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嘉兴一位85后创立了“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不应该是国家的事吗?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孔令君 魏衍方 马炎杰   2018-02-28 18:20
摘要:邱洪波察觉到,嘉兴乃至长三角有不少中小企业,虽然有很强的科技需求,可大多数企业主与专家教授之间“鸡同鸭讲”,生产经营者往往不会用严谨的语言、按照学术规范来描述问题。

85后嘉兴人邱洪波觉得,自己熬出来了:他创立的桐乡守敬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去年实现盈亏平衡。剖析这研究院的来龙去脉,或许能窥见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条新路。

 

邱洪波难忘2015年去工商部门注册时的情景,对方问,研究院要么是国家建的,要么是国企搞的,个人怎么行?邱洪波找了一大堆文件,也联系了桐乡的科技部门帮忙,可注册依旧难办,说是“没有先例”。后来还是浙江省科技厅几番协调,才有了这个名字有些奇怪的“研究院有限公司”。但公司究竟能不能活下来,刚开始他心里也没底: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企业是否愿意掏出真金白银,请一家民营研究院来助推转型升级?实践证明:愿意。目前在嘉兴至少已有6家愿意出钱的企业,虽然还是小打小闹,2017年邱洪波的公司营收约143万元,支出约125万元。  

 

为何要办研究院?邱洪波看准了商机。他曾在嘉兴一家纺织企业工作,遇到了生产难题:本该淡色的布匹在生产中常被染成“花脸”。企业老总向某大学教授求助,教授请企业把染料样本寄到实验室,反复检测发现多了几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成分。耽误了两个月后,教授才回过神来,送来的样本是用矿泉水瓶装的,可能瓶子不干净……邱洪波察觉到,嘉兴乃至长三角有不少中小企业,虽然有很强的科技需求,可大多数企业主与专家教授之间“鸡同鸭讲”,生产经营者往往不会用严谨的语言、按照学术规范来描述问题。邱洪波想,自己或许可以成为这个帮忙提问题、洗试管、统计数据的科研小助理,于是他注册了研究院,探索以市场化机制运作,从事企业的研发服务外包。  

 

他对自己是有信心的。他读大学时便以爱科研出名,本科时给博士生导师当助理,后来又在企业、工厂工作过,明白如何分解科研任务,也懂得车间里的一线工人在想什么。他对市场也有信心:目前国内不少研究院和科技部门提供的主要是科技中介服务,而他坚信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需要的科技服务不仅是信息对接,更是深入参与、发现并解决问题。更关键的是,他设计的科研服务模式价格相对合理。以往企业出钱请专家,若研发失败则“不退不赔”,而邱洪波则将项目分解,不仅要做研究预判,还可以“分期付款”,降低风险。  

 

果然,有中小企业找上门来,比如桐乡一家蓝莓园请邱洪波帮忙改进种植技术。以往这种任务,免不了让上海或杭州的专家们来回跑桐乡,类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星期日工程师”的工作模式;如今有了这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介入,专家只需偶尔来一趟,土壤取样、菌群培养等现场科研工作都由邱洪波等人来做,碰到难题也可用视频会议解决。邱洪波的日常工作,就泡在客户的企业里,和他们的员工一起上下班;他已经招了两位同事,并把这个行当称为“科研管理工程师”。蓝莓园之外,来找邱洪波的主要还是嘉兴当地纺织企业。今年,他计划把客户数量拓展到14家,把科研管理工程师拓展到6人,把企业自持专利数量从原来的55件拓展到80件。  

 

邱洪波觉得,创新驱动已成为产业界的共识,中小企业创新转型的愿望非常强。记者在嘉兴的采访中也发现,当地举办了4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后,大多数企业家都在主动转型,传统的管理、生产、销售方式中普遍用上了互联网、物联网的技术,但中小企业缺少研发基础支撑,只能干着急。而当下,正是解决问题的好时机。去年1月,嘉兴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暨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动员大会,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杭州的互联网创新如火如荼,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这股浪潮中如何推中小企业一把,让它们搭上科技创新的快车,邱洪波的“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了一种启示。  

 

从某种程度上,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嘉兴与绍兴等城市的优势,便在于以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上海、杭州、合肥等科研资源较为集中的城市提供科研成果的试验场景。比如纺织行业,各企业不断地向学术界提出关于材料学、纺织技术和激光技术的新问题,产业持续旺盛的需求能牵引科技的发展,而如何更好地提出问题,则需要科技服务更接地气。

 

编辑邮箱:alexklj@126.com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