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制造业民企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企示录 2016-05-13 00:30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吉 任俊锰
在由解放日报社主办的“2016上海供给侧改革与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上,上海“专精特新”制造业相关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们在如何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发展路径思考。

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要求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的新跨越。上海市政府近日出台《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意见》,要求上海制造业一定要保持一定比重,这是上海创新活力的主战场,充分显示了上海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决心。

 

上海的制造业基础较好,但是跟国外先进水平,如德国工业4.0和美国的制造业相比,在新材料、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产业有很大差距。那么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近日,在由解放日报社主办的“2016上海供给侧改革与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上,15家上海优秀民营企业家就各自企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给出了很多的真知灼见,其中不乏许多上海“专精特新”制造业相关的民营企业。我们来听一听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家们在如何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了哪些积极有益的发展路径思考。

 

管理模式要创新、要有效

 

上海思乐得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24年历史的地道上海龙头企业,也是中国保温杯品牌的领军企业。思乐得有句话叫,一辈子做一个杯子。正是这种匠人精神,使得他们的产品,在去年,连连斩获中国的“红星奖”和被称为产品设计界“奥斯卡奖”之称的德国iF设计奖。

 

上海思乐得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表示,“供给侧改革提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正是企业发展的突破口,因为有社会责任感、希望打造优秀民族品牌的企业产能非常稀缺。基于对这一点的深刻理解,思乐得前些年开始,每半年设立一个创新奖,对包括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进行表彰,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并确立了坚持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发展思路。”

上海思乐得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

值得一提的是,思乐得已有多年未向银行贷款,而且股东年年分红,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正是管理的创新,包括对生产周期、存货和定额的管理,而且这样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内已经形成共识。过去,该企业的运营周期为150天左右,运营的周转次数一年两次,但是通过管理创新,运行周期控制在60天之内,一年可以周转6次,因此,管理创新解决了资金的问题。

 

与此类似,“海鸥”同样受益于管理模式与机制的创新与转变。“海鸥”作为中国最早的自主相机品牌,曾随中国发展“上天入地”,记录了我国首枚原子弹爆炸的壮观景象。可就在上世纪90年代末,作为“朝南坐”的国企一员,自身的体制机制束缚其发展,迅速被市场抛弃。2009年,经过一系列机制调整和所有制改革,此时的“海鸥”,轻装上阵,迅速打造研发体系,注重“平台模式”发展,组建了上海研究院和深圳研发中心,形成了我国最具实力且唯一的数码相机研发队伍。2014年8月,两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相机正式发布,标志着那只曾经风光无限的“海鸥”真正飞回来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什么样的产能,留什么样的产品,这些都是民营企业家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曾经国人对海鸥牌照相机都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但随着数码照相市场的快速发展,“海鸥”似乎越来越难以飞入消费者的视线。上海海鸥数码照像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曲建涛认为,数码照相产业背后的核心技术其实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水平。我国在整体产业链上,与日本、欧美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性能其实不比国外产品差,性价比从一定程度甚至还要更高一些。

上海海鸥数码照像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曲建涛

很多人认为,对老品牌来说,出路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其涵盖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海鸥”的重新起飞,正是搭准了这条脉。如今公司发展战略、技术投入、经营管理完全是市场化运作,而老体制下很难完成这样的转变。

 

赤脚”精神重科研,技术创新促转型

 

2015年11月,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工业级生产线在上创超导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建成,由此,解决了超导电缆的材料国产化问题。技术创新成为该公司的发展要诀,而如何实现技术创新呢?上创超导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蔡传兵这样说,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管理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是积极主动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技术创新。而且,这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发展,对于高校科研也将注入持续的动力。

上创超导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蔡传兵

为保障公司的超导技术持续领先,公司一方面委托上海大学开展技术攻关,充分利用上海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另一方面同上海电气集团、中船重工等超导技术实际应用单位全面合作,不断推动新技术在下游领域的应用。同时与上海格林赛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等上游产品研发单位强化合作,持续降低原材料成本。

 

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成为上创超导成功的关键,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同样受益于此。该企业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产品涉及汽车、航空、船舶等行业,为宝马、奔驰、奥迪等著名汽车品牌配套。公司以科技自主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三次填补国内空白的产业化突破,销售跳跃增长,由此,企业尝到了技术创新的甜头。

 

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军认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作为民营企业,最为关注的是四大外部环境,一是金融环境,二是法制环境,三是人才环境,四是稳定的政策环境。

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军

刚开始创业时,李建军一没资金、二没资源、三没企业管理经验,又身患恶疾,但凭借这破釜沉舟的信念,勇于创新的精神,一切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克服技术难关,成功研制光亮饰盖、ABS控制器阀体等产品,取到了非常好的市场效果。

 

尝到了自主创新所带来的甜头,李建军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提出了“企业持续创新战略”,在“专、精、尖”研发团队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财力,人才成为他的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瑞尔先后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企业技术中心。其中,该中心拥有一支专业研发队伍,从事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由此,瑞尔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起点更高了,视野更宽了,思路更清晰了。

 

技术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至关重要,但是如何实现技术创新呢?答案就是,“赤脚”精神。

 

昱章电气自成立以来,拥有发明专利4个,实用新型专利多个。核电站1E级应急柴油机组励磁系统的成功研制,更是彻底打破了国外技术在此领域的垄断,填补了国内在此项关键技术上的空白,也创造了一年研发出复杂1E级电气控制系统的奇迹。

 

在这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秘诀?上海昱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颖给出了答案,相对国企和跨国企业,民营企业体量小、可信度低,这无可厚非,但是这正要求民企把内功练强,技术打牢,真正做强自身企业。此外,上海的法制环境、人才环境和金融环境等方面都比较良好,不过,如果上海民企可以像深圳那样,多一点活力,多一点再创新精神,“赤脚”的精神就更好了。

上海昱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颖

事实上,昱章电气虽小,但拥有涉及励磁控制、电气、机械、工艺、材料、试验等各专业的行业专家,有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电气专家。当然,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啃下诸多硬骨头,离不开项目组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工作状态,每天从早晨8点工作到晚上10点,创新过程带来的兴奋支撑着公司全体熬过一个个不眠之夜,让知识和汗水最终凝聚为成功。不难看出,只有有这样的“赤脚”精神,才能真正将企业做强。

 

行业拥抱“互联网+”,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当许多企业都在“囤积粮草,应对寒冬”之时,爱姆意却在招兵买马,与国内著名IT企业进行跨界合作,力图将爱姆意从一个机电产品专业贸易公司,转型为提供工业品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公司。

 

因此,谈到民企转型升级,上海爱姆意机电设备公司董事长戴佩华有自己的想法。他表示,在上海,制造服务业的体量非常大,但是多数相对传统,会出现过剩的情况,比如,北京东路一条街近年来的发展就印证了这一点。因此,传统制造服务业应该仿效快速消费品的互联网化转型,推动行业的“互联网+”,打造工业品互联网平台。

上海爱姆意机电设备公司董事长戴佩华

此前,爱姆意就通过和复旦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以供应链理论为指导,通过打造365me电商平台,向两头延伸:上游链接机电产品的生产厂、国内外名优机电产品代理商,下游链接先进制造业集团采购商、各类机电产品经销商,实现制造商、供应商以及服务商(爱姆意)三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减少机电产品供应链上的库存成本,提高流通效能和服务水平,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本文图片摄影:海沙尔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jfhuodong@163.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