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 | 碧蓝大西洋畔,这家上海企业为何一呆就是27年

财经连线 2016-07-29 22:26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郑红 徐蒙
地处北非的摩洛哥,去年刚刚对中国游客免签,可踏上这片神秘的阿拉伯土地,如今仍很难看到中国面孔。然而一家来自上海的渔业企业,却在当地背靠大西洋,扎根了27年。

当地时间7月18日早上8时不到,西撒哈拉达赫拉港就开始忙碌起来。不远处,一艘周身蓝色调的底拖冷冻渔船正慢慢驶近……

 

这是上海水产集团在北非摩洛哥投资的上海蒂尔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的捕捞船,满载着从大西洋来的新鲜章鱼、鱿鱼、墨鱼。7月18日至21日,连续四天,上海蒂尔公司陆续有6艘船进港卸鱼。

 

上海蒂尔摩洛哥项目销售经理陈玉伟,前一晚9时就已抵达,他要负责现场与港务、港监方面协调卸货事宜。这是他第一次到达赫拉“接货”。

 

对他而言,此行另一个“第一”或许更有意义——上海蒂尔在摩洛哥所拥有的15条船,在运营20余年后首次实现船只更新,其中7条已更新完毕,此番接的船是第一次“清一色”新船。

 

正如上海蒂尔总经理段君恒所言:“我们正在迎接新的20年。”在摩洛哥,记者目睹上海水产集团这一“走出去”整整27年的海外项目,所见所闻,活力皆如夏日阳光般“四射”。

鸟瞰摩洛哥阿加迪尔港

究竟是怎样的“魔力”,成就了上海水产集团在那海浪簇拥的蓝色世界这般“如鱼得水”?

 

一种融合共赢的心态

 

对于1989年就开始向海外拓展的上海水产集团,市里有位老领导曾这样评价:是“走出去”比较早的,是“走出去”比较成功的,是“走出去”比较有影响力的。

 

据上海水产集团总裁濮韶华透露,目前集团已在海外1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8家合资合作企业及办事处,海外投资与经营规模位居国内同行前列。

 

这样的成功和影响力,在记者飞抵摩洛哥采访前夕,得到了新的佐证。上个月,上海水产集团旗下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出资61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4.6亿元),完成了对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西班牙ALBO公司的全资收购。

 

在上海水产集团海外收购签约现场,类似场景经常发生:当中方表示接收之后若干时间内“三个不变”,即公司名称不变、管理模式不变、员工收入不变时,外方负责人当场哽咽甚至流泪,由上海水产来经营,他们放心了。

 

业内人士坦言:现在的资本收购,主要问题不是语言不通,而是价值观的差异,以及管理理念的冲突。如何让人家心甘情愿跟着你的资本走?“三不变”,实则是一种融合共赢的态度。

 

大气开放的“走出去”心态,营造了上海水产集团海外战略架构良好的环境氛围。

停泊在阿加迪尔港的渔船

日益积累的合作口碑,加之敏锐的市场嗅觉,使得上海水产集团在摩洛哥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日前上海蒂尔又完成了对阿加迪尔希斯内罗公司的收购,并由此新增4张捕捞证,“在摩洛哥的发展天地更加广阔”。

 

一群各有绝招的人才

 

收购希斯内罗之后做什么?上海蒂尔摩洛哥代表处负责人龚伟向记者现场展示了他们的“杰作”。

 

仅仅是对收购资产之一的一幢三层楼建筑的规划,就颇有创新意识。房子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三层总计可用8400多平方米。龚伟决定:一楼变身冷库,二楼引进流水线,三楼用于办公。

 

“我们原来办公用地比较分散,近30年了,也比较陈旧,集中之后经营运作可以更方便。生产加工流水线预计明年上线,到时捕上来的鱼可以进行更多形式的加工,产业链品种也会更加丰富。”

 

冷库的想象空间更大。记者走进其中一个,只见里面货物一箱箱堆得很齐整,穿上棉袄欲探一二,不过一两分钟,已觉冷气逼人。龚伟笑言:“这里至少零下18摄氏度。”

上海水产集团摩洛哥项目在当地收购改造的冷库控制室

他说,以前没有冷库,捕上来的鱼要么马上卖掉,要么暂时放到其他租用冷库,“现在自己有冷库了,不仅可以存放自己的东西,还可以承接其他私营渔业的产品。”

 

“目前一期5个冷库库房已经启用,容量1500吨;等到二期改造完成,冷库贮存能力可以再增1500吨,届时不仅可以增加一大块盈利,还能提升产品的市场议价权。”

 

看得出,这是一个“充满朝气”又“身怀绝技”的团队,不管年长的,还是年轻的,他们的拼劲韧劲,都是上海水产集团海外项目最有价值的生产力。

 

到达赫拉港接船的陈玉伟虽说是“85后”,可在上海水产集团已算老员工了,工作七年,主要角色是“销售”,正宗法语专业毕业的背景,更让他在以法语作为主要官方语言的摩洛哥游刃有余。

 

“阿加迪尔与达赫拉,陆地距离1200公里,海上相距600海里,因为船只捕捞点靠达港更近,所以即使加上陆上运输成本,每船靠达赫拉港相比靠阿加迪尔, 大约还可节省成本1万美元左右。”“单船卸货量55吨左右,估计需要2辆至2辆半的冷冻运输车。”陈玉伟一笔账“清清爽爽”。

 

船务经理叶江龙,18岁就开始捕鱼。作为一个老船长,他的经验被年轻人称为“绝活”:这一区域是否有鱼,有什么鱼,在海面以下多深处有,看一下海浪的大小,摸一下海水的温度,就有数了。

 

对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34年的机务经理张庙林而言,一双巧手,几乎什么船都能修,以至于他在休渔季比渔季还忙,因为要对船只进行“美容”。

 

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

 

长期吹海风的缘故吧,“60后”的叶江龙和张庙林,皮肤黝黑,看上去都比同龄人要苍老些。

 

经年累月,远离家人,感觉苦吗?“习惯了。”老叶说,“而且公司对海外员工家庭各方面都很关心。”

上海水产集团摩洛哥项目的老船长叶江龙

张庙林告诉记者,上海水产集团员工“归属感”很强,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海外项目用的都是企业自己员工,比劳务用工派遣制更稳定;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单位用人机制比较规范,也比较人性化。

 

所有员工一视同仁,进了上海水产,先从基层做起,“上船”几乎是每个新人的必修课。已经做到上海蒂尔老总的段君恒,在船上也呆了整整两年。

 

而被认为“既严又仁”的规章制度,更是上海水产集团对员工凝心聚力的根本保障。比如,海外员工,每两年就可回国安排体检、休养身心;工作满一定年限,家属 可赴海外探访;职位提升到一定阶段,家属还可陪同在海外。至于类似“贤内助”评选等凝聚力工程,更是一种常态,对海外员工家庭的关心,早已成为企业文化的 组成部分。

 

值得关注的是,海外项目有其特殊性,本土化用工是扎根当地、持续经营的前提,且越是发达地区,当地政府对解决当地就业的要求也越高。同样是非洲地区,摩洛 哥相比毛里塔尼亚,雇用当地员工的比例就要高很多。目前,上海蒂尔在摩洛哥的15条船,每条船上有员工25人,只有船长和轮机长2人是中方人员。

 

那么船长、轮机长的梯队培养如何实现呢?有办法。如果把西班牙视作摩洛哥的销售通路,那么毛里塔尼亚就是摩洛哥船队的培训平台。目前毛塔每条船可有七八名 中方员工,他们就成了上海水产集团培养后备船长、后备轮机长的重要载体,经过若干年历练,就可以到摩洛哥船上独当一面。叶江龙2014年到摩洛哥之前,就 在毛里塔尼亚。龚伟也在毛塔呆了整整四年。

 

这套对中方人员行之有效的机制,对外方雇员有用吗?

 

摩方人事经理哈桑答得直接:“中国人的管理就像一所学校,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们的船员在公司有很好的待遇,享受到他们能享受到的权利,包括带薪假、保险金等;公司一直坚持严格的管理,虽然有很多公司倒闭了,但我们一直运营得很好。”

 


“想过换工作吗?”记者问。“为什么要换?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包括我的家人都很满意,我很自豪能在中摩合资公司工作20多年。”哈桑说得很坚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中图片来源:郑红 徐蒙 摄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