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金融区块链 > 文章详情
财经时评|饱受争议的“无现金社会”,到底该批判还是支持?
分享至:
 (1)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杨 2017-08-07 16:30
摘要:未来我们想要的“无现金社会”,绝不是会拒收现金的社会,也不是数据没有保障的社会,而是一个对每一个消费者都更加便捷和安全的社会。

 

近日,“无现金社会”这个概念,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起因有二,一是某商家拒收现金引发大规模争议,二是支付宝、银联、苹果等企业举办的“无现金”推广活动影响不小。

 

于理来说,不收现金,到底是对是错?有观点认为这样的行为违反了法律,但也有观点觉得不收现金不等于不收人民币,并不能套上违法的帽子。从法律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均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不少观点把此作为违法的依据,但实际上,人民币是否就等同于现金,直到目前,并无定论。而那些所谓央行内部人士判定此行为违法的说法,也并不能代表央行官方的观点。同时纵观国外法规,似乎也没有强制要求。所以,从法理上来寻找对错的依据,并不合适。

 

于情来说,不收现金,是否有违公平?诚然,无现金支付在当今社会可谓普及,但对于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来说,并没有做到全覆盖。的确,已经有不少老人在尝试着学习适应新技术、新服务,但总有一些群体,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跟不上技术的发展。但总不能因为技术的发展,剥夺他们生活中最基本的技能——付钱。所以,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支付,消费者应该拥有自由选择权。对于那些学不会使用无现金支付功能的特殊群体,要允许他们使用现金支付。在这一点上,是毋庸置疑的。

 

于发展来说,无现金肯定是趋势,但监管能否跟上呢?与使用现金不同,无现金支付会留下消费者自身的数据。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流行的无现金支付手段,大部分来自支付宝和微信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所以消费产生的大规模消费数据,包括个人隐私、敏感信息等当然也都被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掌握。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数据一旦被黑客利用或大规模泄露,将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甚至形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仅从这一点来看,无现金支付肯定需要政府监管机构的介入。据悉,目前央行已经组织筹建网联,将第三方支付纳入监管的范畴。须知,这并不是要收编第三方,恰恰相反,这是规范化无现金支付手段的必经之路。

 

任何新事物新概念的产生,难免饱受争议。可以说,无论是批判还是支持,“无现金社会”目前都还只是一个概念或者愿景,虽然它发展迅速,但现金一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与我们共存。只是,未来我们想要的“无现金社会”,绝不是会拒收现金的社会,也不是数据没有保障的社会,而是一个对每一个消费者都更加便捷和安全的社会。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监管、企业、商家和消费者一起,在未来的争议中慢慢磨合了。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