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建筑师:上海只有豫园城隍庙可以打造饮食文化空间吗?普陀真如也大有潜质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栾吟之 王丹 2017-06-15 17:58
摘要:这位在上海长大的女设计师,如今正在真如地区开展城市设计前期调研。近半年来,她几乎行遍这里的每一方土地,看遍了这里的每一处风景。古寺老街的独特气场将她深深吸引,继而引发了她的思索——


她眼中的真如是庄严肃穆的,因为站在老街上一眼就能望见那座婆娑佛塔——真如地区因寺得名,建于元代的真如寺正殿是上海地区元朝保留至今的木结构建筑,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里的古银杏树也是元朝所栽,至今已有700多岁。


她眼中的真如是回味无穷的,因为那里有百年传承的经典羊肉香味——真如羊肉馆里的一碟羊肉、一碗汤面,口味从不曾改变,而真如羊肉烹饪技艺如今也被列入市级“非遗”。


她眼中的真如还是四通八达的,因为那里有一座承载了繁荣的交通枢纽——从“真如火车站”到“上海西站”,这个百年老站如今成为汇集沪宁城际高铁、城市轨交、城市公交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是上海市的第四大火车站。


她还说,真如有这些不够。她眼中未来的文化建筑不能只是规模巨大,不能只是抽象符号,而应该成为人们心目中一个易达又有人气的地方。


她是法国巴黎气候建筑(Building For Climate)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刘宁。这位在上海长大的女设计师,如今正在真如地区开展城市设计前期调研。近半年来,她几乎行遍这里的每一方土地,看遍了这里的每一处风景。古寺老街的独特气场将她深深吸引,继而引发了她的思索:如何才能让“气候建筑”挖掘出这个街区里的宜居因子——
 

真如寺佛塔是真如地区古老的地标

建于元代的大殿和殿前的古银杏树

百年老店真如羊肉馆的一碗红烧羊肉面,让老食客们欲罢不能

上海西站代表着普陀新形象


什么是“气候建筑”
 

Building For Climate“气候建筑”,简称BFC。这是一个新名词,也是刘宁所创立的建筑事务所的名字。
 

什么样的建筑算是“气候建筑”?刘宁说,气候一直是影响建筑产生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建筑的造型、结构和材质,应该充分考虑气候因素。
 

她举了两个例子。前几年,她带着团队与其他5个国家的设计团队共同竞争法国马约特省机场建筑的项目,考虑到马约特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和欧美的大陆性气候完全不同,她提出把机场建成木质结构而不是玻璃幕墙的构想。虽然玻璃幕墙建筑是当时的主流,但相比之下,木质结构则更加通风,还会影响人对温度的感知,让人觉得特别凉爽。BFC的想法让客户很满意,她的团队一举拿下了这个项目。
 

她在各地做项目时还发现一个很好的案例:湖州的南浔古镇,湿润多雨,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依水而建、依水而生的原始状态,比如远看像一轮满月的桥梁设计,不但解决了通行问题、排水问题等,造型也十分美观,这种把美学和生活状态相互结合的建筑形式,被许多专业人士赞誉“充满智慧”,同时也很受当地居民欢迎。
 

桥是南浔古镇的一大特色。

“这就是从气候文化角度去设计建筑的理念,非常人性化。”刘宁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历史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日渐突出,要从气候文化的角度去重新思考、重新丈量城市建筑和城市更新,思索如何让人们在城市里生活得更加愉快,这就是“气候建筑”的意义。
 

 


以“水”和“文化”为设计起源
 

为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条件下进一步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刘宁对自己的定位是,既是建筑设计师又是研究学者。她原本学法语专业,1995年被派往法国枫丹白露进行一年的访问学习。此后考入同济大学建筑系,在校园里结识了一名到国内进行建筑交流的法国学者,机缘巧合之下,她参与了中法国家项目“150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 ,并从2000年开始在法国、瑞士等地继续求学,还在柏林、巴黎、罗马等多个城市的建筑事务所深造和工作。
 

刘宁在真如做讲座。

2011年初,她与法国建筑同行一起在巴黎创立了BFC ,主持可持续性城市研究与建筑设计。她所在的团队主创和参与的设计项目遍及全国,包括在法国巴黎的综合商业住宅开发建筑实践、武汉中法生态城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法国马约特省新机场、法国蒙贝利亚尔属于全欧自行车公路体系的步行桥及景观设计竞赛、法国格雷电影院及文化中心设计、瑞士沃韦城市城市更新实施性总体规划研究、中国常州一城三站城市战略研究、非洲摩洛哥拉巴特苏西区城市新区总体规划和建设实施、赤道几内亚阿诺本岛新机场等等。
 

近半年来,真如是她去的最多的地方。目前她正投入对真如地区的规划调研,她的研究以“水”和“文化”为源头,研究内容包括寺庙、工业建筑的文化遗产在城市更新中的可再开发前景,并结合城市更新改造的规划条件、如何规划城市生态长廊和文化新地标。此外,还将充分挖掘城市微更新和宜居宜业的潜力,在规划设计中让城市空间和资源利用更具有持续性。
 

刘宁说,回顾几十年来城市和建筑的发展,规划师和建筑师一直都在寻找适合人类生活的城市形态和建筑空间,也创造了多样的城市形态和建筑空间,但是随着高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所住的房子却越来越相同。“我们常常会去思索,未来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是不是会趋于一致化?我想去利用一些传统的智慧去尝试有特色的建筑设计。”她认为,中国建筑师的设计实践正在趋于全球化,而未来城市借助科技和信息的进步其文化将会更加多元化发展。
 

画家笔下的真如风光

 


友好空间还可设计更多“共享”
 

刘宁也很认同“共享空间”的理念。她说,国际上提出“共享空间”理念至今已经经历了近20年时间,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案例,如从最初的荷兰小镇交通共享实现交通事故的降低,到英国展览路共享交通实现了旅游业发展和控制交通量双重成果,再到新西兰、丹麦、西班牙、匈牙利等国家重新规划停车位保证足够的道路共享空间,共享街道的理念得到了很多次验证。所以,刘宁也将她所汲取到的“共享空间”的理念运用到了真如古镇的城市微更新中。
 

首先是街道共享。她说:“真如是一片古老的热土。”自公元五、六世纪,这片土地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真如古镇的街道已经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味道和特色,比如真如街道两旁的梧桐树让我们在夏季感觉到非常的凉爽,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树荫,我们就有了可以休憩、可以喝咖啡、可以闲聊的地方。所以在我看来,怎么让真如古镇的街道共享绿树的资源是很重要的一点。再比如,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是只能过车,行人不知道该往哪走,所以我们还应该超前一步,重视行人出行的一个问题,将车道和人行道互利的共享起来,更多去考虑宜人宜居这样一个社会街道的共享。
 

其次是景观共享。她说:“讲到景观共享就不得不讲真如镇的一个标志——真如寺,不过这个标志今天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比如寺前街道缺乏活力和交通承接能力、寺门口缺乏充足开放空间、周围建筑阻扰了欣赏寺塔的视线、缺乏适宜步行的绿色通道等都是真如寺的硬伤。此外,如何通过景观共享让真如镇更加的热闹、更加有人气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还有文化共享。“上海这么大一个饮食文化空间难道就只有豫园城隍庙可以打造吗?为什么真如不可以?!”刘宁对真如发出了在饮食文化共享方面的拷问。她针对真如的实地情况,列举了台湾的赤崁楼特色美食文化圈,赤崁楼位于台南市民族路,赤崁楼交叉口,荷兰殖民时期于此兴建一座具有防卫功能的普罗民遮城。赤崁楼周围现已成为台南著名的美食聚集地,餐厅大大小小数十家,距离赤崁楼500米处的永乐市场是当地美食天堂,典型的台南小吃几乎在这里都找得到。虱目鱼粥、台南虾卷,台南担仔面等平价餐馆散步在赤崁古迹周围,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和餐饮文化的发展。
 

在刘宁眼里,真如也有这样的发展潜质。真如寺周围也有美食文化,寺里也有一些跟佛教有关的素食文化,而且真如镇的饮食价格普遍都比较亲民,好吃又实惠,还有像真如羊肉馆这样知名的餐馆,所以如何形成真如古镇比较有特色饮食文化空间是一个值得去探究的课题。此外,在刘宁的观点中,引进更多有创意的机构,创造一些有意思的文化创意空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最理想的城市应该是让所有人都觉得宜居。
 

最后还有城市共享。一个建筑师,往往也是一个旅行家,在刘宁的实践考察中,她看到了许许多多城市共享的例子。“在法国巴黎,政府会把一些边角落的地方租给居民去种花、种蔬菜,居民可以拿去卖,或者与邻居交换;在里昂市中心广场也建了一些方型的花园,让小朋友在城市步行中间可以了解到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在苏州的一些道路上添加了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等等,这些做法我觉得都是一种共享城市空间很好的方式,并且,将来真如古镇的周围也应该要有一套非常有特色的标识体系。”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jfshquxian@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