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一起来 > 文章详情
个性药物未来诞生,高科技牛当制药车间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孔同 2017-07-19 23:22
摘要:由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解放日报•上观共同主办的“上海卫生科技活动周闭幕式暨第34届解放健康讲坛”,今天下午(7月19日)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举行。

 

由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解放日报•上观共同主办的“上海卫生科技活动周闭幕式暨第34届解放健康讲坛”,今天下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举行。一位中科院院士和三位首席科学家围绕“科技点亮生命”这一主题进行分享。本次讲坛的承办单位为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协办单位为上海新闻广播《活到100岁》;支持单位为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

 

精准医学将开发个性药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凯先在演讲中表示,精准医学的发展将会推动个性化药物的研发。他举例说,据文献统计,一些抗癌药物的平均有效率只有25%,也就是说对差不多3/4的病人无效。现在的研究已经发现,这种药效甚至毒副作用的差别,可能与患者遗传背景(基因)的差异有关。此时就需要有一些生物标志物来作为判別的标记,对病人进行精细的分型,判断病人是否适合于使用这种药物进行治疗。

 

 

陈凯先表示,精准医学的发展是以基因测序技术的巨大进步为支撑的。过去,进行基因组测序非常困难,世界上第一次人类全基因组测序花了十多年时间、 耗资30亿美元才完成;而今天一个人的基因组测序只需花费1000美元,一台测序仪三天内可以完成18个人的全基因组测序。“基因测序的时间大大缩短,价格大大降低,这就使得将来可能做到普遍的基因测序,帮助我们实现个性化的医疗。”

 

陈凯先说,精准医学还将带来医学模式的重大变化。除了疾病治疗外,精准医学还可以帮助实现疾病风险的个体化预警。比如说抽烟有害健康,但有的人不抽烟也患上了呼吸道或心血管疾病、甚至肺癌,而有少数人抽烟却并不得病。这就意味着不同的人、不同的遗传背景,其患病的风险可能有显著差别。精准医学的发展,对个人的风险预警可以做到更加精确,更有利于加强个人防范。

 

一头牛变身制药车间

 

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凡一介绍,转基因这种前沿生物技术具有无限的潜力,其中包括可以用“乳腺生物反应器”制药,可低成本、大规模生产高附加值的人类所需重组药物蛋白。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概念是中国科学家最早在世界上提出的,即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把动物体作为“车间”,使珍贵药物蛋白有序地在牛的乳腺里表达,并分泌到牛奶中,经过分离纯化就能成药了。

 

目前,在松江的大动物基地可以用这种方法生产多种药物,比如血友病患者缺乏的一种凝血因子“九因子”。目前血友病患者主要靠输血浆凝血因子浓缩剂、凝血酶原复合物进行治疗。但是这种替代治疗过程中存在血液制品来源有限,无法满足患者治疗需求,以及血液中可能存在肝炎病毒等重大隐患问题等。国外有重组的九因子产品,但是价格十分昂贵。

 

“我们从二十年前开始研发,把九因子从牛奶提取药物原液并变成成品,目前正积极申报临床试验。”曾凡一说,“我们正在进行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产业化研究,希望这项中国科学家首创的科研成果引领全国医药行业的积极发展。”

 

航天科技发明激光灸疗仪

 

上海岳阳医院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吴焕淦说,针灸这样的传统医学瑰宝也在不断发展创新,比如他们发现了艾灸和针刺有不同响应脑区的规律。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有很好的效果,针刺阳陵泉可以调节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自噬通路,恢复其受损的自噬水平。艾灸还能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温和灸或隔姜灸均可改善类风关的临床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隔附子饼灸还能有效改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

 

吴焕淦说,他们证明了影响艾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为灸量、灸法、灸位及机体的反应性。那么陈艾是几年更好?在最新研究中发现,它的红外光谱多在三个明显的辐射阶段,确认五年陈艾最好,它的光强度比三年艾好,十年艾反而也不如五年艾。艾灸在延缓衰老、治未病上有很大作用,通过艾灸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能起到抗衰作用。

 

吴焕淦介绍,最新研究并投入使用的激光灸疗仪,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沈雪勇教授利用航天科技研发的先进红外检测技术,解决了穴位与红外光谱技术的难点。通过检测,发现隔姜灸与人体穴位自发辐射光谱有明显的一致性。

 

手机即可传感猝死预警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第一死因,心源性猝死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那么,猝死能否进行自动预警?

 

同济大学医学院泛血管病研究所(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所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徐亚伟教授说:“我们研发了全球唯一的绒毛膜电极,它采集的信号经过传感后,可以支持长期的穿戴式预警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一旦发生危险可第一时间通知家属和医生。”

 

 

徐亚伟及其团队还进行了移动PACS2.0系统的研发,让所有的影像数据互联互通,支持手机端随时观看患者数据。也可利用手机传感器,时刻传送患者心电图及重要的生命参数到数据平台。“在我们中心,已有24小时动态后台派驻机构,包括医生和全球专家均可加入到会诊体系中来。只要有3G、4G的信号的地方,就可以捕捉到患者的信号进行自动预警。”

 

通过这样的数字化诊疗系统,一个病人从发病到血管开通只需要不到90分钟,可以大幅度降低患者死亡率。

 

 


图片摄影:张弛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jfhuodong@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