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流量研究所 > 文章详情
近七成中老年人在网上受过骗,为什么喜欢“心灵鸡汤”和“养生保健”文章有风险?
分享至:
 (6)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18-03-20 16:08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对中老年互联网生活进行了研究。

明明教育程度不低,为什么喜欢网上的“心灵鸡汤”文章、保健养生信息,而且容易被欺骗?3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与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中老年人利用互联网与人交流的信息通讯能力较强,但信息交易能力和信息创造能力偏低,信息甄别能力也较弱。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浏览这份报告发现,该报告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对浏览器和互联网音频用户的大数据分析、对八城市微信用户的问卷调查和对四地中老年人的焦点组访谈,从行动愿景角度,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

 

中老年人对互联网生活不陌生

 

调查发现,中老年人对互联网生活已经不再陌生。

 

总体来看,中老年人的互联网应用集中于沟通交流和信息获取方面。在调查的微信中老年用户中,75.8%会上网看新闻资讯,超半数(56.6%)可以自己搜索想要获取的资讯,还有一些中老年人(45.9%)会关注浏览微信公众号文章。超八成都会在微信中发表情包、在朋友圈点赞、接收或分发红包,近七成会拍摄和转发小视频,25%的中老年人会制作手机相册,20%的人会制作微信表情包。

 

中老年人浏览网络内容排名最靠前的是与慰藉心灵、调节情绪有关的“心灵鸡汤”和幽默段子,分别有76.5%和72%的中老年用户浏览了这些主题。最为关心的资讯以国内时事和军情以及养生保健为主要内容。

 

中老年人不仅将微信作为即时通讯工具,还将其视作表达情感和维系社交的互动平台,如在微信里发表情、图片(81.8%)或小视频(68.9%),在朋友圈与他人互动(81.6%),接收或发微信红包(83.0%)。

 

在中老年人最常参与的旅游、运动健身和广场舞活动中,微信超过了电话和面对面沟通,成为最常用的联络方式。

 

此外,一些在人们印象中年轻人热衷的便捷功能渐渐融入到中老年人生活当中。例如,使用手机支付(51.5%)、手机导航(33.1%)和打车服务(25.8%)的中老年人开始占有一定比例。

 

高学历不一定能防骗

 

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上的各种陷阱也让中老年人防不胜防。如果将被骗广泛定义为钱财、感情、谣言、虚假宣传等多方面,中老年人表示在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比例为67.3%。

 

具体来看,中老年人被骗的主要渠道是朋友圈(69.1%)、微信群(58.5%)以及微信好友(45.6%);中老年人受骗的信息类型前三位是:免费领红包(60.3%)、赠送手机流量(52.3%)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48.6%)。

 

 

值得一提的是,当中老年人发觉受骗之后寻求帮助的比例较低。有68.3%的中老年人表示“不寻求帮助,当经验教训”,67.2%的中老年人选择“告诉家人朋友以防再次受骗”,只有25.9%和17.9%的老人会选择向子女和朋友求助,而表示选择报警求助的仅有0.6%。

 

 

此外,从受骗群体看,被骗的中老年人很大一部分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并且具有经济自主性;而且教育程度也不低。

 

数据显示,在有被骗经历的中老年人中,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和高中学历,分别为39.4%和37.7%,小学学历仅占12.3%;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中老年人居多,分别占67.1%和24.3%,低收入中老年人仅占8.6%2;99.4%的中老年人都有医疗保险。

 

从经济自主性来看,有受骗经历的中老年人中有41.1%表示家里的重大支出由自己决定,37.5%的中老年人表示是共同协商决定,仅有16%和5.4%的中老年人表示是由配偶和子女决定。

 

报告组以此判断,互联网时代中老年人受骗上当出现了新的特征:被骗或行骗的主要对象不仅局限于受教育程度低、生活保障程度低的中老年人,而是很大一部分有文化、收入较好并且经济自主性较高的中老年人被拖下了水,这些中老年人通常对自己的判断更自信,一旦发生经济损失也更为严重。

 

“心灵鸡汤”要管起来

 

为什么看“心灵鸡汤”或养生保健文章容易受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注意到,报告组从社会经济地位、行动能力、互联网愿景、心理需求等四个维度设计了中老年人互联网受骗预测模型进行分析,揭示了其中的原因。

 

从模型分析看,偏爱“心灵鸡汤”文章不一定容易受骗,但是偏爱“心灵鸡汤”文章的中老年人如果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较低,受骗概率就会增加。同样,养生保健文偏好也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标存在交互作用,偏好养生保健文的调查对象,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低,越容易受骗。

 

报告组认为,这是因为中老年人情感需求较强,如果他们对互联网持有较为开放的态度,缺少警惕,受骗概率可能提高。

 

针对这一调查结果,报告组认为,针对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类信息尤其是营销相关的信息需要加强监管。

 

同时,整个社会需要开发能够增加老年人融入互联网信心与行动的产品。尤其在提高中老年人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网络素养上,要形成家庭和社会立体支持体系。

 

例如,全社会要为老年人掌握数字工具提供学习和使用的机会,包括提供针对老年人的线上培训,增强老年人的互联网能力,形成防止上当受骗的有效机制。同时提倡家庭和子女鼓励父母拥抱新鲜事物,创造条件为父母接入互联网。子女在心态上要树立“容错”的支持体制,允许父母在学习互联网的过程中犯错,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老年人加强网络安全素养,比如保护个人信息、不乱点网络链接等。互联网企业应该创造条件,允许子女和父母绑定家庭账号,确保安全前提下,积极引导老年人提升自身网络素养。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周寅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