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产业观察 > 文章详情
扫扫二维码便知真假!消费者手握这个打假利器,能否让假货无处藏身?
分享至:
 (1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锟 2018-03-14 19:41
摘要:业内认为,“二维码锯齿特征识别系统”将成为我国最新一代的防伪技术,将开启中国商品防伪与打假领域“人人监督、个个打假”的新时代。这项防伪新技术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又将到来,“打假”又将成为这几天媒体聚焦的热点之一。

 

这些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商品的极大丰富,但假冒伪劣商品也日益泛滥,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大“公害”。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年1月发布的2017年“双11”网购商品调查报告显示,三成“海淘”商品涉嫌假冒。国家相关部门的打假力度一年胜过一年,假货却依然猖獗。国家质监总局原副局长、中国防伪行业协会首任会长李保国甚至发出这样的感慨:打比不打好,不打不得了,打也打不完,还要坚持搞。

 

打假到底难在哪?

 

从假货产业链看,上游是制假商,中游为批发和零售商,下游为最终的消费者。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将打假的重点聚焦在制造商,但其实从制造源头打假非常困难。制假者一般都藏匿在“深山老林”,要想找到他们难度很大。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分工也越来越细,东一块西一块,这个地方造一个瓶子,那个地方造一个标签,假冒制造非常分散,要想精准打击也非常难。

 

对政府部门来说,打击源头虽然困难重重,也不能放松。

 

但从终端的消费者来说,是不是可以在抵制假货上能有更多作为呢?消费者都不希望买到的东西是假货,如果消费者能够辨别真假,自然会将假货拒之门外。此时,假货对消费者来说,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但现实是,消费者在辨别真伪上,一直缺少有效而简便的防伪手段。

 

生活中,我们购买商品时,也会经常看到类似通过拨打热线电话等方式,与厂商核对防伪码等信息以此确认产品真假。这种方式,其实是我国第一代信息防伪技术,也称信息查询防伪、编码信息防伪、数码防伪等,是通过给商品设置查询密码来实现防伪的技术,具有信息查询验证、公众参与等特性。

第一代信息防伪技术。

而在第一代信息防伪技术之前,其实还有一种防伪技术,即“传统髙门槛防伪技术”,这是工业时代的防伪技术,它通过设置髙门槛进入壁垒,以特种材料、专有技术以及特种设备制造共性防伪特征来实现防伪目的,代表性技术有激光全息、水印图文、缩微文字、变色油墨、安全线等。但这种技术的操作性要求更高,成本也高,推广性不强。

 

第一代技术后,又有了“个性随机物理特征防伪”,这是一种上网查看个性随机物理特征的防伪技术,消费者通过上网查看客观物理特征的档案照片,自我核实、辨别真假。

第二代信息防伪技术——纹理防伪。

但即使是防伪技术,也会被造假者攻破,第一代和第二代防伪技术被造假的案例已屡见不鲜。我国防伪技术评审根据国家标准,将仿制难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很难复制;B级:难以复制;C级:较难复制;D级:一般(有防伪效果)。根据国家防伪技术评审鉴定,对第一代防伪技术的评论是“具有防伪效果”、第二代为“极难仿制”。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些防伪技术操作性差,真正去验证的消费者可能并不多。

 

二维码防伪背后的趣事

 

如今,一种全新的防伪技术,或将给消费者装上一双智慧的双眼。前不久,一项名为“二维码锯齿特征识别系统”的发明成果,在北京举行技术评审会,与会专家一致给予这项最新技术以“不可复制”的最高评价,这在我国防伪行业依法进行技术评审以来尚属首次。

 

这项防伪技术的发明者就是拍拍看公司董事长陈明发。陈明发是防伪技术领域的一名老兵,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防伪技术上都有建树,如今带领的拍拍看已经成为商品防伪领域的领军企业。

 

一枚正方形的二维码犹如黑白迷宫,简单而神奇,它无处不在,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扫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睁开眼睛吃第一顿早餐,登入银行账户办理转账业务,或提着篮子在胡同买菜,都离不开二维码,可以毫不扩张的把当代人的一天概括为扫码、扫码、扫码。

 

在谈到二维码“指纹”的发现时,陈明发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讲起了一段趣事:2015年的一天,他接到一家客户投诉,称印制的二维码不够美观,要求退货。陈明发仔细观察,原来是二维码的墨迹边缘不够整齐,有些细小的毛刺。就向客户承诺改进质量,下一批印制的产品边缘一定平滑,不花不糊。带着给客户的承诺,经过多种印刷工艺的反复试验,研发人员发现始终不能完全消除二维码边缘的细微毛刺(锯齿),即便肉眼看不出来了,用放大镜一看,仍有毛刺锯齿。如何消除印刷品墨迹边缘的锯齿,竟成为一道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

浸润现象让油墨在印刷介质上产生不可消除的锯齿。

通过工艺分析,发现湿润的油墨与印刷介质接触的瞬间,墨迹必然向外扩散、无法避免,查阅技术资料显示,这一现行称作浸润现象。印墨是液态的,印材是固态的,二者结合的瞬间,油墨在印刷介质吸附力的作用下,必然向外扩散、浸润,形成边缘毛刺,想通过人力完全消除,几乎不可能。当技术人员垂头丧气一筹莫展的时候,陈明发却恍然大悟:“我发现了一种二维码防伪新方法!”

 

陈明发解释说,每枚二维码都是带着自己的“指纹”出生的!就像新生儿问世时,都带着自己的个性指纹一样。墨迹边缘的毛刺就是二维码的个性“指纹”,我们给客户印制二维码时,其边缘的随机毛刺既然无法凭借人力消除,就意味着也无法用人工模仿,将其随机特征信息放大拍摄下来、作为识别二维码真伪的依据,就像比对人的指纹鉴别其身份一样,可用来鉴定二维码的身份,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从此,二维码的真伪可以识别真伪了。

 

开启人人打假新时代

 

墨迹边缘的扩散现象,是在微观状态发生的,所产生的微观锯齿特征,人的肉眼无法看见,那么普通的消费者如何如何准确识别呢?

一扫一拍,全程几十秒,轻松购物,安全可靠。

对计算机技术专家来说,这可不是什么难事,一扫一拍就可搞定。陈明发说,消费者如果在商品外包装上看到可鉴别商品真假的二维码,用手机自带的任意一款扫码软件扫码,就可自动进入二维码锯齿识别系统平台,这时手机页面会显示一个相机按钮,只需轻轻一按,咔嚓一声,给二维码拍张照片,并上传到系统的云端数据库,后台计算机收到照片,就可将其与二维码的档案照片进行比对,若锯齿特征相同,就可将结果反馈给消费者:恭喜你,这是真品!反之,则可告诉消费者是假货。

 

 

原来厂家在生产线上给商品包装喷印二维码时,架设在流水线末端的高速拍摄数码相机,已经捕捉、拍摄了每枚二维码墨迹边缘的微观锯齿特征,并将照片上传到识别系统数据库储存起来了。

理论上,采用锯齿识别技术后,无需再专门生产制作任何防伪溯源标签。

“一物一码”是国家对商品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为了能对产品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及时分析处理市场数据,企业普遍接受并开始实施产品“一物一码”。如果商品生产厂家普遍采用微观锯齿特征识别系统这项技术,从此无需再专门生产制作任何防伪溯源标签,在包装物进行“一物一码”喷印时,同步完成拍照采集。

 

锯齿防伪技术具备不可复制、永久有效、易于识别等特征,还具备实施简单的特点,能够满足产品生产量较大企业的防伪、物流、溯源等要求。二维码本身不具防伪功能,但拍摄采集二维码的微观锯齿特征,提取“指纹”特征,就可赋予其防伪功能。随着智能手机镜头像素的不断提高、5G网络的开通、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升级,二维码锯齿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泛。

 

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锡蓉表示,“二维码锯齿特征识别系统”将成为我国最新一代的防伪技术,将开启中国商品防伪与打假领域“人人监督、个个打假”的新时代。

 

就在几天前,拍拍看公司获得船山资本2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用于这项新技术的快速应用。

 

另据透露,拍拍看公司将在海南建立“全国商品打假(黑名单)数据中心”。这一商品打假数据中心的建立在中国尚属首次。该数据中心将应用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提供大规模采集、实时处理和反馈全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客户与消费者鉴别真假的信息服务。数据中心未来将开展“售假黑名单”大数据的采集与应用,为中国商品防伪、打假及商品消费、流通数据链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大数据服务支持。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