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和亲人失散半个多世纪,他凭一张老照片找到了自己崇明的“家”
分享至:
 (16)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茅冠隽 2017-06-14 06:51
摘要:在崇明有一个民间的寻亲团,志愿者们定期开展寻亲活动,帮孤儿和亲人牵线搭桥。张海成是今年寻亲活动的首位幸运儿,也是崇明寻亲团迄今为止第10个找到亲人的成员。


汽车在陈海公路边还没停稳,张海成就急急忙忙拉开车门,一下子扑向了眼前一位高瘦的中年男人,脸埋在对方的臂弯里,肩膀激烈抖动,浑身发颤。他本想笑,可是刚咧开嘴“哈哈”笑了两下,笑声马上情不自禁地转成了痛哭声,一发不可收拾。“好了,好了,都结束了,找到了就好了。”抱着张海成的男人用手轻拍失声痛哭的张海成的背,不断地重复这一句话。


这是前几天在崇明港沿镇建中村里发生的一幕,抱着张海成的,是大他6岁的胞兄朱全明。张海成从小被崇明的亲生父母送走,后被河南焦作的养父母收养,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终于通过一次民间自发的寻亲活动,找到了亲人。尽管事先已经通过电话、短信甚至手机视频和家人们联系过,但当苦苦寻找的亲人最终出现在眼前时,52岁的张海成还是难以把持。


记者了解到,在崇明有一个民间的寻亲团,志愿者们定期开展寻亲活动,帮孤儿和亲人牵线搭桥。张海成是今年寻亲活动的首位幸运儿,也是崇明寻亲团迄今为止第10个找到亲人的成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家庭条件困难,崇明许多家庭因无力抚养,被迫遗弃骨肉,这些孩子最终由全国各地的家庭收养。如今,那些被遗弃的孩子大多已经年过半百,养父母多已过世,寻找亲人的愿望非常强烈。“寻亲者不为财产,不给亲人添麻烦,一切全凭自愿,只希望更多人能找到自己的根,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寻亲志愿者陆伟国说。

张海成(左一)四兄弟合影。


从邻居口中得知自己是上海崇明人


张海成出生于1965年,生活在河南焦作的农村地区,以打零工为业。从小,他就觉得自己和当地孩子长得不像。“当地老人也常常盯着自己,说‘上海娃娃就是俊’。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意思,到了十几岁,慢慢就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生父母在上海。”


不过,张海成对记者坦言,几十年来,虽然也曾有过想要偷偷寻亲的念头,但很长时间都没有实际行动:“一方面,养父母对这个比较忌讳;另一方面,养父母对自己很好,生活各方面照顾得都很周到,所以我也犯不着违背他们的意愿,伤他们的心。”前些年,张海成在河南焦作的养父母先后过世,张海成到上海寻亲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两个老人走的时候,一个字也没给我们留下,我们只好自己寻找亲人,找得好苦。”张海成的妻子刘素梅说到这里,泣不成声。


由于张海成年龄比较大,不太会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寻亲的具体事宜,大多是张海成的儿子、33岁的张磊操办的。张磊告诉记者,刚开始寻亲的时候,他也没什么门路,一个人舟车劳顿跑到崇明,下了车就只能挨家挨户打听。“寻亲者间一直流传一句话:‘找不到是正常的,找到了就像彩票中了大奖’。茫茫人海,要找到失散已久的亲人就像大海捞针,但我们一直都没有气馁。”网上发帖、电话询问、实地打听……张磊一直都没能找到真正的亲人。


“有的人照片上看起来和父亲有点像,但一个电话打过去,年龄对不上号;有的人家长相、年龄都对得上号,可细细一问,家里兄弟姐妹数量又不对。”谈到寻亲的坎坷过程,张海成对记者叹了口气:“好几次已经欣喜若狂,觉得自己快要找到亲人了,后来又在线索比对中发现找错了人,心情又变得非常失落。”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磊发现了崇明民间寻亲团的存在,辗转联系到了志愿者陆伟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把父亲张海成的相关资料发了过去,等待奇迹的发生。

张海成小时候的照片。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串起失联半个多世纪的亲人


张海成一家不知道的是,在他们辗转寻找亲人的同时,在距离焦作1000多公里的上海崇明,也有一户人家正在四处打听“被送走的小弟”的消息。


家住崇明区港沿镇建中村的朱全明告诉记者,父母当时决定送走一个孩子,实在是出于无奈。“太穷了,养不起孩子,只能托付给条件好些的家庭领养。”上世纪60年代,朱全明的母亲施凤花将出生才40多天的张海成送走了。“当时我也还很小,只听大人们说‘外地人要来领孩子啦’,我们兄弟四个虽然似懂非懂,但知道领孩子就是要离开这里了,都很害怕,所以能走路的几个兄弟都逃掉躲起来了。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张海成躺在摇篮里躲不掉,就被抱走了。”


朱全明的小妹朱玉琴告诉记者,之后的几十年,母亲常常和家人朋友提及此事,内心充满想念和内疚。“母亲生前一直说,人家送掉的孩子最终都找回来了,真希望我家的孩子也能快点找回来啊。直到母亲去世前,她心心念念的,还是当初被送走的那个孩子。”


失散半个多世纪,要找到亲人谈何容易。在张海成被领养的最初几年里,他的生父母和养父母还保持着书信沟通,此后,由于养父母的避讳,双方联系减少,最终断了联系。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张海成最终寻亲成功,靠的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5月中旬,经崇明寻亲团组织,近百名崇明孤儿在崇明堡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大型寻亲活动。在众多寻亲单页中,朱全明一眼就看到了一张熟悉的照片:照片上的孩子头戴雷锋帽,身穿棉袄,戴着围巾,一手插兜,双眼炯炯有神,脸蛋圆圆的,十分可爱。“这张照片我见过,母亲生前一直摆弄的,这是我失散多年的小弟!”


为什么朱家会有张海成童年时的照片?原来,这张照片是早年张海成的养父母多冲印了一张后寄回崇明朱家的,当时张海成大约五六岁。


发现这张照片后,朱全明激动不已,想要马上联系照片的发布者,可是事有不巧,寻亲单页上竟然没有留下张海成的联系方式。朱全明心急如焚,赶紧找到了寻亲志愿者陆伟国,最终经多方查找,终于和张海成取得了联系。“当时我们已经在回河南的火车上了,听说了这个消息后,连忙让父亲和崇明那边进行了线索比对,结果年龄、兄弟姐妹个数、身高长相等都对得上,再加上有这张照片作为共同回忆,当时就决定认亲了。”很快,张海成一家就又来到了崇明,这才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特别高兴,50多年了,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人,终于‘回家’了。今后逢年过节,我会带着家人来崇明,多看望自己的兄弟姐妹,家人团圆的感觉真好!”说到这里,张海成脸上洋溢着幸福。

 


寻亲志愿者:不为利益,只为“寻根”


记者了解到,和张海成有类似境遇的“崇明孤儿”还有不少。


因家庭贫困,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崇明有一些新生儿被父母无奈送走,甚至遗弃。这些新生儿有的被直接交到了领养人手中,有的被生父母放到了当时的崇明县老残教养院(现上海市第二社会福利院)门口,经保育员发现后再辗转送往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交由当地条件较好的家庭抚养。


世事变化,沧海桑田,这些被送走或遗弃的崇明新生儿的身世线索,很多都在岁月变迁中消失了。崇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崇明县经历了从江苏省划归上海市的过程,这批孤儿在福利院的相关信息资料也要发生转移,部分信息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灭失,致使部分孤儿信息记载不全。另一方面,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经手的福利院工作人员、政府人员大多已经去世,孤儿的养父母很多则是“带着秘密进黄土”,这些孤儿的身世信息也就无从查起。


与此同时,这些当年被送走或遗弃的孩子逐渐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寻亲的愿望大多非常强烈。近年来,不少境遇和张海成类似的人开始回乡寻亲,他们自发组织了一个上百人的寻亲团,互相帮助,通报消息,不定期开展寻亲活动,还将寻亲线索印成单页、挂历等分发出去。


执意寻亲是否会让亲人为难?生父母和身边的子女是否会同意认亲?如何看待生父母当时将自己送走或者遗弃的行为?这些都是摆在寻亲者面前的犀利问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寻亲志愿者告诉记者,在外地有些寻亲事件中,确实有些不和谐的事情发生过:被送走的孩子如今家大业大,认亲后原始家庭要求其提供各种不恰当的帮助,无奈只能“敬而远之”;认亲成功后皆大欢喜,但生父母过世后,兄弟姐妹间又因为纠纷而产生嫌隙……


“寻亲的过程曲折先且不谈,寻亲的结果,也并非总是‘皆大欢喜’。我们找到生父母家庭,问的第一个问题总归是:你们愿不愿意认亲?如果不愿意,我们也不会强求。无论是对志愿者还是对那些寻亲者而言,都不是为了利益,而是只为‘寻根’。”当寻亲志愿者已有3年多的陆伟国告诉记者。


让陆伟国等寻亲志愿者们欣慰的是,在多年的寻亲经历中,他们经历过“不愿意认亲”的家庭极少,大多数家庭都对那个失散几十年的兄弟姐妹持开放、欢迎的态度。作为寻亲者而言,也无一对生父母心怀怨恨,均是心存包容和理解。比如,在河南洛阳生活的杨丹凤是前年年初找到自己家住崇明竖新镇油桥村的生母黄金兰的,对于母亲当初的行为,她动情地说:“我现在过得很好,就想回来报答亲生父母的恩情。我女儿已经20多岁了,也想对她有个交待,让她知道自己的根究竟在哪里。母亲当年将我遗弃,那是环境所迫逼不得已,我不怨恨她!”


如今,这个崇明民间寻亲团成立3年多来,已让10人寻亲成功,最近还有一户家庭有望顺利认亲,目前已对上各种线索,只等血样检测结果出来。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门对寻亲活动也提供了支持,在堡镇,镇里还专门给寻亲团划了两个办公室,作为崇明寻亲团堡镇服务站。“我们的寻亲活动会继续开展下去,希望能有更多的寻亲者顺利找到自己失散几十年的家人。”陆伟国说。

 

题图:张海成(前排左一)和崇明家人合影。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