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鸡血家长们的教育博弈论困局
分享至:
 (6)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左流之 2017-05-21 06:07
摘要:在这场起始年龄越来越低的生存竞赛中,焦虑的家长们,和类似学而思这样的机构一起,正努力让官方多年努力丰富的教育概念,还原成一种冷冰冰的量化评价体系,并试图让其享有作为方法论的特权,最终让分数作为“规训”的方法和工具,主宰孩子的学习和未来生涯。


强电、弱电、杯赛、大面、牛蛙、蝌蚪……

 

在经历了一轮小升初后,我终于弄明白了以上词语的含义。它们在某些家长群和一些(非官办的)教育公号里高频出现,如果套用现象学的概念,这些独特的语言系统俨然映射(建构)了一个聚焦教育现实的交往世界。

 

以我的观察,在这个世界里,官方的权威某种程度上是缺失的。这个世界里有一个个群体形成的圈层,中心往往是某位鸡血的家长,或者类似于“千帆”这样的民间教育高手。

 

他们似有魔咒,一呼百应。

 

许多和我一样的家长,有关升学的知识,来自于这些中心人物的传道,以及互相之间的经验分享。比如考某类学校,需要小机灵杯二等奖以上的奖状,比如某名校小五班,哪个更正宗……这些知识,最终形成一张密匝的大网,在成千上万的家庭中变成宝贵的人生指南,并与学校(官方)的理论——比如“素质教育”——并驾齐驱,成为冰山水面下巨大的阴影。

 

实际上,现在的家长几乎都困在博弈论似的困局里,因为好学校的选拔比过去更严格了,它遵照的规则还是优胜劣汰,并且因为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自动带上了半地下的隐喻性——从开头那些暗号一样的词语就可以看出。你知道好学校的录取率是7%或5%,但你并不知道隔壁老王家和你家同级的小孩,正在学奥数的哪个阶段,或者已经考出了哪张证书,因为这些要求并不在教学大纲里出现,其教学实践也不在学校的课堂进行。

 

囚徒困境的结果是,某些优秀的孩子为了保证一定考上最好的学校,已经在幼儿园期间完成了小学低年级的学业,在小学期间完成了初中的学业。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态度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很多适龄升学孩子的家长,成长阶段的主流舆论是批判应试教育——在那时,没有人比他们更痛恨补习班、题海战了。然而,当这群人自己变成家长以后,却一个个成了“鸡爸鸡妈”。

 

“鸡爸鸡妈”,和美国人眼中的“虎爸虎妈”当然是不同的。虎,虎虎生威,独来独往,天生王者风范。而鸡,是“打鸡血”。

 

上点年纪的人也许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全国兴起了打鸡血的热潮——用“青年”小公鸡,抽取其腋下血管里的鲜血,趁热打进人体。据说具体疗效就是:面色红润、中气十足,精神好、身体壮。鸡爸鸡妈基本就是这种状态。他们同样酷爱扎堆,在各种群里自我鼓劲与互相鼓劲,表现出和那场打鸡血运动类似的癔症式症状。他们反复强化着一个顽强的自我认知:我的孩子是最棒的,如果不是最棒的,通过努力也会成为最棒的。

 

某个公号记录了孩子幼升小的经历:因为幼儿园的孩子“等量代换学了五六遍还不得其法,英语长句念了十来遍仍颠三倒四”,自己“忍不住扔下了手里那一大叠教学材料,锁上门大哭一场”。最后孩子还是没有考上录取率只有7%的名校,妈妈说,“我们不能停止通往优秀道路上的那无穷无尽的努力”,“多年以后,请你自己还击!”

 

我不知道北上广有多少家长这么想,但是肯定超过7%。更可怕的是,他们还都是有能力“代替那些金牌名师”的高学历家长。

 

最近有一篇文章说:虽然每个18岁的北京孩子进入985高校的机会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很容易吧?但是,北京每年光985高校留下的本硕博,比北京高中招生人数还多。这还不算从“常春藤”之类来北京的精英们。意思是,高中甚至更低阶段的升学,已经注定是精英孩子之间的比拼。

 

斯宾塞100多年前形容这种升级打怪游戏叫“survival of the fittest”,严复翻译成“适者生存”。有趣的是,作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斯宾塞是快乐教育的拥趸,他相信孩子不快乐,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

 

而今天发达地区的家长相信的,是另一套逻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要想站在这个社会的上层享受上面带给你的荣耀与地位,那就要辛苦现在的日子……”

 

不管“幼升小没考上心仪的民办”和“将来滑落到下层过苦逼的生活”之间,有没有某种神秘的必然联系,在家长眼里,一次次的升学,便是这根链条上一次次的survival游戏。在这场起始年龄越来越低的生存竞赛中,焦虑的家长们,和类似学而思这样的机构一起,正努力让官方多年努力丰富的教育概念,还原成一种冷冰冰的量化评价体系,并试图让其享有作为方法论的特权,最终让分数作为“规训”的方法和工具,主宰孩子的学习和未来生涯。

 

但终有一天,我们还是要面对这样的命题:当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在通往优秀道路上做了无穷无尽的努力之后,“7%”成功了,输了的那“93%”,该如何自处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