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上海社区自治微观录④ | 一片雨棚,激活一个弄堂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丹韵 2017-06-11 12:37
摘要:这里急需一个公共空间,重新激发社区活力,让居民们愿意回到空间里,人与人愿意彼此邂逅和交流


上海的居民小区中,户外健身器材已经成为标配。

 

每到天气晴朗,总有社区居民三三两两,在健身区稍作运动。即便一些腿脚不便的居民,也可以在此偶遇,与邻居闲聊几句。

 

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共休闲空间,虽然并不起眼,但对社区生活来说,又必不可少。
   

然而在上海老弄堂四明体育弄,原本好不容易挤出了一片健身区,长期以来却被居民废弃不用。这一次,通过小小的空间改造“手术”,居民们终于愿意重新在此邂逅、闲聊、晒太阳。

 

老弄堂人情味正在消失

 

市中心的老城厢,原本是充满人情味的“市井之地”。随着老房子不当使用、负荷加剧,邻里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和矛盾。

 

近几年,静安寺街道联手同济大学师生,选择街道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八个“邨、坊、里、弄”片区进行调研。

 

其中就有愚园路520弄,它被称为“四明体育弄”。

蜿蜒曲折的弄堂墙壁上,滚铁圈、跳皮筋、踢毽子等“九子游戏”图案与浓郁的老上海建筑风貌相得益彰。每年春秋两季,四明居民区体育嘉年华都会准时上演,也成为了社区居民们最期待的“弄堂奥运会”。
   

第一次去四明体育弄时,李彦伯想象中的景象,应该是男女老少,在明媚的阳光下,嬉戏于弄堂的健身区。
   

但事实并非如此。
   

李彦伯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老弄堂的研究学者。在一次调研会议上,静安寺街道希望他能介绍学生“帮一点小忙”。
   

原本真的是小忙。街道觉得四明弄堂里“九子游戏”的图示与老房子风貌并不匹配,希望李彦伯能推荐学生设计一下。只是没想到,担心学生不了解此地文脉历史,李彦伯自己来了。
   

2016年5月,站在愚园路的老弄堂中,李彦伯看到的是风和日丽的午后,却没有居民在弄堂里逗留。
   

如今的弄堂住户,一眼望去只剩下老人,有能力的年轻人大多已经搬走。弄堂不复原本的模样,老龄化、碎片化之下,社区活力正在衰落。邻居们彼此照应的老弄堂人情味,也渐渐消失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作为一条以体育为特色的弄堂,走到底,原本是一片几十平方米的公共健身区。而如今,所有健身器材都被横七竖八的晒衣架长期“占领”,脏乱差不说,健身区的公共属性也荡然无存。
   
   

于是,在汇报会上,李彦伯对静安寺街道和四明居委会工作人员说:
   

这里的真正问题不在于换标牌,那只是为了形式上好看,更重要的是,体育特色的弄堂,居民的锻炼和交流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

 

这里急需一个公共空间,重新激发社区活力,让居民们愿意回到空间里,人与人愿意彼此邂逅和交流。

 

晒衣服是“刚需”
   

第一次听到汇报的时候,静安寺街道工作人员的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

 

“弄堂已经非常狭窄,我们没有空间啊。”一位与会人员说。
   

李彦伯早有准备,拿出了一张图。他已经带领研究团队,测量和挖掘了这条弄堂里每一个可以利用的空间。
   

为了精细准确,团队还计算过,弄堂里长期停放着22辆小汽车,他们去查询了每辆车的尺寸信息及停放习惯,把弄堂空地的“骨头”全部剔除,计算出真正的可用空间,最终找出8块用地可以做点文章。
   

针对这8块用地,团队与街道、居委和居民一一协商,有的用地会挡住居民光线,有的用地涉及空间让渡,最终大家一致选中了健身器材区。它的好处是,公共属性已经非常明确,产权清晰。直接改造,不涉及别家利益,对居民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
   

这本来就是一次为满足居民需求而做的空间改建。所有人都达成共识:改建,最重要的主体是居民。必须居民满意,才算成功。

   

第一步,四明居委会召集居民们开了七八次意见征询会。
   

有居民认为,健身区域就在自家门口附近,真的变成“热闹的休闲区”,会不会对自己造成干扰?
   

四明居委会书记黄玉玲劝道:该有的安全措施一样不少,以后你出门一步,就能享受到优美的公共环境,简直是为你家改造的院子,有何不好?
   

还有居民认为,晒衣服是“刚需”,如果改建之后,没地方晒衣服,那么宁愿维持现状。
   
   

居民需求其实聚焦在两件事上:要有地方晒衣服、要有地方活动。
   

有与会的领导回复居民:晒衣服还不简单?我们可以去网上定做很多衣架,挂着不就行了?但随着协商深入,大家共同发现弄堂空间实在有限,一旦空间里挂满了衣架,就再也没有空间进行活动。两个诉求看起来彼此矛盾。
   

此外,居民还希望健身活动能够不受气候干扰。而上海的天气全年三分之一下雨,健身区域最好改造成室内活动空间。
   

但矛盾的是,规划管理部门对每一块土地都有建设指标,比如公共户外通道,建设指标是零。这就意味着,如果在户外健身区搭建一个室内建筑,即便是街道支持搭建的,那也是“违章搭建”。
   

来自各方的需求五花八门、林林总总,最终李彦伯的团队被逼出了一个创新方案:
   

做一个构筑物,而不是建筑物。并且,利用同一个空间,让晒衣服和公共活动无缝对接———搭一个充满科技含量、可以收放自如的遮雨棚。
   

里弄居民家家窄门窄户、光线不足。他们的内心,是想走出去,想晒太阳、活动筋骨。但今天的上海老弄堂,公共空间已经进退维谷。
   

这次的尝试,不仅仅是一次心血来潮,更是一种探索,试图找到一种可推广、可复制的“里弄公共空间改造”模式

 

晴时晒衣,雨时聊天
   

方案大致是这样:
   

首先拆除健身区域的三边围墙,随后沿着最外围尺寸,做三边的晒衣架,这条长长的“U”字型晒衣架,长约25米。为了让居民一伸手就能够到,晒衣架一共2根,分为高低上下两层,总长约40多米,不但能晒衣服,连晒被子也绰绰有余。
   

晒衣架下,原本的健身区就是公共活动场地,地面做成塑胶广场,保留原本的健身器材。沿着剩下的唯一一面墙壁,定做了户外长椅。腿脚不便的老人们无法健身,却可以坐在长凳上晒太阳、聊天。当弄堂的居民们想要在此晾晒或收拾衣服时,偶遇的邻居们也可以坐下闲话家常。
   

而所有这一切,还得满足一个条件:尽可能减少气候干扰。所以这个空间的顶部,是一个收缩自如的遮雨棚。这样,晒衣和闲聊,不仅晴天可以,雨天同样对居民有吸引力。
   

团队为遮雨棚设计了一个生态可持续方案:雨水收集。

下雨天,雨水打在遮雨棚上,水珠会顺着设计好的角度滑入后方的装置,最终流入配套的水箱。在墙壁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水龙头,居民们平时可以免费在此接水,使用雨水冲刷马桶、浇花、洗车。以上海的年降水量来估算,这套订制的雨水收集装备,可以给弄堂居民们提供可观的雨水。

 

“我们利用了一点一般人都爱占小便宜的心理。”李彦伯说,他希望不仅仅为了晒衣服,居民才会来此地相聚,也会有居民冲着“免费水”特意来此,这样就能大大增加邻居们邂逅的概率。
   

水箱还降低了另一个消防安全隐患:老弄堂特别长,又狭窄。就在同一条路上的老房子,曾经发生过火灾而难以施救。而这里的水箱,今后还可以作为弄堂临时应急的消防水源。
   

想象这样几个场景:
   

天晴时,居民们在此晒衣;天暖时,居民们坐在长椅上晒太阳;到了下雨时,打开遮雨棚,一切照旧;天热时,居民们还可以来此乘凉;一旁,有居民排队等着接雨水,用雨水浇花。
   

居民们都走出家门,在这里相遇,重新修复人与人的关联。这里将会成为狭小弄堂里激发社区活力的发生器。它不只是漂亮的艺术装置,更是人与人、人与环境友好的一种方式。

 

不亚于改造一个大广场
   

施工时,即使这样一个遮雨棚,问题也源源不断冒出来。
   

首先,为了尽可能不遮挡周围居民的光线,经过测算、多次修改方案,遮雨棚被设计成“扇形”,而非四角方方正正的常规形状。
   

考虑到晴雨天转换之间,需要居民自己收放,遮雨棚必须牢固,同时还要收放轻便。设计规则是,从打开到收起,步骤尽可能少。利用什么原理收放,一开始也难住了团队。直到有一次,李彦伯看到神话中的人物使用的工具图片,忽生灵感,遮雨棚最终采用一次走3个的方式。
   

它的骨架钢材必须牢固耐用,团队为此动足脑筋,多次尝试失败后,骨架做成内外双层,钢材中间还有“胫骨”,并且经过计算,骨架以一种特殊的力学体系载重,篷布拉开后还有一个挂拉锁设计。整套方案技术含量很高,需要现场与施工队一起琢磨

 

最终,经过反复尝试,遮雨棚终于做到收放轻便自如,任何人都能操作,敞开时又牢固耐久。
   

更细致的地方还在后面。为了夜间也能使用,遮雨棚已经极细的骨架上,还嵌入了LED灯光照明。但是为了把光源顺利嵌入,团队几易其稿,遍寻材料。最终,他们在网上淘到了满足特殊需求口径的材料。
   

可是嵌入光源试用后,问题又来了:完全正下垂直的灯光,反而扰民。经过仔细测算,灯光开槽方向向场地内侧倾斜了45度,这个角度既能满足照明,又不会扰民。同时,LED是太阳能供电,节省能源,晚上还能自动定时开关。
   

细心的团队,为活动区的唯一一面墙设计了爬藤景观、垂直绿化。它们既遮挡了墙背后的雨水收集等装置,又美化了整个空间环境,还能调节这片空间里的小气候。
   

就连活动区域地面塑胶的颜色,也经过一番对比,选择了暗红色,它也是取自这里老房子墙上的颜色,与历史街区风貌相协调。
   

李彦伯当然没有忘记最初的任务:更换弄堂的游戏指示牌。小小的指示牌同样在细节上煞费苦心,使用契合老房子风格,呈现时间感的作锈效果。但为了保证下雨时锈水不会漏在老房子的墙上破坏风貌,指示牌悬空设计,离墙面有一段距离,并且背后还有一个下水槽,保证水流不会挂壁。
   

待到一系列设计和施工结束,李彦伯团队申请了多项相关技术专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设计这样一个几十平方米的空间,其难度挑战和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丝毫不亚于改造一个大广场、设计一幢大楼。

李彦伯设计手稿,画满了2个小本子 

 

也有人问他,为什么做那么小的空间?外行走马观花一圈,压根看不出背后的苦心,不如干脆做个几百平方米,声势浩大些?
   

“只有小尺度,才有推广意义,能够被用于任何一条上海老弄堂。”李彦伯回答。

 

热心群众成立了小分队
   

施工过程中,但凡居民的需求,静安寺街道、四明居委会和设计团队都会尽量满足。
   

比如,原本健身区的墙外有一条石子路,最初设计时本想去掉,但后来有居民提出,本来这里环境差,所以石子路形同虚设,但现在环境美化后,石子路上踩踩,对身体健康有利,能否尽可能保留?
   

于是,石子路被保留下来,却苦了施工队伍。他们拆墙的时候为了不破坏石子路,只能像牙医做手术一样用凿子慢慢凿
   

健身区域的中间,还有一口井。按照相关规定,市区里的井不能私自取用,且为了防止小孩子掉下井,原本的井口盖了一块方板。安全是安全了,但特别难看。
   

设计之初,有街道工作人员提出,不如把井填掉。最终施工时,井口用了圆形木盖封口,井壁刷上漂亮的颜色,成了一个天然的大圆凳。如今,“井凳”成了这里最抢手的座位。
   

区域改造完成后,果真如最初的设想,居民们开始来了,连晚上都有人在此聊天。于是,黄玉玲组织了社区里的志愿者、热心群众,成立了一个小分队。
   

小分队里,有人专门负责公共区域的绿化养护,有人专门负责遮雨棚的收放管理,有人专门负责雨水收集的监管。这些做起来其实并不难,居民们走过路过看一眼,不对的及时汇报就行。但长此以往,培养了居民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有一种碰到乡亲的感觉
   

项目完成后,马上就有其他街道居委找上门来。对方好心地表示,李彦伯的团体只要负责设计方案就好,他们会接手后续施工等一切烦心事。
   

按理说省时省力,“但我拒绝了。”李彦伯说,“后半截扔给别人做,不是我的初衷。”
   

他想要完成的并非一个简单的项目,而是成为一名“社区规划师”,从前期到后面投入运行,他都可以深度参与社区的运作。比如,如今的健身区域,他构想未来还可以牵头做健康和运动类的报告、讲座,组织社区公益活动,举办体育嘉年华开幕式等。
 

就连此次项目的部分经费,也是李彦伯和静安寺街道一起“厚着脸皮拉了一家全球500强公司做公益赞助”来解决,如此吃力不讨好的活儿,他都自己揽在身上,初衷可见一斑。
   

如今,弄堂的居民们都跟李彦伯很熟了。曾有一位担忧“把我家门口弄得乱七八糟怎么办”的居民,现在一见到李彦伯来了,就会热情地招呼他说:“老师你饭吃了吗?到我家来吃饭。
   

“有一种碰到乡亲的感觉。”李彦伯说。
   

未来的上海城市,不可能永远建造高大上的东西。今天的城市更新,不仅是和空间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和人打交道。
   

社区和睦,面对有限的公共空间,没有居民互相吵、和专家吵、和居委干部吵,而是每一方都能露出开心的笑容———这大概就是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标志之一。


栏目主编:龚丹韵

正文图片:李彦伯提供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项目信息:

业主: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办事处、四明居民区 参与出资:AkzoNobel 中国 研究团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普方研究室  施工单位:上海欧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主持:李彦伯 设计师:陈珝怡、朱开 结构咨询:茹李丽、上海源规结构设计事务所(张业巍 李明蔚 张海) 给排水设计:李红娥 电气设计:殷晶晶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