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发达国家长期占据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中国产业如何实现“逆袭”?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俞晓晶 2017-12-16 06:41
摘要:一个国家能否从参与全球化中获益,取决于其是否能够以及以何种方式加入全球价值链体系。

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领域的重点任务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在上一阶段发展中,我国坚持“制造业优先发展”的传统工业化思路,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迅速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必须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这一基本要求。

 

重新认识全球价值链体系

 

全球价值链描述了全球生产经营活动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一个国家能否从参与全球化中获益,取决于其是否能够以及以何种方式加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在当前的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少数发达国家长期占据中高端服务环节,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共享”中低端生产环节。

 

当前,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推动全球价值链重塑。

 

一是全球价值链新形式的出现。区域性价值链将成为全球价值链的表现形式。随着人工智能、远程服务、需求定制等新的生产服务方式的出现,劳动力成本将不再成为企业生产区位选择的核心要素,取而代之的则是区域科技水平、劳动力素质、需求者位置和偏好等其他因素。小规模、定制化、本地化生产服务方式将改写过去追求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服务方式,意味着全球价值链本身向高端化、区域化迈进。

 

二是全球价值链新载体的出现。随着智能与制造业的结合,随着生产与服务的融合,以低成本劳动力加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将难以为继。同样,随着与服务之间的深度融合,生产环节已经不再意味着处于价值链最底端,而服务环节可能产生更高的价值。同高端服务相结合的生产环节、同先进制造相结合的服务环节才是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基本载体。

 

三是全球价值链新竞争方式的出现。占据价值链中高端的方式正在向“规则引领”转变。随着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概念的普及,全球主要国家都在积极争取能够成为相关领域的标准制定者和规则制定者。在这场标准与规则之争中,只有参与者和引领者才更有可能成为全新价值链的塑造者,进而成为价值链中高端的占领者。

 

显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已经很难再凭借原有的廉价要素优势加入全球价值链体系,甚至有可能被该体系所淘汰。打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正在成为决定发展中国家未来经济命运的“攻坚战”。

 

我国具有哪些潜在优势

 

过去,我国依靠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庞大的需求市场、低廉的要素成本和相对高素质的劳动力等要素成功加入全球价值链体系。这些要素有些还在继续发挥作用,有些则已经不复存在。当前,互联网效应、全产业链优势、潜在的软实力以及潜在的先发优势正在成为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潜在优势。

 

互联网效应。自推动“互联网+”战略以来,“互联网+”效应正在日益显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链创新、供应链创新、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正在发挥出显著的外部性。传统产业依靠“互联网+”实现转型,新兴产业依靠“互联网+”蓬勃发展,创新创业依靠“互联网+”不断涌现。

 

全产业链优势。我国在大多数行业都拥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生产链条,这一优势是大多数将生产环节转移出去的发达国家不可比拟的。一方面,全产业链能够更容易过渡到需求导向性的生产模式,另一方面,产业链条任一环节的创新都可能迅速提升整体效率。

 

潜在的“软实力”。得益于中国企业对于品牌的认知、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及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在纺织、服装、家电等传统产业领域,“中国制造”已经改变了过去低端化标签。而在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产业领域,“中国制造”也已经具备了同发达国家竞争的实力。

 

潜在的先发优势。一方面,在一些尖端技术领域,中国高铁、中国航天、珠港澳大桥……正在成为“中国制造”的新代言人。这些活生生的案例业已证明了我国有能力、有实力突破技术壁垒、塑造中国标准。另一方面,诸如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制造业复兴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表明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尚没有定论,我国尚有机会在本轮产业革命中有所作为、脱颖而出。

 

未来面临三大任务

 

在当前形势下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面临着三大任务。

 

第一,夯实发展基础。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转变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传统工业化发展思路,坚持生产与服务“双轮驱动”。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改造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以服务化促进企业提升专业化程度,拓展服务规模和服务层次。

 

第二,构建地区优势。在“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引领下,推动中国与周边区域的产业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鼓励企业依托我国全产业链、市场规模等优势延伸服务链条,从而突破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体系,构建中国发挥主导作用和具有话语权的区域价值链体系,形成以中国为核心引领地区经济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新体系。

 

第三,塑造“中国标准”。“中国标准”的形成、传播和实现引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当前,应该依托现有的产业优势和技术力量,在已经具备基础的高铁、核电、航空等产业领域,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在可能产生突破的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依托用户基础和大数据等优势,率先实现技术突破。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