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中国社会学会首位女会长李友梅:不同于西方“丛林法则”,东方智慧给出另一条发展道路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友梅 2017-08-18 06:40
摘要:要揭示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理性,就需要我们对西方经典理论源起及其依据局限性进行再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创建起自身的研究范式与话语体系。

【编者按】今年7月,上海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新任会长,她也是中国社会学会的首位女会长。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大发展的时代。这同时也是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中国社会学如何反映时代进程、应对现实问题?如何构建起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推进中国社会学自信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思想汇”特邀李友梅会长撰稿,请她谈谈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所思所想。


 

当今的中国与世界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变革。这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却充满不确定性的大变革,或将对中国乃至全球社会惯有的认同纽带和运行机制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发展与全球变迁“双向互嵌”的情境下,任何单向度的视角或静态观点,都无法清楚地呈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后所蕴含的新动能。中国社会学界的一些学人前所未有地感到了一种源于学术话语缺失、学科队伍匮乏、学术信心不足以及由于解决此类问题的总体方案尚未形成而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的洞察力、理解力、推论力、概括力,还不能回应大变革时代中国社会和全球社会的转型新问题,在此背景下,构建好中国转型社会学的话语体系越发紧迫和重要。

 

 

中国转型赋予社会学以双重学术使命

 

 

当代中国的转型赋予社会学以双重学术使命:一方面,要从规律层面解答,使得千差万别的社会群体在同一个社会体系中,能够各得其所、各安本分、相得益彰、共存共荣的社会共识是如何达成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从逻辑层面阐明处于世界复杂格局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特有的理性。

 

 

如今,中国与世界间的互动互联日趋频繁,当我们试图对其作出阐释时,不仅需要识别源自不同文化与文明背景的经验机制以及这些经验机制各自的社会基础,而且要针对不同制度安排、价值体系、运作逻辑的实质寻求贴切的理解。这个理解非同寻常,这是因为,我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既与全球现代性危机、全球治理赤字、全球化受挫及价值多元化持续带来的新挑战紧密关联,又深受各国对全球化新发展的不同认知与反应等方面的影响。

 

 

众所周知,近现代史上的全球化始于英国的“贸易全球化”,而紧随其后并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式新自由主义性质的“金融全球化”。这意味着,全球化并不是一个从过去到现在一成不变的单一过程,相反,在大国崛起过程中从来不乏各行其是的全球化。中国倡导的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共建共享的倡议构想,不是与西方走的全球化道路接轨,也不是延续西方推行的现代化模式,而是通过放大全球化的益处串连欧亚非,进而实现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这是东方智慧给出的不同于西方“丛林法则”的另一条发展道路。因此,如果我们试图诠释好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势必要建构与其相应的话语系统,而这个话语系统不能套用西方经验之上的全球化概念。作为转型社会学的研究者,我们还必须深刻知晓这个不能套用的真正缘由。

 

 

与全球化进程复杂交错的推进相伴,中国现代化进程也进入了新阶段。以互联网与新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给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模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我们的“乡脚”社会(指乡下最基层老百姓的日常社会生活)几乎同步进入了大数据电子商务时代。而同时,我们也感受到技术与就业以及产业升级与知识技能领域出现的,包括公平与效率等诸多非适应性的新问题,且这些新问题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还在发生新的变化。能否真正捕捉到其中的核心机制,将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源动力和引导力的研究效率形成新的考验。我们已经难以从传统意义上去讨论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也不能简单或线性地讨论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形态变迁。那些仅仅依靠单向且静态因果关系的方法论早已不适于理解转型中的当代中国,中国社会学亟需创建能够反映如此复杂性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跳出“路径依赖”泥沼,创建研究范式与话语体系

 

 

由于深受既定社会的技术、经济发展等新因素的影响,研究转型变化的社会学始终需要以新的开放思路去回应新因素的影响可能引发的新变革,始终要从战略意义上思考如何建立更适于揭示深层社会问题的方法论。然而,现实中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是一个交互作用的复杂整体,其组织程度总是取决于一系列的经验机制,并且总是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如何识别并借助这些经验机制来认知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构建有质量的理论方法与学术话语,使之能与不断更新的现实情境与需求相契合,这是转型社会研究的共同体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一个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与日俱增的时代,面对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向纵深发展的局面,以往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研究及其理论依据很可能遭遇重要挑战。如何创建更为贴切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国社会变迁进行可靠且前瞻的判断;如何创建能够更好地向世界完满诠释中国现代化实践规律的学术话语,为世界真正理解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来源提供一种更易接受的认识路径。这些正是当前的时代赋予我们的特殊使命。中国社会学人在构建和发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方面做了很多积极努力,但也仍感到,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既有的思想理论、分析手段与实际要求之间的距离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我们不仅缺乏“共享的问题意识”、“共建的研究格局”和“共通的话语体系”,而且对于造成我们认识不足的深层问题及其原因,尤其是对存在于我们研究中的“路径依赖”问题的实质性反思也远远不够

 

 

做研究需要弄清楚观点、概念、理论脉络的发生、发展、衍变过程,否则就容易将分析推论建立在误判的基础上。当前,尽管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对于中国社会快速转型问题的研究,深受西方市场转型理论与解读苏东社会转型的布达佩斯学派的影响,也看到了西方理论范式“水土不服”的症结以及越来越趋向西方的理论与中国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但是,我们没能进一步反思到这些理论依据“舶来品”的原初设定及其所存在的局限性,就陷入了研究思考的“路径依赖”泥沼,继续任由前存的思维框架来形塑研究的过程与思考轨迹。在经验研究的层面上,更为严重的是,对这种路径依赖的思维定势的认同还深深根植于对制度安排的思考中。于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所创造的东、西关系,即“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预设被长期应用于我们的社会学研究模式中,甚至有学者还会以西方文明过程来理解东方文明的转型,但却忽略掉对后者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系与制度安排的实质认识。这或许是我们难以真正有质量地揭示我们自身运作社会生活的方式和逻辑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揭示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理性,就需要我们对西方经典理论源起及其依据局限性进行再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创建起自身的研究范式与话语体系。

 

 

多维度推动中国转型社会学话语建设

 

 

深刻认识多种全球化并进中的中国转型,对于解析多样化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因此,需要打通中国社会科学内部各自封闭的界限,突破狭隘的思维定势以形成新的合力去承担起应尽的时代责任。现实中的我们迫切需要审视自己的回应能力,也迫切需要在构建中国转型社会学话语时深切明白如何进行“补课”的问题。中国转型社会学话语建设仍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其最紧迫的任务,是如何规划好高起点的反思与建设,不断累积自身的学识以提升回应大变革时代中国以及全球社会的转型新问题所必备的创新能力

 

 

当前,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题,为全球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这不仅需要我们能够形成一种对新时代全球化的有效阐释力,更需要我们具备一种对不同的全球化机制进行深度比较研究的学术能力。除此之外,要建构能够处理勾连交织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维对话”的知识系统。这既要不断地在不同的实践领域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又需要在从“抽象”到“具体”的持续多次往返中与基于不同经验机制的存量知识进行对话,进而提升创新能力在跨语境、跨情境等极其复杂的“多维对话”中的质量。

 

 

学术话语建构和学科队伍建设的推进,都需要经过不断完善、创新与再生产的艰难过程。这一过程特别有赖于支持高质量学术生产的学术制度的存在和作用。学术评价体系与评估标准的建立,应考虑到学术研究本身的局限性,认识到推动学术发展所靠的不是数量递增,而是质量提升。中国社会学作为一个多学科整合的学术共同体,需要我们对如何“补课”的问题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在综合性的学术追求与单一性的学科追求的关系协调中,一方面,在多种学术传统、学术流派、学术立场和方法原则的并存中开放讨论的边界,互通有无、交流合作,进而形成认识上的“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以回应中国乃至世界转型的核心问题为导向,构建起能与时代巨变所激活的思想空间相应的研究格局。当前,我们亟需深耕和拓展转型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在应对全球化冲突、移民问题、资本扩张、信息技术革命等全球议题中开展一系列跨领域、跨境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在“共通”的话语体系中的对话,使我们基于中国社会生活实践的理论思考能够不断走向成熟,让我们的学术话语进入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话语体系并在其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中国转型社会学话语建设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对于这个建设的重要条件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我们深深意识到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之重要,因此,迫切希望对自身理论基础和学术脉络进行再梳理和再认识,进而审视我们在方法论上的反思和建设是否具有恰当性,以此检验我们在新的变化面前是否更具有定力、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术话语的综合实力是否完善,以及我们是否能够在全球化的激变性浪潮中开拓出中国式的转型社会学。

 

 

(作者为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大学教授,本文原题为《中国转型社会学话语建构的时代担当》)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主编:王珍,编辑:李小佳。邮箱:shhgcsxh@163.com

文字编辑:李小佳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