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在场 > 文章详情
大导演维姆•文德斯也是宝丽来相片爱好者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Sean O'Hagan 2017-10-18 11:02
摘要:为约翰•列侬的守夜、与女摄影师的公路旅行、给男摄影师拍的特写……电影导演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在早年拍摄大量经典电影时,同时也拍了数以万计的宝丽来相片。最近,这批宝丽来相片在英国展出,文德斯与我们分享了这些相片背后的故事。

维姆·文德斯估算,在电影事业蒸蒸日上的1973年至1983年之间,他总共拍摄了超过12000张宝丽来相片,但现在只有3500张保留下来。他说,“我常常把相片送给别人。被拍的人似乎比我更有权保存它。宝丽来相片有助于电影拍摄,但我不是为了这个而去拍宝丽来相片的,它只是一个可选项。”

 

四十年过去了,现在伦敦的摄影艺术馆(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将要为文德斯的这些相片举办展览,并取名为“瞬间故事”。这些照片的拍摄时间基本上贯穿了文德斯拍摄电影的高产期,在那段时间,他拍摄了包括《守门员害怕罚点球》(The Goalkeeper’s Fear of the Penalty)、《爱丽丝城市漫游记》(Alice in the Cities)、《美国朋友》(The American Friend)等众多经典影片。在这些相片中,有一些抓拍了电影拍摄制作时的某个瞬间;有一些则是文德斯经过的一些地方,包括城市、小镇、沙漠、高速路和酒店等。如同他的电影风格一般,这些相片都透露着一股忧郁的浪漫。“我看到这些的第一反应是,‘天哪,这些都是哪里找来的?’我对其中很多相片都已经没有印象了,我原来疯狂地拍过这么多相片。”

 

此次展出的相片分为不同的板块,它们一起组成了一个世界,一段理想中的时间,这里没有哀怒,只有“我”和“我”周围所有个体的纯洁。文德斯电影的特点是没有太多精雕细琢的思考打磨,它们产生于人的直觉——而这些宝丽来相片也是如此。

 

文德斯视觉艺术工作室靠近柏林的中心,我们的见面就在他工作室一间大而整洁的办公室中。刚骑着机车从家中赶来的文德斯戴着头盔、穿着风衣出现,这样的穿戴配上他的灰发、厚重的圆框眼镜以及高腰长裤,看起来就像一位古怪的教授。

维姆·文德斯  图片来源:百度

 

文德斯今年已经72岁了,他年少时生活在杜塞尔多夫,他的医生父亲给了他第一台相机。“他一生都在拍照,但从未把自己当成是摄影师。他把对摄影的热情传递给了我,我需要自己去学习曝光、聚焦等技术。尽管我很爱摄影,我也不会认为自己是一名摄影师,包括创作那些宝丽来相片时。”

 

他这样的想法会影响到他拍下的照片吗?他自己回答说,“是的,很显然,如果我想要认真地为某样东西创作摄影作品,我不会首选宝丽来相机,我在拍摄正式相片时不会考虑它。”

 

在与摄影艺术馆接触之初,文德斯考虑了很久是否应该举办这个展览。他说,“我确实十分犹豫,这些相片能被放进展厅的唯一正当理由,只是它们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事。它们能够还原事物本来面貌,唤醒我们模糊的记忆。毕竟人们常常忘记很多事情,多到超乎自己想象,这是十分悲伤的事情。”

 

在艺术馆的语境下,宝丽来相片是一个很复杂的呈现对象。虽然常出现褶皱或轻微褪色,但宝丽来相片唤醒人们对于遥远过去的回忆,并给过去镀上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色彩,即使有时相片过曝或构图欠缺。这是宝丽来这种笨重又难以聚焦的相机所具有独特魅力之一。而在展览空间中,这些只代表瞬间的相片被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

 

在文德斯看来,这是一个不太舒服的转变,“宝丽来相片的意义不在于相片本身,而在于相片背后的故事。这也正是为什么这个展览叫做‘瞬间故事’,比起一本摄像集,展览名目更像是一本故事书。”

 

与相片共生的故事显然会十分吸引人。比如,文德斯回忆起了他在1973年与一个“很高的年轻女人”的相遇。当时他在纽约很著名的CBGB酒吧,那位女士就坐在他旁边。注意到文德斯是一个人后,那位女士在离开前给了他自己的名字和电话,让他以后去旧金山时可以联系自己。一周后,文德斯真的如言联系了她,并从此开始了与年轻的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的友谊,两人还一起公路旅行去了洛杉矶。“我和安妮都在路上拍了一些照片,”文德斯说。而他拍的那一部分正在展览中展出。

 

再如,文德斯回忆起自己开车在洛杉矶高速路上时听说约翰·列侬(John Lennon)去世的场景。“那是我人生中印象深刻的一个时刻,”文德斯回忆说,“我慢慢地靠边停车,任由车流飞速而过,自己忍不住开始哭泣。我坐在那里,哭到再没有眼泪能掉下来。”凭着一时冲动,他直接开车去了机场并搭乘当天红眼航班去往纽约。“当我到达时,我成了上千上万默哀群体的一份子。那就像一次群体性的精神创伤,我们所有人都感到失去了一些本以为不会这么快消失的珍宝。对我来说,他(约翰·列侬)代表我整个青少年时代。”

 

不像他后来的相片满是景观和建筑,“瞬间故事”展出的相片包含了几幅肖像特写,包括著名的荷兰摄影师罗比·穆勒(Robby Müller)、德国演员森塔·贝格尔(Senta Berger)以及后来的丹尼斯·霍珀(Dennis Hopper)。霍珀是《美国朋友》的主演,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师。

 

霍珀与文德斯之间有高下之分吗?“一点也没有。丹尼斯是……”一次很长的停顿之后,文德斯说道,“是一个很自在的人。到我们俩有交集的时候,他已经不再专注于摄影了,而转身开始绘画。我们谈论过摄影,我十分喜爱他的作品,我们甚至合作过一部电影,影片里他饰演的人物也与摄影有很大关系。但对丹尼斯来说,摄影已经是他的过去式,我从1976年就认识他,但从未见他拍过一张照片。”

 

其实文德斯现在也视摄影为自己的过去式。他说,“不仅仅是图像的意义被改变了,人们观看的行为本身就与过去含义不同。现在,图像观看对人们来说是展示、分享或记忆,而不再是关于图像本身。对我来说,图像总是与独特性相关联,是关于框架和构图的艺术。你拍下的是那个物件某个独一无二的瞬间,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神圣性。但现在整个观念都不一样了。”

 

几年前,或许正是因为感知到了这种变化,文德斯把他的宝丽来相机送给了朋友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她自己的相机又老又破还会漏光,而我的刚好跟她是同款,反正我再也不会用它了。”

 

因此,“瞬间故事”展也是对宝丽来相机和它所代表的一切事物的一首挽歌。“在当时,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食物、空气、我们的简陋小车以及人手一根的香烟。但现在,拍宝丽来相片只是人们生活中一个可有可无的选择。”

 

说到这里,文德斯禁不住叹气。“社会文化变了,我们熟悉的都不见了。我真的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还在坚持用‘摄影’这个词,本应该有一个新的术语来描述这个领域的,但现在已经没人有心思去找了。”

 


本文编译自《卫报》,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为原文配图。

编译:黄一汀

文字编辑:章迪思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邮箱:48056615@qq.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