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为什么习近平夫妇选择在故宫迎接特朗普夫妇?此中大有深意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谷宇 高奇琦 2017-11-08 20:58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前的中国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

11月8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故宫博物院迎接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为什么选择在故宫迎接特朗普夫妇?在其背后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考量?

 

 

步入新时代,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也前所未有地具备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机会。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五年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整个成就融合在一起,使我们可以站在接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位置来思考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是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大国,包括故宫在内的诸多历史文化遗迹是最好的明证。除了有形的实物,中国在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中所强调的许多观念都源自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例如,我们反复强调的和平思想,实际上在《论语》、《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等典籍中都能够找到出处和源头。此外,中国人“乐于助人”的观念同样可以从儒家、道家思想找到渊源,例如《论语》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道德经》所强调的“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再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观念,这和《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以及儒家的“节用而爱人”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前的中国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是有生命的,若要生生不息,需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以时代发展为背景。我们应当认识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调不是说要去重复古代的典籍,而是把典籍中的内容与时代性结合起来。同时也要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即优秀的内容加以创造性利用,而不是把传统的形式移植到当代。换言之,就是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

 

第二个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反两面内容加以扬弃,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应当要把传统文化中关于强调学习、热爱和平、绿色生态、互相帮助等正义向上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总结,对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予以深入挖掘,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并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宣传结合起来。

 

第三个原则是服务大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方面建立在物质财富的基础上,同时也建立在文化自信和创新的基础上。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需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服务于政治发展的大局,同时也要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起到支撑作用。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目前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些思潮和观念背后都有西方文化的影子,因此,真正巩固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大局,从根本上讲就需要找到文化自信的根脉和深厚基础。

 

第四个原则是服务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方向。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文化是人民的思想状态的体现,同时也是人民的创造性活动。因此,我们应当深入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进一步激发人民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从根本上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这些以中国为根基的文化成果,最终也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文化前提和扎实的文化基础。

 

当代人类面临许多突出的难题,而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的智慧和力量,而且要发挥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存储的智慧和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以及道德文化理念等,能够为我们今天的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充足的启示,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和鼓励人们真善美的追求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继承和发扬,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和时代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把握好创造与创新的目标与要求。具体而言,我们要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内涵相协调,同时也要让传统文化产生跨越时空、跨越国度的深远影响,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展现出永恒的价值和魅力。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态度,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当代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的态度,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的原则。

 

总而言之,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尽管我们时代发展的步伐很快,但是直到今天,人类在几千年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仍然是我们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前行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发掘和运用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优秀思想和知识,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作者分别为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主编:王珍,邮箱:shhgcsxh@163.com

文字编辑:王珍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