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街道“摸底”84个改造点,老旧小区变身时尚现代空间

上海屋檐下 2016-10-22 12:20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石泉街道3.53平方公里土地,街道与专业设计团队一寸一寸地进行梳理,形成了上海第一个由街道出台的系统的城市更新导则。

 

社区微更新,对设计师吴怀国来说就像是一场带着镣铐的舞蹈:在老社区固有结构的有限空间里,利用本土的素材,加入创意,给出科学巧妙、兼顾人性需求又传递当地价值的方案。

 

“改造前,根本想象不到以后是什么样子,改造后,看着破败的社区焕然一新,这种感觉会让人上瘾。”正是因为这种“上瘾”,从一个小区水泵房的改造开始,到辐射周边几个小区的中心广场,延伸到小区以外的公共道路。

 

社区微更新可以做到什么地步?位于上海普陀区的石泉路街道与上海骏地建筑设计公司的团队一起,对整个街道84个居民小区进行了一次“摸底”,梳理出36个可改造的街道项目和28个可改造的开放空间项目,并形成一个《石泉街道城市更新设计导则》和一个五年的持续改造规划。

 


从一个水泵房开始


 

普陀区石泉路49弄小区内有个水泵房,过去是用来抽取污水并泵送到其他地方。如今水泵房已废弃多年,大功率的水泵机已被拆走,留下了三个方形的大“黑洞”。“黑洞”与地下河流连通,地下室有十米深,形成一个密闭的大臭水沟,常年滋生蚊蝇和恶臭,还会产生沼气。咫尺之外生活的居民怨声载道,水泵房变成小区里一个无人敢进的阴森小黑屋。

 

水泵房旧貌。

 

改造前水泵房的三个“黑洞”。

 

“虽然水泵房存在的问题较多,但我一看这个房子就知道是个改造的宝贝。” 吴怀国还记得去年来到水泵房的情景,“房子不大,但有近六米的挑空空间,门前有两棵漂亮的香樟树,房子的体量非常有力、简洁,还留有工业化的使用痕迹。”在设计师看来,这是一个埋在土里的“宝贝”。“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告诉我们,必须让它放射出它本身的光彩,重新发挥价值。” 

 

改造后的水泵房。

 

如今,水泵房已经变成石泉路街道的网格化中心。走进中心内部,带落地窗的办公室简洁明亮,两层变三层的复式结构布局精巧,木质的楼梯错落有致。网格化中心的大屏幕闪动,显示着街道各个街区的监控画面,工作人员实时监控并处理12345投诉。二楼露台延伸到香樟树的林荫下,雨季的时候会出现落英缤纷的景象。置身其中,让人很难将过去阴森的水泵房与眼前这个充满现代感的建筑联系在一起。

 

网格中心一层,三个“黑洞”已被清理并铺上玻璃。

 

室内两层被改成三层复式,一楼室内的楼梯连接二楼网格化办公室。

 

二楼办公室外的小花园长廊。

 

办公区旁边设有一个带有玻璃天顶的公共空间,平时供工作人员休憩和商讨事务。今年4月,一场设计师沙龙在这里举行,邀请了来自上海市规土局的主管人员和同济大学的建筑专家,一起对街道空间改造展开研讨:如何把改造的触角伸向社区内更广阔的空间。

 

夜幕降临的网格中心,透着现代设计感的建筑风格。

 

“最开始是因为街道需要建设网络信息化中心,在办公空间紧缺的情况下,注意到了街道里边已经废弃了几年的水泵房。” 石泉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然而在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是城市更新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于是就有了第二个项目。”

 

 


50次调研获取方案


 

管弄一村小区有一个中心广场,是周边三个小区里最大的一片公共活动场地,能辐射居民两万,承载着重要的公共活动功能。然而这里的老居民都知道广场过去的凋敝:“以前这里就一个小亭子,零零星星的几个石凳,冬冷夏热,广场上常年积水。大家宁愿在自家门口搬个凳子坐也不愿来这里,广场总是空荡荡的。”

 

管弄一村中心广场原貌。

 

近日记者走访管弄一村,发现中心广场每天早上和傍晚都聚满了人气。小孩子在崭新的塑胶地儿童活动区里奔跑,叔叔阿姨在波浪型的长椅上,三三两两的坐着聊天。这种转变,来自设计团队三个月以来50多次的前期实地调研和后期建设。

 

项目组向小区发放了500份问卷。

 

改造完成的中心广场全貌。

 

传统的社区改造流程是线性的,设计师实地考察后设计好方案,然后实施建设。而石泉社区的改造采用的是调研、分析、设计方案、反馈和实施的过程。改造前,吴怀国的团队先后50多次走进这个老社区进行调研,发放了500份问卷。团队发现,老旧的小区与居民现代化的需求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房子都是90年代建的,在此居住的居民年龄偏大,但我们调查发现,他们对于具有现代感的公共空间有较高的需求。”

 

广场由儿童活动区、云廊和公共休憩区组成。

 

于是,890平方米中心广场,被划出了150平方米的儿童活动区,220平方米的云廊,以及供人们打羽毛球、跳广场舞等健身活动的公共区域。“居民对休憩座椅、遮阴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以及对广场设计风格的偏好,都是从这一次次调研当中得到的。”

 

居民在波浪型的座椅上休憩闲聊。

 

广场上波浪型的座椅,不但外观上新颖,而且人性化地考虑了其社交功能。“邻里之间聊天都希望可以面对面,坐在直的座椅聊天要侧着身子,而弧形的座椅,可以让居民坐在凹陷处面对面聊天。”小区广场上原来只有一个30平方米的小亭子,如今流线型的云廊增加了220平方米的遮阴区域,全天候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早上居民在打这里太极拳,晚上打羽毛球或跳绳。

 

傍晚时分,广场上人来人往。

 

“虽然是老小区,但建设都是采用最高的标准,实用又不失现代感,是我们改造的目标。”广场地面使用了陶瓷透水砖,记者尝试把水倒在上面,只过三秒钟就渗透下去。一场大雨过后,地面能马上变干,而且地砖饱含雨水,还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

 

 


“五年规划”拉开蓝图


 

就这样,从一个小区泵房到社区广场,到整个社区的健身步道,以及刚刚建成的夕阳园公共通道和濒临真如港的“小西湖”景观,城市更新的脚步逐渐走出了社区。2016年,石泉街道又设计好了包括绿乐园、龙柏园、管弄二村中心花园、百竹园、镇宁路嘉富利大厦通道和石泉敬老院遛鸟园6个改造项目。

 

石泉路街道北依沪宁铁路,南临中山北路,东至光新路,西至曹杨路、武宁路,行政区域面积共3.53平方公里。

 

石泉街道3.53平方公里土地,街道与专业设计团队一寸一寸地进行梳理,形成了上海第一个由街道出台的系统的城市更新导则——《石泉街道城市更新设计导则》,并制定了一个三年五年的持续改造规划。

 

“之前我们的改造集中在小区内部,现在开始逐渐向社区公共部位、城市道路等延伸。”吴怀国算了算,“石泉路街道84个小区,每个小区都有1到2个中心绿地,加上街头巷尾,将近200个改造点。”

 

石泉街道的公共空间绿地分布。

 

从《石泉街道城市更新设计导则》中,记者发现改造点分成街道项目和开放空间项目两大板块,每个项目分别梳理出36和28个点位,共200多项改造项目。如何改造,何时改造,都给出详细的规划。

 

“过去老小区的居民会有一个思维定式,住了几十年的地方早就习惯了,没有改造的动力。”老旧小区微更新一直是难题,专业设计师也不愿意接手。过去,骏地建筑设计主要做商业项目,吴怀国坦言,做老社区改造项目几乎不赚钱,但百姓有需求,这件工作就有意义。“老旧社区的居民不应该被遗忘,即便是改变一个微小的个体,也是对城市负面空间的一个积极回应。”

 

如今社区的公共设施正在变化,居民也更加热爱社区了。过去管弄一村小区环境脏乱差,黄鱼车开进去百姓都不管,现在小区变得十分整洁,百姓自己当起家,把小区当成自己的家园,推动了社区的自治和共治。

 


本文图片:吴怀国供图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jfshquxian@163.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