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这部反腐小说,早《人民的名义》两年出版,主人公是放大版的达康书记
分享至:
 (2)
 (1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付如初 2017-05-12 17:42
摘要: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成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就像小说作者周梅森所说的,“在反腐这个宏大的时代主题面前,文学不能缺席”。两年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周大新就曾出版过一部反腐小说,主人公可谓是放大版的达康书记。

作家周梅森曾经说过,“在反腐这个宏大的时代主题面前,文学不能缺席。”两年前,作家周大新就曾出版过一部反腐小说《曲终人在》,写为官的社会环境,也写反腐的社会力量。

《曲终人在》责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主任付如初撰写的这篇文章,回顾了本书创作出版的过程,讲述了书里书外作家与编辑对文学和时代关系的价值判断。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成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就像小说作者周梅森所说的,“在反腐这个宏大的时代主题面前,文学不能缺席”。两年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周大新就曾出版过一部反腐小说,主人公可谓是放大版的达康书记。

小说名字叫《曲终人在》,省长欧阳万彤是主角。他一心想做个好官,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于是他铁面无私、六亲不认。在妻子因腐败被捕之后,他也不徇私情,落得亲生儿子和他反目。他不缺乏官场智慧,但从不沾染邪气;他重视GDP,但不包庇奸商、更不涉黑。在周大新笔下,欧阳万彤代表了一种省部级高官的形象———他们聪明智慧,沉稳内敛,他们想做一个好官,想被人民记住。

在创作上,《曲终人在》具有鲜明的特点:以多人讲述的方式塑造一个官员的形象,不唱高调,不概念化、脸谱化。而且,让故事多线索齐头并进,写为官的社会环境,写滋生腐败的土壤,也写反腐的社会力量。这本书入围“2015中国好书”,获得了文学口碑和市场口碑的双丰收。

 


 

作家的虚构能力,往往不及现实有力量

 

从事编辑工作,很多时候,我们不能预知一本书有多少可能,或者有多少种运气。我们常常谈论的“畅销书无解”,往往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书,会因为某种契机得以发酵,而这种契机我们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何时出现。话虽如此,但作为编辑,我们还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把握一本书的发展方向。

《曲终人在》这本书的受欢迎,我们事后总结,可能就与发展方向的把握有一定的关系。这是一部反腐题材的小说,换句话说,也是敏感现实题材小说。在它之前,中国已多年没有这类小说了。

很多作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现实题材难写。写“小现实”不难:一地鸡毛的现实,自我苦闷的现实,杯水风波的现实,不难,只需要用心体会,写出深度,写出内心的容量就可以了。相对来说,这个创作的门槛也比较低。当然,要写好也很难,因为写出来的东西,还要和读者的“小现实”发生关系,才算写得好。事实的情况往往是,“小现实”走不出小圈子。一部小说要想获得更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即所谓的“双效”,作家就必须要走出自己的“小我”,找到“大我”。

那么“大我”在哪儿?谁都知道,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我想,很多作家也都想写大的现实,写宏观的现实,他们想概括现实、典型化现实,但同时,又因为现实太过复杂,使得作家的虚构能力往往不及现实本身有力量。而且,今天读者获得资讯的方式越来越多,也很考验作家提供新鲜角度的能力。

 

既要有观点有棱角,又要有见识有怀抱

 

周大新的《曲终人在》就是一本关注大现实的小说,而且,他给了读者一个新的关注现实的角度。周大新介绍说,他很早就开始构思这个小说了,但创作准备上还是花了很长时间。

当然,周大新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又是部队作家,这样的作家写这样的题材,是值得我们信任的。同时,从一个作家的潜能激发而言,我们又对周大新的进一步发展充满期待。生活中经历过“失独”的剧痛,创作上写过《安魂》那样的泣血之作,极致苦难的熬炼必然会渗透到他看待写作、看待万事万物的眼光之中,催生他创作上几何级的变化。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2015年2月拿到了这部小说的版权,4月出版了这部小说。按说,这个题材符合大环境的要求,生正逢时。但其实,做出版的都知道,越是大事件、大环境,越需要更谨慎。作家对复杂的现实发表看法,出版社出版关注复杂现实的作品,都需要审时度势、把握分寸。

比如,反腐必然就会涉及官场,涉及官员。纯文学作家该怎么写官场?怎么反映官员的人性?显然,既不能堕入官场小说渲染为官技巧、官场厚黑学、权钱交易谋略的套路里;又要拿捏反映现实的分寸和尺度;塑造官员形象的时候,既要充分考虑到百姓心声,又要想到官员群体真实的生存状态,更要看到正能量。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作家触碰一个几乎人人都有发言权的话题,如何才能显得见识高人一筹,不露怯,不显得对现实的认知幼稚,又能够保持一个作家的风骨,不被读者看轻?也就是既要有观点有棱角,又要有见识有怀抱。

 

看到书的时候,一下子就放心了

 

即使是有创作经验的大作家,写当下中国的敏感现实,也有各种顾虑和担心,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把握现实的分寸,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对现实复杂性的尊重。

周大新写《曲终人在》显然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他非常巧妙地用了一个非虚构的结构。打开书,就是一篇“致网友”的说明,内容是说,一个叫“周大新”的作家受已故省长的家属委托,为突发疾病去世的清河省省长欧阳万彤写传记,于是开始到处采访,采访素材如下……这样,全书就变成了采访素材的披露。省长身边的人:司机、秘书、同事、家人、朋友、上级、竞争对手、商人、知识分子、底层百姓等等,从各自的角度讲述自己眼中的省长,既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又相互拆解、相互质疑;与此同时,他们又都从各自的角度展现了自己对官场的认知,对权力的态度。非虚构变成了一部虚构小说的手段,非常高妙。

我们看到书的时候,一下子就放心了。书的结构就这么出彩,基础打得牢牢实实,这就成功了一大半。全部读下来,我们感觉,这部小说的确是中正平和又不失棱角,对反腐问题有各种思考的读者,应该都能从中得到自己想看的东西。

当然,对其中的主要内容,我们从编辑出版的角度进行了认真考量:这样的小说中,要不要保留那些灰色的现实?要不要一些批判的锋芒?要的话,又该如何实现?书中有一位和省长有交道的知识分子,他的议论和评点可以承担我们想要的这个功能,在反复斟酌后,我们保留了相关的内容。事实证明,这很好地调节了全书的整体风格。

在整体基调的把握上,首当其冲考虑的是书名。原书名《曲终人散》,我们几经商量,改成了《曲终人在》。意思是,一个努力想做好官的人,虽然退休不久就去世,但只是“曲终”不是“人散”。事实上也是,人永远都在,只是有代谢,有往来。而且,“曲终人在”,更符合传播正能量的精神,也更符合反腐斗争的总趋势。文学关注“真善美”,尽管是老生常谈,也是普遍真理,永不过时。

 

不试图开药方,也不隔靴搔痒

 

书出版之后,我写过一篇书评,标题是“文学能够为反腐做什么?”。当时,就有同事说,这个标题太低调了。我知道,隐含的意思是,太把文学当工具了。但其实,这个标题里面包含了我们的价值判断。一个是对这个小说本身的价值判断。首先,它不是史诗性的作品。这一点我们有清醒的认识,不会因为自己出版了它就把它夸到无与伦比。我觉得一个编辑,越是喜爱一部作品,或者珍视一个作家的时候,越要保持一种职业理性———编辑不能被作者洗脑或者操控,而要对作家和作品的价值,有相对客观的判断和把握。

另一方面,这个标题也包含了我们对文学和时代关系的价值判断。文学在超越时代之前,必然先植根于时代、来源于时代。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是这个意思。谄媚的、不严肃回应大时代的文艺作品,是缺乏文学尊严的,而严肃的、思考性的和建设性的文艺作品对大时代的回应,恰恰是自证价值和尊严的机会。所以,对《曲终人在》我们始终把握一个原则,就是文学的原则。文学对现实发言,既不僭越,不试图开药方、找病灶;也不隔靴搔痒、躲躲闪闪。几乎可以说,在《曲终人在》中,围绕着一个省长的“众说纷纭”,读者可以看懂很多,但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疑难、面临着更多的困惑———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所昭示的意义和价值总是一言难尽。

在图书市场中,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不讲官场厚黑学,读者不买账;讲了厚黑学,现实不买账。而这本书能够被评为“2015中国好书”,能够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可,恰恰证明作者和出版方在把握它的现实关联度方面,还是准确、恰当的。

在我看来,一个作家最迷人的,是广见博识中的悲悯,是忧国忧民中的通达,是有情有义中的冷静。说到底,就是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编辑,或者说一切文化从业者,无不是在围着这几个字下功夫。所以,在不断认识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上,编辑和作家一直都是同道中人。

 

《曲终人在》

周大新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题图来源:人民的名义官方微博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