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大视界 > 文章详情
【眼界】铸钟人的“金耳朵”——穿越着千年的对话
分享至:
 (4)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苏唯 编辑 2017-06-13 18:03
摘要:“择一事,终一生”,对铸钟师们而言,这是一种必备修炼。他们三年雕刻同一种纹路,十年研究如“头发丝”般的蟠虺纹,三十年练就“金耳朵”……

编钟是中国古代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年代不同,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

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尊盘",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其精美绝伦,被专家称为出自“天人”之手,但因太过复杂精致,无法翻模,只能创作还原。


如今,我们在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看到听到的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编钟,就是出自武汉一家公司的专家们之手。为创作还原,一千多个日夜里,王为钢默默地和“曾侯乙”对着话。

70后的王为钢工程师擅长青铜雕刻,在这里一做就是二十余年。他的每一天过得像“复制、粘贴”一般重复,陪伴他的只有一张图纸、一把刀。20年前,他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走进了武汉东西湖的这座沧桑小楼。有过迷茫,最终,还是对编钟有爱,选择留下。

年近60岁的全国劳动模范、高级工程师刘佑年,拥有一双“金耳朵”。30年间,经他打磨调音的编钟多达千余口。

在蜡模班组,这里的阿姨们一做就是二三十年。白天研究磨具,晚上自学乐理。

负责翻模工序近30年的李成功工程师笑言:“这里时间是静止的。”


制作编钟模具需要先将蜡模倒好,然后再通过这些刻刀工具进行精雕。

倒模部分有阴模和阳模之分,师傅们要先将模具倒成阴模,然后再次倒模后倒成阳模。倒好的编钟蜡模有时候需要进行再次测量尺寸,便于后期修改。

在倒模工序后,会对编钟进行熔炼。就算在炎炎夏日,师傅们也要顶着高温在熔炉旁熔炼。

这是熔炼出来的原色编钟。工人师傅们还要对编钟进行打磨、调音等工序。

调音是一项比较细致的活,需要一遍遍地通过音准设备进行测量和调整。师傅通过打磨编钟内壁厚度来进行准确的调音。

调好音后,还得对外部的粗糙轮廓进行精细打磨,以还原古编钟的神韵。

一毫一厘的雕刻,日复一日,“很多工艺说出来就一句话,但要做到,至少是几年。”编钟研究第五代传承人陈世辉高级工程师感慨道:“沉静下来,成年累月的做一件事,这样的追求现在太稀缺了。”所谓的耐心,就是历经挫折之后依然初心如故。

现在年轻人也加入到传统编钟制作的行列中来了。小张和小李就是刚刚毕业的美院研究生,他们来到这里主要负责编钟支架的彩绘工作。

一辈子做一件事,做到极致,这就是铸钟人。

正如《从前慢》中所述:“从前的日子过得慢,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认真地慢下来,是如此可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