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南航事件”敲响警钟,进入常态化的作风建设该如何进行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金祥 2017-08-13 12:41
摘要:时间久了,有些人就开始懈怠,认为作风建设“已经告一段落”,可以松松劲了。但事实证明,作风建设进入常态化,更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弘扬优良作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8月12日晚,西安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针对此前引发舆情的“南航事件”,会议指出,这次事件“敲响了一次作风建设的警钟,敲得及时、敲得必要”,“要举一反三,自我反思,多从自身找差距”。

 

作风,是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党的作风反映了党员干部的思想风貌和工作态度,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和政治本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是,时间久了,有些人就开始懈怠,认为作风建设“已经告一段落”,可以松松劲了。但事实证明,作风建设进入常态化,更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弘扬优良作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加强作风建设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客观需要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明确提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党员干部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赞许你、拥护你、追随你;干部不务实事、骄奢淫逸,群众就会痛恨你、反对你、疏远你。”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核心问题,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其实质是对待人民群众态度和感情的问题。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群众路线历来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中坚和骨干,只有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才能密切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

 

当前,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还仍然存在,如果任其滋长蔓延,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因此,党员干部应牢记习近平同志所发出的:“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的忠告,把加强作风建设放在事关党的事业兴衰的高度来审视,放在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夯实巩固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增强抓好作风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其次,加强作风建设是提升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 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党性修养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职业修养、纪律修养、作风修养六个方面,作风修养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加以实现和体现。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花架子、好大喜功、不作为、懒政怠政惰政等作风不实、不正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形象,销蚀了群众的信任。这些作风不实、不正的问题,究其根本是党性修养严重缺失的结果。一个党性意识强、思想品行好的党员领导干部,一定是一个工作作风稳健扎实的人;反之,一个工作作风漂浮散漫的党员领导干部,也必然是一个党性修养孱弱、政治品格低下的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发扬钉钉子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才能不断磨砺和淬炼党性,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第三,加强作风建设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同志指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关键在于各级党员干部要有优良的工作作风。”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集中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新发展理念注重以人的发展程度衡量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体现人的发展程度,有力地昭示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本质。党员干部只有按照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提高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不断转变工作作风,谋划创新思路主动向群众问计,查找不协调问题自觉听取群众意见,制定绿色发展措施积极向群众求教,落实开放任务主要依靠群众努力,衡量共享成效完全由群众评判,才能使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第四,加强作风建设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

 

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强调“要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矛盾纷繁多发,利益关系复杂多变,党员干部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通过加强作风建设能够为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提供重要政治保障。作为社会管理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党员干部是全社会的表率和楷模,其工作作风对于整个社会风气具有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只要党员干部树立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就能够理顺人心、凝聚力量,就能够破解和消弭社会问题与矛盾,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

 

加强作风常态化建设有哪些抓手

 

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仅仅是一个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更是党性观念、政治立场问题。党员干部只有转变工作作风,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作为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的根本依据,才能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真正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和大力坚持群众观点,努力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绩于民,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公仆意识,采取得力措施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住房、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食品药品安全、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热点难点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当前,国内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体制机制问题、资源环境困境、意识形态挑战日益凸显,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逐渐出现一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处理失当,就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甚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任何矛盾和问题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都有一个孕育萌芽、发展演化的过程。如果在孕育萌芽状态就能果断地加以遏制消除,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善于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勇于从社会矛盾源头加以治理,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从近年来引起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来看,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不实不细引起的。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严重脱离群众、态度粗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独断专行等不良作风,导致了一定范围内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紧张与冲突,进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此,习近平同志郑重告诫:“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到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热点突出的地方去,大力实施惠民之举,千方百计解群众疾苦、帮群众急需、化群众忧愁,将党和政府的关爱传送到群众心里,才能从根本上铲除矛盾滋生的土壤;只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和春风化雨式的思想引导,才能将各种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只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健全完善维护群众的权益保障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才能清除滋长矛盾的源头;只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了解掌握矛盾产生的诱因,制定相应的预案和对策,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才能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只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第一时间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详细情况和动态变化,做到矛盾露头、止其生成,矛盾酿成、止其扩散,矛盾蔓延、止其蜕变,矛盾处理、止其沉淀,才能将矛盾纠纷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作者为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主编:王珍,邮箱:shhgcsxh@163.com

文字编辑:王珍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