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现代性——一个需要加深认识的时代思想命题

上观学习 2016-10-08 06:06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多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现代化进程,但现代性是有标准性的;回归知识共同体的现代性;文明自觉还是文化自觉;现代性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现代化的过程;从欧美中国观的变迁看中华现代性;文明是单数还是复数;老子“自然”一词的现代化过程说明什么;未完成的中国现代性

现代性,是思想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命题。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性似乎被打上了某种新的烙印,引起世界范围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代性究竟是指什么,和现代化有什么联系,中华文明的现代性是如何凸显的,呈现方式为什么特别,类似这样的思考,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中国道路与西方道路的区别与联系,重新审视中华文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反思全球视野下中国发展的价值模式,无疑是非常必要的。9月24日,由《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月刊》与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华现代性:反省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中华现代性”本质这一深刻主题,展开了充分探讨。现撷取部分专家观点与读者阅享。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现代化进程,但现代性是有标准的

巴斯蒂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教授

 

现代性和现代化是不一样的。

 

在中文里,现代化和近代化都是从日语中来的,开始只有“近代化”,没有“现代化”,后来才出现“现代化”。现代化和近代化都表示一个历史过程,它们通常都跟人类物质文明有紧密关系,它们专注于硏究落后的文明如何发展到现代的文明,这样一个过程的内涵是什么?

 

近代化或现代化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领域,它可以发生在很多领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设计,比如德国近代化、意大利近代化,各有不同,我们法国的近代化也如此,总之都有自己的过程,没有一个概括的理论可以去套用。

 

但现代性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我不知道在中文里现代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的?好像是最近,以前是不用的。现代性不是一个过程,是指达到一个文明的最高领域,是完全有标准的。


回归知识共同体的现代性

汪涌豪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学报》主编

 

今天,文化交流已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关键词,这使得我们的任何言说,背后都有一个全球化的背景。有鉴于世界各大文明体独立发展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人类已进入第二轴心时代,“独白”必定要被“对话”取代。怎样促进对话?如果真的承认世界上不同的文明在价值上是同等的话,那么就应让多元文化模式相互对话与交流。跨文化应该是不同文化的多边互镜、视野融和,由此催生一个符合知识论公义的共同体。

 

我想我们讨论现代性,应是知识共同体中的现代性。要建成这种知识共同体,有许多问题要梳理,特别是,中国的现代性是外来的,后发的,能维护本民族文化吗?能走多远?都是问题。中国的现代性展开过程始终伴随着深深的困境,一方面我们肯定现代性,另外一方面又怀疑甚至反抗现代性。反抗、怀疑成为中国现代性的一部分。对此,外国如何看我们,我们如何解说自已,尤其须回到知识共同体中来展开讨论。如此有利于认识诸如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之间的冲突等问题。总之要基于历史的逻辑,又不离开理性的观察。

 

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了30多年,我们眼界也打开了。我们看到别人对我们的观察有许多来自前见。前见是合理的,但许多也有片面化,成了偏见。所以我想,在此过程中,中西方最好都不要太固执于自己的判断,还是要回归到知识共同体的平台,作认真的讨论。


文明自觉还是文化自觉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华现代性。今天和80年代最大的区别在于,80年代中国要向西方看齐,追求的是普遍性。现在风水轮流转,要在一个所谓各种多元的现代性里面寻找“中国特殊”,这里面当然难免就有“紧张”。

 

我的一个基本分析就是,百年以来中国思想界一个最大的纠结和焦虑就是在文明自觉和文化自觉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紧张,这个紧张性到今天还没有解决。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为什么要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自觉?这个问题不是对中国存在的,对德国、俄国和中国同样存在的。

 

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何在?什么是中国文化的认同?80年代没人讨论中华性,都在讨论现代化的问题,谈怎么避免被开除球籍的问题。而中华性的问题被遮蔽,被遮蔽并不意味着没有人意识到。

 

也有一部分人要重新肯定中国的传统,当然他们已经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姿态。但是这批人在五四的时候影响不大,五四的潮流基本上是文明的自觉。

 

但是我们要知道文化不是工具,是一套价值,它作为一个传统存在于我们内在的生命当中,不是一件衣服想脱掉就能马上换一件。

 

中华文明和现代性之间的紧张,就是文明自觉和文化自觉的紧张。这种紧张,下一个百年能不能有效纾解或者整合起来,这是我们今天真正值得要做的事情。


现代性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现代化的过程


魏楚雄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我对中国的现代性和西方的现代性作些简单的比较,我很赞同巴斯蒂的定义,现代是一种时间意义上相对古代和近代而言仅指当下,这是现代。现代化指工业化,工业革命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全部社会转型,这是大革命,不是小革命。

 

现代性一开始是艺术词语,后来被用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持续渗透到今天的社会文化观念中,它是反传统的,也代表了生活态度。它特指因现代化而导致的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方式、行为、思想方面等各个领域里出现的反传统现象。现代性的标志及主要内涵是什么?很重要就是个人主义至上,主张自由平等,崇尚理性化和专业化,它坚信科学技术是不可避免的进步力量,以及人类走向完善的必然性。它也代表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一场运动,这其中包括市场经济、城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族国家以及相关的机构发展,如公共教育等,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开始现代这个词跟现代性是不分的,到了19世纪以后,现代这个词跟现代性才区别开来。现代性是指对之前、最近的过去的否定,但是这种否定不是取代,而是重建。现代性同时具有历史的非连续性和连续性,具有革命性和非革命性。现代性其实是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在各个领域里面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非传统的人类活动现象。这种情况就产生了这样的结果,就是现代性在某些方面并非一定要有现代化的过程,它是可以输入,可以从外界、从思想输入造成现代化,并不一定要等现代化的过程完成以后,或者现代化产生以后才会出现现代性。

 

中国现代性的性质由于具有革命性和突变性,所以中国现代性也产生了很大的不平衡型。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滞后发展,是在西方国家已经进入后现代化时期后才开始的。这种晚发生的现代性,具有革命性和跳跃性,也具有迷茫性和后现代性。中国开始现代化过程,已经看到了西方很多现代化的弊病,它也想努力去除这些问题,但是在配套设施上还没有实现现代化。


从欧美“中国观”的变迁看中华现代性


刘康  上海交大创意媒体学院教授

 

我们可以发现最近这30年,欧美的社会科学有一个非常强烈的自然科学化的倾向,这个倾向是势不可挡的。而且它越来越倾向于用数学模式来解读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这与社会政治现状产生了较大的冲突,它不能解释最近30年世界转型的巨大变化。由此相反,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哲学、史学越来越朝着后结构主义、后现代理论研究的方向靠拢,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倾向,其背后有殖民主义产生的背景。这两方面的撕裂已经变得非常严重,基本上造成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也就是说社会科学和人文历史科学没有对话的空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研究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区域研究大致是1946年开始的。到1970年代中国研究又开始进入一个发展模式。当时提出的理论针对的不是中国,是拉丁美洲,研究拉丁美洲中的后发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再往后,是后冷战重心转移的模式。然而时至今日,无论哪种研究模式,都遇到中国崛起的巨大挑战。

 

欧美的现代化有自己成型的价值和理论体系。它在经济上面的自由市场、政治上的多党制选举、社会上的倒金字塔结构、文化上的多元文化,这个都跟中国崛起,跟中国的现实、中国的发展趋势有很大的不同,如何来解释?如何来说明?现在还没有一个现成的说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个发达国家,是一个已经形成的超级大国还是一个正在走向超级大国的国家?用500年前形成的国家体系再来解释现代中国是很成问题的。

 

同样,就人文学科来说,我觉得也是有必要做很深刻的历史反省。


文明是单数还是复数


李天纲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中华是什么?文明是什么?文明是复数还是单数?中国要讲多元性、多元化,要讲多样性。

 

我们完全意识到现代性变成了一个受到挑战的议题。挑战就来自于后现代的理论。后现代、后殖民理论,源于西方中心主义视角。因此,提出“中华现代性”,中国可不可以有?中国是否有普遍的现代性?还是有一个区域性?或者是非西方的?

 

在中国的语境里,我一直主张后现代的议题在中国要谨慎,因为很多人讲中国还不是一个现代性的国家,不具有很多的现代性。甚至好多人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还认为中国是一个前现代国家,所以对后现代我们要谨慎,多讨论区域多样性的议题。

 

很有意思的是,欧洲在17到19世纪的时候,认为中国是个现代国家,因为中国的世俗主义、中国的人文主义,令欧洲印象深刻。利玛窦认为中国早就文艺复兴了,认为中国是世俗国家,中国没有宗教,中国有法律,当然这是他的认识。当时西方人看待中国就是这些——中国是一个具有早期现代性的国家。


老子“自然”一词的现代化过程说明什么


刘笑敢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中华现代性跟中国文化有点关系,比如“自然”这个词的现代性。“自然”这个词是2000年前老子发明并首先使用的,他只用了5次。但后世“自然”就变成了普通的词汇,是副词和形容词,到了20世纪变成名词,中国古代“自然”的词变成了现代的词语,这个也有现代化的意思。

 

后代人对老子“自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原因之一是现代汉语复杂意思加上了欧洲语言nature,欧洲“自然”有“自然界”的意思。“自然”这个词出现的很晚,它最早的意思是属性的意思。到了16、17世纪才有自然界的意思。这样我就可以断定用“自然界”的意思理解老子“自然”肯定是不对的,因为在欧洲没有这个意思。

 

我们现在讲老子,往往跟着王弼走,王弼对老子思想做了重要的改造。最典型自然这个词老子原来用5次,王弼讲了37次。另外还出了人性的“性”字,老子原来一个没有,王弼用了22次。另外老子从来没有顺自然,应自然这个说法,这是王弼说的。我想强调在王弼这里自然这个词已经发生了意义上的重要转变,到了20世纪nature这个字进来,用自然翻译nature,又使我们对老子自然的理解有一个重大的转折。

 

自然到底怎么理解?简单说它字面的意思就是“自己”的意思。它的基本意思可以概括为“自己如此”。外因是间接的,动因是内在的,这个大体就是自然的。发展,没有突然的变化还是自然的,有内外冲突就不自然了。老子“自然”就是指人类文明社会中自然而然的秩序,当然这是我的概括。

 

追寻老子“自然”观念的原意,对于透视“中华现代性”,或许有所帮助。


未完成的中国现代性


高瑞泉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未完成的中国的现代性,这意味着中国的现代性尚在途中。我们承认有多元现代性,或者多重现代性,这实际上为中国的现代性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假如不承认现代性是多元的,那么中国的现代性其实是不成立的。

 

实际上国际学术界关于多元现代性和多重现代性的观念,已经意识到现代性对西欧、北美扩展的过程中并没有演化为一个单一的现代性,已经意识到这一历史的现实。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现代性的普遍性,或者说中国的现代性只是因为中国经历了特殊现代性过程。

 

当我说未完成的中国现代性时,也意味着中国的现代性远远没有达到注重理性的和谐与融合。我们现在知道我们的工具理性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同时我们的价值理性问题还很严重。上海人精细化的生活就是工具理性的充分体现。注重理性的发育的现代文明是有前途的,但能否实现理性的和谐与融合,依然面临某种不确定性。


主编:王多

图片编辑:苏唯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