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际 > 世界观 > 文章详情
深度丨右翼民粹选择党首次闯入议会,学者:默克尔得到了拥抱,也被打了一记耳光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廖勤 2017-09-25 14:13
摘要:右翼民粹政党选择党以12.6%的得票率排名第三,成功挺进联邦议会,成为德国二战之后首个进入议院的右翼民粹政党。它的入局对德国乃至欧洲意味着什么?

24日结束的德国议会大选虽然没有飞出大的黑天鹅——现任总理默克尔仍稳坐江山,但是却意外飞出一只小黑天鹅——右翼民粹政党选择党以12.6%的得票率排名第三,成功挺进联邦议会,跃升为联盟党、社民党之后的第三大党。选择党由此也成为德国二战之后首个闯入议院的右翼民粹政党。它的入局对德国乃至欧洲意味着什么?

 

为何在5年内迅速崛起?

 

选择党跻身联邦议会并非一夕之功,其实,在此前的地方议会选举中,选择党就接连攻城略地,已在十几个州议会中占有席位。在联邦议会大选中的表现更是抢眼,2013年首次参选时仅获4.7%的选票,如今却增至12.6%,4年时间翻了近3倍。

 

这个在2012年创立的松散政治团体、2013年建党的小党,为何能在短短5年时间内迅速崛起,并成功打入体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对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表示,选择党一直作为默克尔政府的对立面存在,对默克尔的政策持反对立场,寻找政府政策漏洞。选择党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党形态,而是相对松散的异议型政党,或者说议题党,它通过运作不同议题确定其反政策立场,从而获得民众支持。

 

最初,在欧债危机背景下,德国选择党借反欧元的旗号脱颖而出。但随着欧债危机的缓解,选择党曾一度失势。然而,2015年的难民危机又为选择党的东山再起提供契机。100多万难民在默克尔的“开门收人”政策下涌入德国,带来安全威胁,也激发社会矛盾,选择党借势打出反移民和反难民的口号,迅速崛起。

 

在崔洪建看来,选择党的异军突起代表了德国社会隐藏的另一种声音,就是反对默克尔政府的政策,从欧元区政策到难民政策,而且这种反对声音在不断扩大,显示德国社会的分裂已非常严重。同时,选择党的崛起也是对德国大联盟执政的妥协文化、共识政治的不满和反动。这种联合执政体制的弊端在于缺乏反对声音,两党共事为避免共同承担责任,很难就政策进行充分辩论。而选择党就试图通过制造反对声音,拓展生存空间,从而打破这一体制。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认为, 选择党的崛起说明德国虽然表面上看似很稳定,其实底下暗流涌动。“这次大选的结果给默克尔送上了拥抱,也打了她一记耳光,选民亮出自己的态度——我们赞同你这个人,但反对你的政策。”

 

丁纯表示,默克尔成功连任固然意味着选民的求稳心态,但是大党今年的得票率均低于预期,联盟党获33.0%,社会民主党为20.5%,选票被选择党等其他小党分流,这首先说明选民对默克尔政府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内外政策的明显不满。第二,对于德国在欧洲一体化和世界事务中表现出的雄心,将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无论是拯救欧元区、还是接收难民,德国民众在深层次上并未做好准备,仍心存犹疑,认为默克尔政府走得太远。第三,说明德国选民对大党把控政治的固化现实已越来越厌恶,这将是传统政党面临的一大挑战。

 

选择党首次跨进联邦议会也反映了欧洲乃至西方世界政治生态的一个大趋势,即政治光谱向右转。从美国的特朗普当选总统,到英国脱欧,到荷兰、奥地利、法国的右翼民粹党的人气高涨,如今,就连被认为是稳定象征的德国也未能逃脱这一大势。

 

从外部大环境来看,这是全球化负面影响在西方国家继续发酵的结果,从内部小环境来看,这也是西方国家的执政者,尤其是传统中左、中右政党“离民久矣”,长期以来不关注、不在乎中下层民众的感受和诉求结下的苦果。

 

而与传统政党忽视中下层民意形成反差的是,民粹政党却以单一议题为利器,对民众最现实、最关注的呼声作出回应,显示出特别“亲民”的姿态。在这次议会大选中,德国选择党就主打“难民牌”,抓住选民对安全的担忧大做文章。

 

“因此,从客观上也可以说是默克尔自己变向助推了选择党的成长,并把选择党送进了议会。”丁纯说。

 

纠偏体制还是牵制政府?

 

“这是自纳粹以来首个进入联邦议会的右翼政党。”对于选择党闯入议会,《金融时报》搬出了纳粹的历史“坐标”,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苏格兰大学政治学家哈特威格·帕乌兹也不无担忧地表示,选择党虽然提出正确的问题——关于移民和一体化、关于欧盟——但却给出错误的答案。该党“非常缺乏经验,非常暴躁,非常分散”,很难确切知道该党的存在将如何影响德国未来四年的政治和政策,“我们已驶入未知水域。”

 

选举结束后,得票第二的社民党作出一个“自我牺牲”的决定:宣布将成为反对党,不与联盟党组建联合政府。社民党领导人舒尔茨表示,不能让选择党成为反对党。

 

为阻击选择党成为最大反对党,社民党主动“舍身取义”,但是,在丁纯看来,社民党此举并非完全“大公无私”,也有自身盘算:如果继续做执政伙伴,功劳还归于联盟党,自己恐怕永无出头之日。不如退一步做反对党,找回自主和独立,重整旗鼓。

 

丁纯认为,选择党即使不能成为最大反对党,但是反对党的角色是当定了。但是,选择党入局并非就是洪水猛兽,更没有夸张到德国政治就此进入黑暗、独裁时代。

 

从积极一面说,右翼民粹政党进入体制是对传统中左、中右政党执政曲线的纠正。事实上,这种纠正也反映到政策层面,比如荷兰大选后,吕特首相吸收了右翼自由党的主张,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吸收了极右政党“国民阵线”的观点。未来,默克尔执政也必然会吸收选择党的政策建议。“这对德国政治精英长期秉持的观点、方针、政策是一种修正,也是体制自我纠偏的体现。”

 

其次,选择党进入议会后也会面对许多执政党面临的问题,身在体制也会受到体制的约束,加上德国社会崇尚严谨、务实和反思历史,其激进的民粹色彩会有所弱化。“选择党多少会改变德国政党政治的生态运作,但是不会颠覆德国政治的根基,将来会是一个双方互动、综合的过程。”丁纯说。

 

崔洪建也认为,选择党进入体制后会收敛言行,会有一定程度的回摆,不会像过去在体制外那样大尺度。但是,选择党不会轻易放弃原则和初衷,一定会继续释放不同声音,与政府针锋相对。和其他民族主义政党一样,选择党也秉持德国优先原则,反欧元、反移民、反自由贸易。原则和立场差异难免会引发冲突,比如在贸易政策上,联盟党和自民党主张自由贸易和市场开放,选择党却持贸易保护主义立场,届时会提出限制外来投资、鼓励买国货的建议,挑战执政联盟开放的贸易政策;又如难民政策可能会成为未来政府的焦点议题。选择党会抓住主流政党的这一软肋,捍卫自己反移民和难民的主张。

 

总之,默克尔政府的内外决策未来会受到更多牵制,能在多大程度上摆脱牵制,关键要看主流政党对选择党如何施加影响。“按照德国人的逻辑,对于那些带有极右色彩的政党和政治势力,他们认为可以通过体制和社会改造使其转轨、反正。对德国主流政党来说,今后在议会中如何与选择党共处,求得共识,将是一个学习过程。”崔洪建说,但是,无论是主流政党,还是选择党,双方都试图去影响和塑造对方,鉴于双方的背景、理念存在巨大差距,如何拿捏好分寸是一大考验,这也决定了彼此的互动和共存会是一个复杂过程。
    
(栏目主编:杨立群;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文字编辑:杨立群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