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连95后都毕业了!对他们了解多少?这是怎样一代人?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夏斌 2018-03-17 13:43
摘要:中国的95后大多思想活跃,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怀疑精神和创造能力,绝非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一代

 

今年,最后一批95后正式成年。   

   

有人说,他们是第二代“小皇帝”,集家庭的万千宠爱和国家的荣华富贵于一身;有人认为,他们的第一个伙伴是平板电脑,分不清现实和虚拟的区别;还有人提出,95后躲避崇高也躲避荒诞,看似特立独行、随心所欲,实则比想象中的更理智。   

   

95后有没有一个“标准像”?他们的喜怒哀乐,跟80后、90后有什么同与不同?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田丰、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苏令银就相关话题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互联网“风口”的制造者

   

解放日报·上观:有人说,95后是90后的升级版;有人却认为,95后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种人”。请问,如何定义95后?

 

苏令银:两三年前,漫画绘本《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横空出世。这个书名被不少95后引为座右铭,是他们初登成人世界时的“自带效果”。

   

就我的观察来看,95后相对早熟,突出的特点是开放性和互动性。他们更加乐观、自信,对现实世界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

   

田丰:95后基本上没有经历过短缺经济,而且从小就见证国家的快速发展,因此可被称为“崛起的一代”。

   

我所在的研究机构刚刚完成了一项有关95后大学生的调查。分析显示,95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不媚外不狭隘,不苟且不将就。虽然有一点点“小确幸(微小且确定的幸福)”,但总体上具备宽广的心态和冒险的精神。

   

解放日报·上观:互联网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

   

田丰: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95后已经成为互联网“风口”的主要制造者。从“弹幕”的流行,到各种手游的火爆,95后正在引领新经济、新现象。

   

在互联网时代,95后更敢于表达自己。他们之所以不再“沉默”,为的是找出现实问题、分析真实情况、探寻多种可能。这体现了一种寻找共识的积极心态。

   

除了表达自我之外,95后对新鲜事物也抱有开放的心态。调查显示,38.2%的人关注“网红”,59.8%的人玩网络游戏,57.2%的人看“快手”“火山”等网络直播。

   

苏令银:95后不仅是“互联网原住民”,而且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网络社交和互动塑造性格、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有鉴于此,政府和社会在尊重个体选择的基础上,有必要加强网络生态环境治理。尤为要注意防止“亚文化”误入歧途,沦为“腐文化”乃至“毒文化”。

   

解放日报·上观:一些95后对“二次元”的痴迷、对娱乐明星的“无脑式追捧”,就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乃至否定性意见。

   

苏令银:仅就“二次元”来看,本质上是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造就的新文化、新审美。近年来,它正由一个内容产业转变为一种价值观。对此,我们应当予以正视,而不应该继续“视而不见”。

   

年轻人追星,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不同的是,95后在追星路上,一路狂奔,我行我素,显得特别自信。他们相信,自家“欧巴”(朝鲜语中女性对年长男性的称呼,泛指明星)的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并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这是因为,他们总能通过互联网找到和自己一类的人。因此,他们只在意自己这个圈子给出的评价。

 


勿形成群体性刻板印象

   

解放日报·上观: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比我早出生10年及以上的人都是“老顽固”,比我晚出生10年及以上的人都是“垮掉的一代”。不管是年长者,还是年轻人,似乎都挨了骂?

   

苏令银:这句话比较形象地反映了不同代际话语权的争夺和价值观的矛盾。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一代人都会认为自己这一代才是“黄金一代”,上一代人太过古板,下一代人太过轻浮。但是,代际“歧视”并不会真正影响群体性合作。人类文明的演化,是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中得以深化的。这是不可逆转的规律。

   

田丰:对青年人的污名化,是社会舆情中经常发生的。除了“垮掉的一代”这个称呼,现在听说还出现了“丧一代”的名号。

   

其实,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95后,他们的“标准像”是负责任的形象,绝非什么垮掉或沦丧。类似污名化的做法,只会催生带有抗拒心理的群体情绪,要么使人产生负面的自我认同,要么使人离“主流”越来越远。

   

总的来看,对待95后的特点,我们要充分考虑年龄因素、时代背景和代际特色。一个基本原则是,不能以古板、僵化、陈旧的眼光,以污名化的思维来考量95后,更不能用戴帽子的方式来形成群体性刻板印象。

   

解放日报·上观:接受采访的两名95后,看上去很懂事、很乖巧。这是不是95后的共同特征?

   

田丰:我们的调查显示,在95后群体中,“小确幸”是一个受到高度认同的流行语。近九成的95后非常同意或者同意“小而确定的幸福对我来讲很重要,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但同时,95后也有不苟且的生活态度。94.8%的95后非常同意或者同意“生活和做事有创造性、能够依照自己的想法很重要”的说法。从中可见,95后坚守以个人为中心的人生追求。这种追求,退一步讲是一种小确幸,进一步讲就是回报社会。

   

“乖巧”的另一面,95后还很勇敢。一般认为,就业是追求稳定的生活,创业则是具有风险精神的体现。我们的调查显示,接近四分之三的95后思考过创业的问题。这说明,这一代年轻人具备较强的冒险精神,有一定承受失败的勇气。

   

苏令银:95后的这种“安分”特点,实际上是受到了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生活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大体有着比较殷实的家境。与“愤怒”的80后、“叛逆”的90后不同,不少95后选择了一种更加温和的方式与父辈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他们宁愿生活在更加自我的世界里,而不是选择与长辈直接对抗。

   

解放日报·上观:95后还有个绰号叫“小粉红(泛指爱国网民)”。听说,他们还挺喜欢这个标签。

   

苏令银:确实,在网络上挥洒理性、真实的爱国热情,已经成为95后的群体自发行为。据我所知,在95后常去的“哔哩哔哩”视频网站,排名前十的国产动漫中大部分“打爱国牌”。其中,动漫作品《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火爆,让“我兔”一词成了95后对中国的一种昵称。

   

田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崇洋媚外”的物质基础正在不断被削弱,哈日、哈韩之后,应该不会再有“媚外的一代”。

   

事实上,作为“全球化一代”的95后具有与生俱来的开放视野。调查显示,接近四分之三的95后非常同意或者同意“在中国,照搬西方式的言论自由会导致社会混乱”的观点。这意味着,某些西方国家试图分化中国人的尝试,在95后群体中并没有什么市场。

 


“不成熟”只是暂时现象

   

解放日报·上观:有人总结,70后、80后在一起有不少共同话题可以聊;90后、95后能聊起来的,可能只剩下《王者荣耀》了。都是9字头的,为何95后、90后看上去不像同一代人?

   

苏令银:95后、90后的差异,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研究认为,每一代人(大约30年)会以自己为中心形成一个同代单位。在中国,由于经济增长、社会转型、文化更替、心理变化的节律不断加快,形成一代人的时间跨度正变得越来越短。但由此认定每5年就存在不同甚至代沟,可能只是一种概括性描述,而非严谨的论证。

   

类似这种“相对无言”的状况,更多反映了心理代沟和行为代沟,而不应归咎于简单的年龄差异。例如,心理上,老人通常认为“平安是福”,但一些年轻人觉得“物质生活丰富才是幸福”。又如,行动上,不少父母认为女生的穿着应该朴素大方,可实际上95后女生爱美之心、“淘宝”之心几乎是挡不住的。

   

本质上看,代际差异主要源于缺乏长幼传承、缺乏观念更新、缺乏换位交流或者说交流滞后,以及缺乏共同认可的交往规则。同时,社会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大的影响因子。我们知道,现代生活的不确定感、不安全感,容易导致父母感受到的心理压力会不自觉地释放到子女教养之中。由此,亲子互动过于强调“管束”而无暇“沟通”。这是一个值得警醒的现象。

   

解放日报·上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经历,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不成熟之处。请问,95后身上有哪些不足?

   

苏令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中国的95后大多思想活跃,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怀疑精神和创造能力,绝非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一代。不足之处则在于,一些人在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过于注重实惠,一定程度上模糊了道德边界;过于注重自我,缺乏对他人乃至家人的关心和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揭示95后身上的一些不足之处,并非是为了说教和批评,而是希望寻求理解、减少焦虑并更好地融入他们、帮助他们。事实上,95后的不成熟之处,正是每一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经环节。这些不成熟只是暂时的现象,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经历的丰富,将逐渐趋于完善。

   

解放日报·上观:一些95后大学毕业后,选择“慢就业”甚至“不就业”。对此,该怎么办?

   

苏令银:对部分95后不着急就业的现象,要注意合理引导。一方面,引导他们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深入了解就业市场;另一方面,引导他们脚踏实地,既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要将其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好高骛远和“三分钟热度”。

   

解放日报·上观: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苏令银:一代人会是“辉煌的一代”还是“颓废的一代”,关键要看社会的支持程度。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95后群体的特殊性,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予充分的信任。要重视培训他们的政治意识、权利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要为他们了解国情、接触社会提供机会。通过社会实践,让他们懂得人生艰辛、珍惜劳动成果、养成正确处世的能力,帮助他们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栋梁。

   

另一方面,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95后的问题,要给他们的成长提供空间和条件。95后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是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个体的问题与社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构的,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依赖于个人和社会的同步发展。

   

田丰:95后作为“全球化一代”和“崛起一代”,其人生视野和价值取向具有很多的时空特性。因此,有必要加强价值观的正面引导。例如,可有针对性地打造年轻人喜爱的典型,强化正面的、鲜活的人物和事例宣传,减少“假大空”的形式主义教育。

   

尽管95后的群体思想和价值观整体向好,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情绪引爆点。比如,爱国主义和民粹主义很容易混为一谈,进而在国外干扰和内部社会压力下引发社会风险。为此,有必要通畅意见表达渠道。当前,大学校园管理仍以堵、禁、防为主。一方面,要加强95后大学生表达意见的组织化;另一方面,应在学校和社会中形成包容性的舆论场域,让青年人可以积极参与社会议题讨论。

 


95后有什么“小秘密”“小目标”

 

95后被称为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有什么“小癖好”“小秘密”和“小目标”?供职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上海分公司的职场新人小洵(化名)、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大一新生高尚,跟本报记者来了场“快问快答”。

 

长时间“掉线”浑身会觉得别扭

 

解放日报·上观:一天花多少时间玩手机?

小洵:起床第一件事是用手机放音乐,睡前最后一件事是用手机刷新闻。

高尚:在学校的话,玩手机的时间比较少。

 

解放日报·上观:必点哪些APP(手机应用软件)?

高尚:除了QQ等社交软件外,常用的包括有道词典、网易云音乐、爱奇艺、今日头条等。

小洵:微信、微博用得比较多。还定期会在“知鸟”上学习新知识,与专业人士交流。

 

解放日报·上观:听说很多95后在玩“王者荣耀”“旅行青蛙”?

高尚:这两款游戏在同龄人中确实很流行,但不怎么吸引我。

小洵:我不打“农药”(“王者荣耀”的谐音)。自控力较弱,容易入坑类的游戏一律拒绝。“旅行青蛙”会玩,因为漂亮的小姐姐都在玩。

   

解放日报·上观:可以忍受多长时间“掉线”?

小洵:无纸化办公时代,没有网络的话,浑身都会觉得别扭。

高尚:一分钟都不能忍受……好吧,最长一天。

 

“和朋友聊不完,望父母更懂我”

   

解放日报·上观:下班后或者周末一般干啥?

小洵:下班后会找饭搭子吃饭,感觉人多促进食欲,然后回家看剧。

高尚:周末一般会睡个长觉。有时会和朋友、同学约场篮球。

   

解放日报·上观:聚会的时候,都是“低头族”吗?

高尚:不是。和朋友、同学聚会的时候有聊不完的话题。

小洵:闺蜜之间的相处方式会随意点。一般聚会不会一直玩手机,毕竟上海太大了,见面不易。

   

解放日报·上观:喜欢发朋友圈么?

小洵:巨蟹座女生,发不发看心情。

高尚:只发一些很新鲜、很有趣的事情。

   

解放日报·上观:会屏蔽父母吗?

小洵:不会。希望他们通过朋友圈更了解我们年轻人,免得每晚的聊天局限于“加班了吗”“吃饭了吗”。

   

解放日报·上观:怎么看90后、80后?

小洵:身边的一些80后喜欢王菲的歌,我没啥感觉。

高尚:80后正处于工作发力期,看上去过得很充实。90后正在不断完善自己。我觉得自己跟他们没什么不一样。

 

活在当下未来才有惊喜感

   

解放日报·上观:对工作有啥期待?

小洵:喜欢简单务实、强调执行力的企业文化。

   

解放日报·上观:收入未达到理想目标,会怎么办?

小洵:收入多少无所谓,更看重岗位的发展潜力。

   

解放日报·上观:有什么梦想?

高尚:想成为演员。平时会钻研写剧本,也尽量争取演出机会。

   

解放日报·上观:有喜欢的明星么?

小洵:高中的时候比较哈韩,一开始纯看颜值。现在,看着00后的明星,会觉得自己是个“阿姨粉”。

高尚:我不追星。

   

解放日报·上观:未来有什么规划?

小洵:不会去做特别长远的规划。活在当下,未来才可能有惊喜感。

高尚:有点担心买房子的事情。困难和挑战一定会有,希望自己越来越成熟,一步步接近梦想。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龚丹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