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教博会感觉进了IT展,30秒设计3D牙

教育在线 2016-04-08 20:58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徐瑞哲
各种体验式的“互联网+教育”项目,展示了未来课堂的新趋势。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体验了市级展区到区县展区的各展台,这样的场景正在或马上发生——

 

今年的上海教育教博览会上,3D打印似乎已不算稀奇。相比之下,时下火热的VR虚拟现实技术、交互式教学平台等,吸引了不少参观者,感觉就像进了IT展。各种体验式的“互联网+教育”项目,展示了未来课堂的新趋势。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体验了市级展区到区县展区的各展台,这样的场景正在或马上发生——

观众体验画面及声效同时进行的VR虚拟现实“过山车”。

 

下载一款新型的手机APP,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分享的邀请码,加入指定的班级学习课程,或者加入任何感兴趣的公开班级参与交流。即使在实体教室中,老师用iPad对着学生的答题卡轻轻一扫,即可对学生进行“微测评”。这些数据录入后台的云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发的“一库四平台”互联网教学模式,参会者体验其中的VR虚拟现实室内设计课程。

 

作业方面,学生可以在线完成并提交,若在老师指定的时间范围内提交,还能得到平台积分奖励,以此激励学生积极高效完成。如果学生做错了题,错题平台会自动记录,并统计错题数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薄弱环节,巩固与错题关联的知识点。同学之间,还可以分享在线公开的学习笔记,从别人的学习方法中理解知识点。

 

甚至如今的教研活动,教师也不需要走出学校,通过手机或电脑,即可在线分享其他学校的课堂教学直播。教研员组织相关学科的老师利用手机或微信平台,收看直播或点播回看上课、评课视频,交流评课意见。未来老师还可以配备“备课助手”,通过智能软件,实施在线备课。

 

除了基础教育板块,各大高校展区的IT味更是“新奇特”,你甚至可以请大学生当场制作一口虚拟牙模。沪上最年轻的本科医学院校——上海健康医学院展台,展示了全市唯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假牙制作流程。通常手工制作需要7到10天的牙模,现在靠3D模型在线设计只需30秒。

观众参观3D虚拟现实探究实验系统,工作人员正在将一颗心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取”出来,讲解心脏构成。

 

在老师指导下,3D摄像头像压舌板一样伸入口腔30秒,一口气拍下200多张照片,电脑屏幕上即合成为全部齿模。针对其中那颗坏牙,大学生开始根据模板“创作”一颗可以对号入座、天衣无缝的3D牙。“以后就不必先‘吃’印模材料,再制作石膏牙模了。”说话间,虚拟现实的三维牙模已经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只要选择金属或其他各种材料,就可以请假牙制作室把它3D打印出来了。

上海健康医学院展台上,3D虚拟牙模与实体牙模比较。徐瑞哲 摄

 

今天的教博会上,还有近40家教育信息技术企业通过各种体验式的互动项目,向观众展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设备、交互式教学平台、在线学习、机器人、数字影音、智能语音识别等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的各类IT应用。主办方表示,现在的学生是天生的互联网原住民,这届教博会聚焦“互联网+教育”,鼓励更多人感受体验各种新型互联网技术,希望孩子从小就掌握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方法。

 

除署名外,本文图片均 海沙尔 摄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