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学习7·26重要讲话|邓纯东: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需把握哪些重点?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邓纯东 2017-08-16 06:4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已经产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最新思想理论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如何理解这个“主题”?它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探索,不断开创历史新篇章的伟大历史结论。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我们党面对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课题,开始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也走过不少弯路,吃过不少苦头,有过不少教训。总之,这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和实践。39年前,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新的历史起点,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倡导解放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也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成败,关系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关系人类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和历史命运。展望未来,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理论、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创新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是社会主义运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人类社会必将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必须要有成熟政党的正确领导;无产阶级要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实现共同富裕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要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理论依据,不仅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身发展,同时也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深入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已经产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最新思想理论成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人民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导致亡党亡国。苏联解体就是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把西方的所谓政治多元化引进苏联党和国家政治体制,推行所谓“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抛弃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丢掉了共产主义信仰。苏联共产党最终失去了执政地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终也走到了自己的尽头。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必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国内外不断有人跳出来质疑“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

 


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它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下,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科学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不断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困难和挑战,努力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努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它是最能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好道路、好制度。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是由人民群众进行创造和发展的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使我们的制度、道路能够确保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有最多的获得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各个领域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确保了中国最广大人民不断走向美好的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它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新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取得的伟大成就,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年至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5%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我国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投入大国和第二大知识产出大国,成为全球多极化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体现在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精准扶贫成效卓著。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2012年减少5564万人,平均每年减贫近14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5%,比2012年下降5.7个百分点。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2元,比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快2.7个百分点,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和生命力。

 


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关乎世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优越性,是确保我们实现未来发展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方式,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积极推进深化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旨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深入、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还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40年探索积累起来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我们党坚持和确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架构和根本取向,集中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今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既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发展,又要防止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保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航船胜利到达共产主义的理想彼岸。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主编:王珍,邮箱:shhgcsxh@163.com)

文字编辑:王珍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