是先知先觉者,应是管理者、带头人。所以说,大学之道是大人、君子之学,至善是中国文化中修养的最高境界。至善的境界虽不能轻易达到,但有达到的可能,君子仁人应有达到的希望。以上这三点,即《大学》之纲。而老清华男生宿舍“明斋”、“新斋”、“善斋”的出处,其实也正是此。

 

 

《大学》的时代意义

 

 

除了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之外,《大学》中优秀思想的传播对于今天个体修养提升、社会道德建设乃至国家进步,有重要的价值。

 

 

郭齐家表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结构、法律秩序、教育水平和伦理体系以及道德观念的配合。目前,我们推进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构与之相适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秩序和伦理体系、道德价值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而市场经济也好,道德建设也好,都不是彼此孤立的。现代经济条件与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机制、法律结构、教育程度,即经济、政治、法律、教育的制度、方式和水平,与道德的建构是密切相关的。今天的道德应该是经济生活自身的要求与觉悟。要把人性中的善良、崇高的方面扩充起来,对人性中的丑恶、卑劣的方面加以抑制,仅仅靠道德意识、原则、规范和伦理生活秩序本身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赖于上述客观基础、条件和各方面、各要素的配合。反过来,新时代的道德伦理,又能够促进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促进社会公德的健康确立,促进社会公正,促进生活理想的实现。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新的道德伦理生活对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制秩序、科学与人文教育水平的提升,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在此过程中,人的教养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大学》讲授的是做大人与君子的道理,这对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心中之德,并使之汇聚为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继而通过大德的力量促使国家进步,都有重要价值。其时代意义也正是在此得以体现。

 

 

(栏目主编:王珍,编辑:李小佳,邮箱:shhgcsxh@163.com )图片来源:主办方杉达学院提供 图片编辑:朱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