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在场 > 文章详情
到处都是自拍的社会,也可以算一种进步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Maldonado 2018-02-12 17:16
摘要:自从2013年“自拍”成了牛津词典的“年度热词”之后,自拍成了这个时代一种独特的力量。

说到“自拍”,你可能想到的是一个对着iPhone用各种表情自拍而无视周遭环境的女孩子,或者是那些作死爬上摩天大楼拍照的人。有人说这些自恋文化盛行是社会的退步,但其实自拍除了自嗨,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艾丽西娅·埃尔(Alicia Eler)在她的新书《自拍这代人》(The Selfie Generation)中打破了自拍是双刃剑的普遍看法,她认为自拍是数字时代虽脆弱却有力的象征。

 

自拍不是主观和自恋,相反,它使得女性、有色人种、移民和贫民等弱势边缘群体有机会获得认可。指尖上的大众传媒为所有人提供了平台,这代人不必再担心自己是否合群,因为在网上你总能获得同类人的点赞。埃尔发问道:“哪个年代的年轻人不自恋呢?”你不能因为他们希望获得认可而责备他们,谁都年轻过,更何况现在他们只要滑动屏幕或者点几下就行了,多么方便。

 

2013年,埃尔就为女权发声,写了关于自拍和弱势群体的关系,她针对的是另一种观点,即:自拍是在一边倒的媒体报道里寻求帮助。同一年11月,女权漫画作者米基·肯德尔(Mikki Kendall)在社交媒体上说:“其实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对于在主流文化中失声的群体来说,自拍意味着什么。”虽然自拍无可避免会使当事人暴露于口诛笔伐,但也使得他们有可能获得世界各地的帮助。自拍,使得曾经淹没在主流文化中的少数人群有了自己的发声渠道。

艾丽西娅·埃尔(Alicia Eler),因擅长对自拍从社会政治角度分析而被称为“自拍符号学家”。

 

自从2013年“自拍”成了牛津词典的“年度热词”之后,自拍成了这个时代一种独特的力量。想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有了种新的方式,就是自拍。

艺术家大卫·特鲁洛(David Trullo)在作品《Narcissus》中呈现了四个赤膊男在洗手间背对瓷砖的自拍

 

“他们希望通过图像、技巧、标签、身份和标志性事件来引起外界注意。“作家伊姆加德·埃米琳(Irmgard Emmelhainz)这样写道。

 

当然了,自拍也有非常明显的短板,那就是个人隐私。我们对于社交媒体平台滥用肖像隐私心知肚明,却还是会坚持自拍,因为我们喜欢这样。我们的照片成了别人的获利渠道,我们在网上的一举一动都有迹可循,但依旧我行我素。

 

我们为什么不担心呢?因为大多数普通人的态度是“反正我也没什么好挖的料”,但对于某些网红或者明星来说,就不是这样了。因为他们的自拍是有号召力的,一不小心就会被网上的激进分子利用。

帕丽斯·希尔顿(Paris Hilton)称她和布兰妮(Britney Spears)于2006年开创了自拍先河

 

菲律宾战争时期婚礼的自拍,记录下特别的时刻。

 

艺术家们倒是很早就开始用自拍来创作了。瑞恩·麦金利(Ryan McGinley)就是一个例子,作为最年轻的艺术家之一,把镜头对准自己,创作出很私人化的自拍照。而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自拍”的发轫,可追溯至2006年帕丽斯·希尔顿(Paris Hilton)和“小甜甜”布兰妮的合照。

将镜头对准自己的瑞恩·麦金利(Ryan McGinley)

 

最近,艺术家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陷入一桩版权官司。他把自己发在社交网站上的一张照片打印出来并以6位数的价格卖给了高古轩画廊,摄影师唐纳德·格雷厄姆(Donald Graham)却以侵犯版权之名将他告上法庭。这个案子还在审查中,但可以肯定的是,两位都能在这场争论中有所收获,其焦点是一个恒久的问题,即:什么是艺术。

 

在某个特定时刻,自拍可以是一种隐喻说法,正如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ncisco de Goya)在《战争的灾难》(The Disasters of War (1814))中所说的“真相已经死亡”。自拍和因特网文化对“真实”这个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后真相”和“假新闻”不是新的概念了,像自拍、社交媒体和大数据并不能为我们这光怪陆离的世界买单,但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这个世界。

 

 

栏目主编:章迪思 文字编辑:实习编译 徐丹婷 编辑邮箱:48056615@qq.com
本文编译自BBC网站,文中图片均为原文配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