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厉害了!上海餐饮单位的违法“动作”,也能像交通违章那样抓拍!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玺撼 2018-04-21 11:52
摘要:新业态快速发展,提高监管能力尤为迫切,“智慧监管”是有效手段。

 

近期,上海一些便利店将试点供应热餐,消费者可以吃到现场打出来的食堂款热菜热饭。此前,这种“便利店+复热、分装销售餐食”的复合新业态从未有过审批发证的案例。

 

4月21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局长杨劲松做客“2018上海民生访谈”时表示,对于新业态,上海不能轻易说不,要在坚守“不违法、不扰民,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底线的同时,充分保障市民日常就餐需求。几家新型便利店已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达到了发证要求,可以开业了。

 

漕溪北路上的“便利蜂”,获悉其经营新业态的想法,上海食药监部门多次上门调研指导

 


便利店卖“盒饭”、“共享餐厅”要开业,怎么办?

 

无证照食品经营问题是城市顽症,杨劲松表示,按照“遏制增量、消除存量”的原则,上海今年将力争基本消除无证照食品经营问题,但他也坦言,这一问题容易“死灰复燃”。目前,上海无证照食品经营户已从年初的约1.7万户,减少到了1.2万余户,但部分地区无证照食品经营现象还有回潮。从明年起,上海将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巩固今年的整治成果。

 

治理无证照食品经营,更重要的是疏导。“治理既要有力度,也要体现‘温度’。”杨劲松以上海市民熟悉的寿宁路“小龙虾一条街”为例,前一阵的严格治理就让不少市民误以为“再也吃不到小龙虾了”,这值得监管和执法人员思考:如何在坚守“不违法、不扰民,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底线的同时,充分保障市民日常就餐需求,消除老百姓“治理‘一刀切’,生活不方便”的顾虑。

 

杨劲松介绍说,在“疏”的方面,上海主要有三策。其一,无证照食品经营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在于历史规划布局的缺陷,导致许多场所达不到许可审查要求,经营者无法持证经营食品,而周边居民餐饮需求强烈,无证照便应需而生。上海将继续在缺乏配套食品经营的工业区、商务区、居住区附近,综合考虑现有条件和周边环境,增加一定量的餐饮服务功能,满足居民日常需求,食药监部门将在准入许可和监管服务上给予全力支持。

 

其二,继续推行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临时备案,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不扰民的便民小餐饮实施备案纳管。

 

其三,支持更多新业态,就近解决居民饮食需求。比如“便利蜂”等便利店即将供应盒饭的案例,对此,市食药监局专门建立了“绿色通道”和风险评估机制,评估发现新业态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指导其整改规范;通过评估的,尽快纳入许可管理。目前,专门针对超市(便利店)从事菜肴复热、分装类经营活动的行政许可指导意见已经制定,“便利蜂”等便利店对照标准装修后,现场查验已基本符合要求,近期就能开业。该试点将来会复制推广到整个行业。

 

便利蜂的“盒饭操作专间”,与传统的销售区域隔开,避免交叉污染

 

又比如“共享餐厅”,即消费者通过手机软件订购800米内餐饮单位制作的餐食,由“共享餐厅”到制作餐食的餐饮单位取餐,消费者在“共享餐厅”内用餐。这种新业态最快下个月就将出现在上海,市食药监局已提前介入,给予评估和指导,目前已明确:如果“共享餐厅”只是提供就餐场所,不自制餐饮,无需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如果“共享餐厅”提供自制餐饮,则按照制售餐饮的种类核定经营项目。

 

在青浦区,还有一家“带轮子的小吃店”,是一种制售手抓饼等小吃的移动餐车。虽然这种新业态有不少环节与现有法律法规存在冲突,或没有审批通过的先例可循,但市食药监局已主动跨前一步,协调交警、城管、市容环卫等部门一同研究。

 

“食品经营领域,近期还将出台十二条措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杨劲松表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轻易说不”,要求受理窗口对于许可咨询、受理中遇到的新业态,及时上报上级部门,不应简单告知申请人无法办理。

 


交通违章能抓拍,食品违法行为也可以

 

 当前,新业态快速发展,提高监管能力尤为迫切,而“智慧监管”正是提高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的有效路径。杨劲松透露,市食药监部门正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视频监控拍摄的违法行为。如出现涉嫌违法的行为,可将相关视频信息截屏,经人工复核和企业认可后,作为证据实施行政处罚。

 

杨劲松坦言,在近年发生的两起食物中毒事故中,上海监管部门通过调取事故发生前的视频监控信息,在第一时间查明了事故原因,但受限于工作量的原因,监管人员不可能在日常监管中经常调取视频监控中的海量数据。新技术在不增加监管人员工作量的前提下,加大了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威慑力,是柄“利器”。

 

如果把厨房比作大海,那么厨房内的每一个细节就是一根针,要从无数个千差万别的“针”里找出那不守规矩的几根,谈何容易?

 

对此,杨劲松自信地表示,近年来,上海安装“明厨亮灶”和视频监控的餐饮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这为通过视频方式发现食品加工操作中的违法行为打下了基础。目前的技术,可以像抓拍交通违章一样,抓拍超过四种涉及食品安全的对象:其一,从业人员,是否按照要求穿着工作服、佩戴口罩、洗手消毒;其二,餐饮具消毒情况,洗碗机是否正常运行、盛放餐饮具的保洁柜是否密闭;其三,制作餐饮的场所,环境是否不洁、是否有老鼠;其四,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微波加热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食品是否提前加工等。

 

“明厨亮灶”工程从饭店门口的显示屏做到了老百姓的手机上,更方便群众监督,但从海量视频中抓出问题,还需开发新的图像识别技术    蒋迪雯 摄

 

“大数据”也是近年来在实战中发挥威力的科技手段。据杨劲松介绍,今年年初,市食药监局尝试分析网络订餐平台数据,甄别出第一批可能存在较高食品安全风险的“网红”餐厅(扩张速度极快、人气火爆、外卖量可能超过实际加工能力)名单,对这些“网红”餐厅开展全项检查。初步检查结果显示,部分“网红”餐厅存在管理状况差甚至无证经营的情况,比如“台资味”“地锅传奇”两家“网红”餐厅,食品安全状况经检查,均被分级为“哭脸”。

 

消费者普遍给予“差评”的餐饮单位,可能存在相当高的食品安全风险。近期,市食药监局指导“美团点评”“饿了么”两家平台,在消费者的负面评论中,设置关键词(包括非食用物质、违禁食品、环境卫生、食物中毒等4大类30余项)进行主动搜索,对于搜索出的“差评”单位,按照高风险对象的标准实施分类重点监管,查处了一批违法行为,同时,平台对违法餐饮单位采取了调整搜索排名、停止提供服务等措施。

 

“大数据”还能用来评估网络订餐平台在线商户是否“疲劳供餐”。杨劲松透露,食药监部门正在参照厨房和餐厅面积比例要求,研究兼营线上线下服务的餐厅,其在一定时间内的合理加工量,将来一旦接单量超过此加工量,将通过系统警示、暂时停止接单等方式,预防餐饮单位“疲劳供餐”。此前,上海一家经营龙虾盖浇饭的餐厅,厨房仅23平方米,就餐场所仅有38个餐位,但由于大量打包外带、外卖,最高日供应量超过1300份,经营者忙着赚钱,忽视了食品加工过程的管理,终于因为生熟交叉污染、时间温度失控等严重问题,引起多名消费者食物中毒,被罚吊销许可证并处14万余元罚款。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内文未署名的图片来源:上海市食药监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